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香港:充斥著千億富豪,卻沒有一家十億估值的初創企業

在金融市場上舉足輕重的香港,似乎一直都沒有跟上全球創業大潮的節奏。

從最新的獨角獸公司分布來看,巴西、法國、荷蘭等地均開始孕育自己的獨角獸公司。而在頂級富豪雲集的香港,資本與科創產業卻依然保持著「淡如水」的關係,科創領域乏善可陳。

缺乏創業基因

在香港的社會觀念中,港人對於工作更傾向於金融業和地產業中的穩定職位,而相對排斥要獨自承擔巨大風險的創業領域。

彭博援引維港投資的顧問Phil Chen表示:「整個香港社會沿用了傳統的掙錢思路,風險的接受程度很低。據2014年的數據,金融和地產業占到GDP總額的28%。這些行業足夠有利可圖,也使得創業者失去了創業的驅動力。畢竟相較而言,創業是一條十足崎嶇坎坷的路。」

這種社會文化同時也桎梏了年輕人,進一步影響了人才導向。

根據BBC,相比較西方國家,港人熱愛念商科或相關專業,家長也謎信子女念法律、醫學,才能前程錦繡。由於長期缺乏優才生念數理,現在香港STEM(STEM是指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的教育)人才不足。科研人才持續缺乏,使得科技創先領域鮮有突破。

巨頭的壟斷

此前華爾街見聞也曾報導過:香港十大富豪的總家產相當於香港GDP的35%,遠超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

而印度十大富豪的財富僅相當於本國GDP的5.2%,中國大陸更是只有1.4%。在歐洲,富豪財富/GDP比例最高的是瑞典,為25%;瑞士為9.2%,俄羅斯為8.8%。

(上圖來自彭博)

巨頭牢牢把控著香港眾多行業,例如地產業和零售業。產業與財富的高度集中化使得他們可以輕易的將所有可能威脅其市場的挑戰者扼殺在萌芽期。

香港的創業人還飽受高昂租金之苦。根據觀察者網報導的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私人零售業樓宇租金指數」,香港商鋪租金在過去10年不斷上升,指數由2004年844,升至2014年的1628,已上升接近一倍。香港青年協會去年亦訪問了217位創業者,超過21.2%受訪者認為,租金高昂對他們創業造成困難。

土地不足,租金高昂也使得創科公司望而卻步。據BBC,由於香港土地不足,香港方面認為給Google的2.7公頃已是大手筆,但台灣一開便批出15公頃。於是Google取消在香港建立數據中心,卻繼續在台灣和新加坡建立。

除此以外,僵化的制度及法例,也常常令年輕人的創意遭受打擊。

資本的偏好

彭博援引香港創業者的表述:香港的VC資本大多來自於海外。因為香港的資本大多都是家庭資本,而不是源自機構或是「聰明錢」(smart money)。投資者大量擁堵在金融與地產市場,而不受科技發展所驅動。

據Pitchbook數據公司,2015年,香港科技行業風險投資融資額為2.66億美元,僅為新加坡的1/3。據英國諮詢公司Preqin,今年內,香港科技產業公司僅有10筆投資,同比中國大陸503例,韓國51例,新加坡37例和日本36例。

不同於大陸的創投市場,已形成完整的創投產業鏈,從天使輪開始後面每一輪投資都銜接的緊密成熟,香港更看中的是上市。機構投資者也更看中二級市場,圍繞上市公司做PE、併購。

政府的推動

為應對創業產業的困境,香港政府也開始逐漸出台刺激政策來試圖喚起港人的創業之風。

2000年成立香港投資推廣署(InvestHK),以及斥資130億港幣(約17億美元)建造的24公頃數碼港(Cyberport),均意在吸引資本,擴張商業孵化的空間。

而針對創投資本的缺乏,香港特首梁振英於今年1月13日發表的施政報告中便宣布預留20億港幣成立「創科創投基金」,投資本地科技初創企業。

根據投資推廣署2015年9月公布,現時香港有1558間已註冊的初創企業,集中在「資訊、電腦及科技」行業,占初創企業的30%。相比較2014年,初創企業數量增加了46%。

現時,香港政府也有為創業者提供不同的資助計劃,例如「中小企業資助計劃」、「創意智優計劃」、「青年發展基金」、「創新及科技基金」等等,2015至16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宣布向這筆基金注資50億港元。

與大陸的聯繫

香港投資推廣署的策略是以最靠近世界工廠——中國廣東省為推廣重點。用更靠近中國的供應鏈來吸引更多的資本和初創公司。

此前,深圳以政策優勢吸引了大量的香港創業者。深圳的硬體條件和產業鏈非常完整,能夠迅速地實現創意創新。

據BBC,在深圳創業的香港青年能夠享受一年免租,通過大陸三大營運商辦理「前海卡」,享受和香港間通話的「本地資費」。深圳1/3的企業有來自香港的創業者。

但隨著香港和大陸經濟的不斷融合,創業領域的不斷合作也在逐漸展開。正如《香港商報》發表時評文章指出:「港深之間並非僅僅是競爭關係,更多的是優勢互補、互利合作,尤其是在創科發展方面,更非零和遊戲。兩地若能加強合作,強強聯手,肯定能一起提升創新競爭力,共同分享更多創新紅利。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613/75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