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央企地王,玩得就是一個龐氏騙局

作者:
央企抬高價格拿地,並試圖蓋出更高價格的房子,玩的就是這個破壞信貸擴張良性循環的遊戲,它們希望的就是等待更傻的人來接盤,才能讓這個遊戲持續下去,這跟龐氏騙局真的沒有什麼區別。時事評論員川浦晟:江澤民以悶聲發大財為治國方針,變賣土地成為當今中國經濟奇蹟的核心秘密。企業無心搞實業,轉而投機炒作,國有企業參與炒房,銀行參與炒股,銀行巨額壞帳已成為中國金融危機的不定時炸彈。

在中國,不管你分析政治還是分析經濟問題,都不能忽略一個最大變量:國有企業(包括央企)。因為這是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怪物,不僅國內民營企業害怕它,連美帝、歐帝也忌它三分。

不管是以前的WTO談判、市場經濟地位問題,還是現在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BIT(中美投資協定)談判,國企問題都會被不斷提及,並被其他國家嚴防死守。為什麼?因為在一個正常和充分競爭的市場經濟環境,一旦有代表國家意志的企業出現,這生意就沒辦法做成,因為你是裁判員兼運動員,這很容易被人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你,很容易被按上各種陰謀論防範你。

這怪不得別人,只能自我反思。軍工、能源、航空、金融、通信、公共服務等領域,你適當保留一些國企央企也就算了,為什麼包子鋪、啤酒、白酒、房地產、家電、糧油、服裝、餐飲、酒店……幾乎每個行業都搞國企?更奇葩的是,和改革初期的1978年相比,國有企業戶數和職工人數變化率並不大,從國企戶數看,1978年為17萬家,2008年下降到11.4萬家,2011年又上升至14.5萬家。

寧可犧牲市場經濟的一些基本原則和法治原則,也遲遲捨不得放棄國企,原因大家心知肚明,畢竟國企是自己人,可以召之即來,來之能幹很多市場經濟不能幹的事情。

比如最近頻頻出現的央企地王,很多人想不明白,為什麼房產價格已經這麼高了,它們還在不惜砸重金、創紀錄地拿地皮?為什麼經濟處於下行期,它們還在不斷拉高房價?這些項目動不動投資幾十億幾百億,一旦砸下去虧本了,誰來承擔責任?

很多人說,因為央企國企可以從銀行拿到低息貸款,天量信貸製造了肆無忌憚的央企地王。但是不要忘記了,每一筆信貸對應的就是一筆債務,這個債務到時是需要連本帶息歸還的。再低的利息,如果你項目虧本了,或者收益覆蓋不了利息,最終還是要成為爛帳的。

關鍵是,中國企業的債務率已經很高了,占GDP比例達218%,債務存量是GDP的兩倍,債務增長速度也是GDP增速的兩倍,其中大部分為國有企業。光債務利息支出占GDP比例從2009年的7.2%已經飆升到2015年的13.0%。有些人說我們跟美國差不多,不算高,但是中國的人均收入卻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啊,這就相當於一個窮人,你還欠那麼多債,償還能力很堪憂啊。

很多國有企業已經到了舊債都難以償還的地步,所以才會搞出各種債務延期和債轉股,如今形勢並不好,企業投資報酬率也很低,儘管國有企業控制著大量資產,但如果去掉其所獲補貼,包括低利率、廉價土地、低稅率、資源獲取的優先權等,這些資產的報酬率極低,甚至很多是負數。為什麼它們還要逆勢投資?

很多人從陰謀論的角度解釋了這一反常現象,比如有人說,房價不管漲到哪裡,價格里差不70%的價值都回流到政府口袋裡了,他們內心裡當然希望漲,拉高地價。土地出讓金是大頭,土地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綜合驗收、銷售許可,每個環節前都有費,施工單位也要交稅,銀行也有利息收入。有些地方政府甚至聯手開發商賺錢。

地價拉高,對地方政府的財收肯定有利,但有沒有聯手,還真不知道。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很多央企之所以敢如此拿地,跟它們的負責人是官員而不是職業經理人是有密切關係的。因為是官員,所以考慮問題先從政績角度來考慮,先從能不能升遷來考慮,而不是從投入收益比來考慮。領導要想升遷,要的是政績和數字好看。這麼大的央企,投幾個億搞創新實驗室,不能成為優秀業績,而且見效很慢,所以只能投大項目,但現在實體經濟普遍不行,領導要業績怎麼辦?那就買地搞房地產吧,幾百個億砸下去,即使虧了,土地還在,還留個好名聲——拉動了GDP,為國家接盤,還能拿估值高企的土地做抵押,再向銀行貸款,這遊戲,至少還可以持續個幾年。到那時,人早已升遷了!

至此,我們應該明白,所謂央企地王,並不是在創造神話,而是所有國企病症的重複發作,體現的是官僚體制下的國企負責人的思維方式和行事風格,為的是政績而不是績效,為了這個目的,這些央企可以不惜一切代價,把這個擊鼓傳花的遊戲玩下去。這跟一些地方官員的思維方式沒什麼兩樣,為了拉動GDP,為了政績立竿見影,不惜大興土木,到處挖地蓋樓。

但是,這個帶有龐氏騙局的遊戲是不能持續玩下去的,必定會有穿幫和破滅的時候,因為信用擴張是有極限的,銀行的貸款是有限的,房產的價格是有極限的。在一個正常和良性的信用擴張周期中,前提是實體企業有相應的投資回報,它們才願意向銀行繼續貸款,賺了錢再連本帶息還給銀行,並留下利潤再擴大生產,這樣形成良性循環。如果實體企業的投資回報很低,實體經濟提供不了更高收益率,大家都不想借錢擴大生產了,但又有那麼多錢借出去,要麼是在虛高的資產價格和金融領域中空轉,要麼是實體企業用來借舊還新,此時借出去的錢,是沒有產生實際效益,也沒有增加社會財富的,因為資產價格不能跟實體經濟匹配,這個循環也沒辦法持續下去,只能等到最後Game over。

央企抬高價格拿地,並試圖蓋出更高價格的房子,玩的就是這個破壞信貸擴張良性循環的遊戲,它們希望的就是等待更傻的人來接盤,才能讓這個遊戲持續下去,這跟龐氏騙局真的沒有什麼區別。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段子:「A股有40%的公司一年的利潤不到1000萬的水平,還不夠在上海買一套房子,但是一家再小的公司,你只要賣掉他1%的股份都可以在上海買好幾套房子。」許多上市公司干實業不盈利,但A股整體估值高、PE高價、房價高企,中國金融市場和宏觀經濟,很多問題都在這個段子裡。作為投資者你仍參與其中,最終不虧損,真的算你命大!!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財經聯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608/75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