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世界文化 > 正文

日本人為何執意要把漢字發揚光大

最近,網際網路上流傳的一些關於日本的所謂「真相貼」,這些貼子借中日關係惡化的背景,以肋骨拍斷兩根的口氣稱,隨著厭華情緒的飆升,日本官民對漢字有了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能不用漢字就不用漢字,以徹底去除中國文化影響。

綜合媒體報導,漢字,確實是中華文化傳播的載體,曾「統治」了日本、朝鮮和韓國、越南、等多個國家。隨著近代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韓朝及越南已經廢除漢字,採用拼音式的「本國文字」。可是在日本,漢字從未走開,更沒有成為「老古董」,近年來反而呈現出越來越火的態勢。

先不說2015年日本漢字能力檢定考試報考者輕鬆超過210萬,清水寺主持書寫的年度漢字萬眾矚目,就是普通日本人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漢字也超過3,000個,不亞於中國人。日本文部省對上萬名日本民眾開展的漢字意識調查顯示:「你對日本漢字抱有什麼樣的看法?」一問下,72.4%的人表示「漢字是書寫日文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字」;60.1%的人認為「漢字有一目了然的作用,更有助於閱讀」,還有52.5%的人認為「雖然現在有了電腦,還是應該踏踏實實學好漢字」。

最近,由日本漢字能力鑑定協會設立的「漢字博物館·圖書館」在文化古都京都落成,成為日本首家通過體驗型展示學習漢字的博物館。消息一出,民眾的參觀熱情如井噴,充分展現了日本的「漢字熱」。

漢字傳入日本後,在相當長時間裡被作為官方文字來使用,日本官方正式書函、文獻、歷史、文化典籍都是完全用漢字書寫,例如日本的古典名著《古事記》、《日本書紀》和《萬葉集》等。即便在具有日本特色的表音符號「假名」出現後,漢字的正統地位依然根深蒂固。漢學功底被作為評價一個人修養的標準,長期受到上層階級的追捧,漢字崇拜的風潮也自上而下的普及開來。

即使是19世紀的明治維新時期,日本也沒有在文字上「脫亞入歐」。西方經典著作紛紛傳入,日本人反而利用漢字創造了大量新詞彙。例如民主、自由、平等、科學、哲學、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這些漢字詞語被留學生帶回中國,造成漢字反輸入效果,並在漢語裡被廣泛使用。

二戰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司令部全面改造日本時,要求日本進行全面文字改革,徹底採用西化的羅馬字標記。1946年11月,日本首相吉田茂簽發公令稱「目前我國使用漢字數量繁多,用法複雜,在教育和社會生活中多有不便」,並頒布限制漢字使用的禁令。但是,到了上世紀60年代,日本發現限制漢字使用對社會造成了巨大負面影響。1981年日本文部省從實際需求出發,頒布了《常用漢字表》,而且解釋稱「我國長期使用的漢字,是對我國的社會文化最有效、最適合的表記文字,今後也有必要不斷充實」。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最早給漢字附上計算機編碼的也是日本。1978日本工業標準協會公布了6355字的JIS X0208的漢字編碼標準,之後又不斷追加補充漢字。計算機漢字錄入技術的變革,幾乎清除了「漢字繁瑣論」的最後障礙,當初主張羅馬字化的學者也開始改變立場,放棄早年主張。

可以說,日本人不僅沒有拋棄漢字,反而不斷將其發揚光大,促進了自身社會發展與文化進步。從這一點上看,日本人的腦袋瓜是「大大滴好使」。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多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615/755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