新聞 > 軍政 > 正文

失去存在價值?習近平掐住共青團的錢袋子

中共共青團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被習近平嚴厲指責處於「高位截癱」的狀況,共青團「可能失去存在的價值」。團中央今年經費較去年大減一半,醞釀大規模裁員及機構合併。隨著令計劃被抓,共青團出身的多名大員遭牽連。這些人都與江澤民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學者程曉農指出,團派實際並非政治派系。

被習近平嚴厲指責處於「高位截癱」共青團,「可能失去存在的價值」(網絡圖片)

習近平掐住共青團的錢袋子

共青團(全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號稱中共的助手和後備軍。在曾經主政團中央的胡錦濤執政之後,「團派」急速冒起。但十八大後,此情此景不再,尤其是出身團中央的原中南海大管家令計劃落馬,更令團派承受壓力。中紀委巡視組嚴厲批評共青團存在「四化」(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

星島日報透露,共青團改革已經逐步啟動。團中央日前公布今年部門預算,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約為3.06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度的6.24億元,減幅高達50.9%,其中在外交、新聞出版、文化產業發展等項目上的預算均為零元。

共青團失去存在的價值

在江澤民「貪腐治國」政策下,隨著中共的腐敗,共青團內部也迅速腐敗,與江澤民集團的高官勾結在一起。共青團淪為青年官僚營私舞弊的平台。

在令計劃2007年成為中辦主任、中央書記處書記後,策劃、操作了許多事,提拔了多人,從中央各部委到地方各省市,黨政軍商,黨羽遍布。從「十七大」前到「十八大」前這五年中,幾乎每個共青團出身的高官的晉升,都有令計劃在幕後運作的影子。

共青團也同時成為年輕官員升官發財的「快車道」。很多官員在短短几年就能成功從普通幹部擢升為處廳級官員,大批權貴也紛紛將子女送入共青團系統「鍍金」。

2015年7月,當局召開中共史上首次「黨的群團工作會議」。3個月後,港媒消息透露,習近平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發表講話時,嚴厲指責共青團處於「高位截癱」的狀況。

習嚴厲批評共青團,「不僅是跟不上、不適應的問題,而是會被青年邊緣化、被黨政邊緣化,甚至失去組織存在的價值」。

2016年2月2日,中紀委在通報對中共團中央的巡視反饋,列出其存在的四大問題:

誤讀誤解群團工作會議精神;

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

基層組織渙散,為他人偽造預備黨員身份;

執行幹部選拔任用制度規定不嚴等。

團派」不成為政治派系

普林斯頓社會學博士,轉型問題學者程曉農曾對美國之音表示,出身共青團系統的幹部不見得就構成「團派」這樣一個政治派系,其實,團系幹部拉幫結派並不容易。首先是因為他們升官心切,掌握他們升遷管道的不是上級團委,而是同級黨委,搞好與當地黨政主要官員的關係更重要。其次,各地團委橫向之間很少深入的個人聯繫,畢竟利益不同,所以難以結成幫派。從胡錦濤上台到十八大的十年間,團系幹部最紅,但今後他們不會再紅了,因為習近平對團系幹部不象胡錦濤那樣另眼相看。

程曉農分析,團系幹部走紅,是上世紀80年代提拔幹部時建立「第三梯隊」的產物,那時提出了幹部年青化、知識化的要求,既要年輕,又要有學歷,當時只有文革前大學畢業的團幹部最符合需要,所以不少團幹部被選拔為第三梯隊。從此形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各級團委成為理所當然的「幹部升遷預備班」。多年來團系幹部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就是幹上幾年就盼著另攀高枝。團幹部的主要缺點是:小心有餘,創新不足;經歷簡單,能力薄弱,因為團委的工作涉及面窄,工作任務單純輕鬆,沒有難題,所以缺乏歷練,庸軟之輩在團系統里很容易混。團幹部適宜在經濟形勢好的年代裡「等因奉此」,但到了經濟困境的年代就暴露出他們的無能。團系幹部的唯一優點是,爬到高位之前比較小心謹慎;但是,他們一旦爬上高位,照樣可能膽大妄為,胡作非為,敢於貪腐,會參與高層權力鬥爭,令計劃就是明證。

阿波羅網白梅報導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阿波羅網白梅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511/737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