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揭秘林彪受寵內情:只因一人對毛有恩

—揭毛澤東使劉少奇林彪快速垮台真相

作者:

在黨中央與手握紅四方面軍幾萬重兵的張國燾另立中央的行徑作鬥爭之時,從蘇聯回國的張浩以共產國際代表的名義,堅決地指責了張國燾,也震懾了張國燾,使張國燾不得不撤消了他的「中央」,回歸延安,從而有力的支持了黨中央與毛澤東。而這位在毛澤東心中,對黨與他毛澤東功重於山的張浩,就是林彪的親密堂兄,本名林育英。可以相信,中國人常有的「愛屋及烏」情結,也不會不對毛澤東的心理,發生些許的影響。縱觀歷史上林彪與毛澤東的關係,應該說,林彪不至於重蹈彭德懷劉少奇陳伯達的命運覆轍,至少,能保有一個平安的晚年,如果林彪能夠及時認錯的話。

毛澤東與林彪(圖源:Getty/VCG)

(一)

歷史不能假設。

如果,沒有「九·一三」,毛澤東顯然會要再三權衡,也顯然會考慮到林彪對革命及對他毛澤東本人有過的歷史性貢獻。何況,在毛澤東內心深處,還永遠深深的感激著一個人,那就是張浩。

當年,在黨中央與手握紅四方面軍幾萬重兵的張國燾另立中央的行徑作鬥爭之時,就是這個從蘇聯回國的張浩,以共產國際代表的名義,堅決地指責了張國燾,也震懾了張國燾,使張國燾不得不撤消了他的「中央」,回歸延安,從而有力的支持了黨中央與毛澤東。所以,張浩病逝於延安時,毛澤東親自為其抬棺並奠土入穴。

而這位在毛澤東心中,對黨與他毛澤東功重於山的張浩,就是林彪的親密堂兄,本名林育英。

可以相信,中國人常有的「愛屋及烏」情結,也不會不對毛澤東的心理,發生些許的影響。

而如果林彪能在適當時候,就九屆二中全會上的事做了撿討,向毛澤東認了錯,適時下毛澤東「給他的台階」,也不會有林彪旋即垮台的悲劇。

縱觀歷史上林彪與毛澤東的關係,應該說,林彪不至於重蹈彭德懷、劉少奇與陳伯達的命運覆轍,至少,能保有一個平安的晚年。

再說劉少奇。

劉少奇是毛澤東在延安期間極力推崇出來的領袖,劉少奇與毛澤東一樣是湖南人,且是推崇與宣傳「毛澤東思想」第一人。

從那時起,劉少奇就是毛澤東最得力的助手。所以,劉少奇能從普通的政治局委員提升為中央五大書記之一,直至在1959年毛澤東退居二線後,受毛澤東委託,作為中央第二把手,主持中央全面的工作,並接替毛澤東當了國家主席。

應該說,毛、劉二人之間並沒有不和的歷史舊帳。在1955年的高饒事件中,毛澤東甚至不惜排開他曾看重過的高崗,而毫無保留地支持了劉少奇。爾後,毛澤東甚至還發出過「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的讚揚。

(二)

文革中,毛澤東之所以堅決打倒劉少奇,完全是1959年劉少奇主持中央工作後,毛、劉二人關係之間出現的新問題所致。這些新問題,有二個方面。

一是中央的「一線」「二線」體制必然產生的對問題思考不同步的矛盾;二是,劉少奇未能體察出「一線、二線」體制必然帶來的矛盾後,不可避免會做出眾多不合毛澤東意見的事情,而劉卻又未能在體制與人事二者之間,取著重偏向人事的想法與態度。

1964年的四清運動,中央先後出台了什麼「前十條」與「後十條」,還又再出「二十三條」一事,便是典型例子。都是中央文件,都是用於四清運動的,可是,文件的政策指導卻有分岐,因為,它們分別是由中央的「一線」與「二線」制定。

「一線」「二線」體制另外帶來的一件事,便是劉少奇為了有效的主持中央工作,則不可避免會形成他的工作體系,使中央政治局、中央書記處與各部委、各地省市委,都會與他發生逐漸緊密的直接聯繫。顯然,這一切,必然也不可避免地會引發毛澤東對他的猜疑與對大權旁落的擔心。

而1965年底,姚文元遵照毛澤東指示在上海發表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一文,竟沒能在北京等地被轉載一事,更加重了毛澤東對劉少奇的負面疑慮,使他認定劉少奇另搞了一個他毛澤東竟「針插不進、水潑不入」的、卻包括了鄧小平在內的中央眾多領導人都參入了的「司令部」。

因此,文革開始後,劉少奇對文革運動搞法心中無數而導致的種種舉動,則更不可避免地最終使毛澤東對劉少奇採取了極端政策。

而當時林彪呢?雖然高居中央副主席、副統帥,可是,他卻並沒有劉少奇所曾擁有的權力,中央及中央各部委與各省市,包括軍隊系統,也都已直接向毛澤東負責。林彪在之中的作用,頂多是個「二傳手」而已。對此,毛澤東無疑是深深明白的,在1971年他南巡前,就說過:「我不相信絕大多數人會跟別人走的。」這個別人,就是指林彪。

再則,劉少奇曾有一個相對獨立負責的工作體系,用毛澤東的話說,就是另有一個「司令部」,並且,劉在其中也很有權威。但林彪沒有什麼體系,沒有實質意義的他個人的「司令部」。

黃、吳、李、邱雖是他的舊部,但更是毛澤東的兵,他們向上匯報工作的對象,不僅有林彪,而還有周恩來,當然,更有毛澤東。而林彪個人在整個文革期間,也極少與黃、吳、李、邱單獨會面,至於黃、吳、李、邱上林彪住所的次數,就更是只能用「罕見」一詞說明了。

(三)

黃、吳、李、邱確並非是林彪控制的親兵干將,相反,在黃、吳、李、邱的心中,無疑懂得其權力的來源,決不僅僅是「林副主席」,而主要是毛澤東。所以,當「九一三」事件發生後,吳法憲李作鵬仍賣力協助周恩來工作,指揮實施制空。

至於那些個如空四軍空五軍陳勵雲、江騰蛟等人,則更談不上是什麼林彪司令部的人了,也僅僅是尊敬「林副主席」而已,甚至只到毛澤東南巡時,才能猜測到林彪「也許出了問題」,事前卻根本得不到林彪的半點信息。

而當毛澤東一聲令下時,他們則更是連忙投降撿討。沒有實際的中央權力,又沒有一個會聽命於他的從上到下的「司令部」,雖然林彪對「政變經」讀過不少,但現實中的病夫林彪,又會有多大的造反能量呢?對此,相信毛澤東會有清晰的判斷。

陳伯達的突然倒台,雖然給林彪帶來了不安,但是,事情的實質,恰恰卻正是因為與林彪有關,陳伯達才跌了這個永遠爬不起來了的大跟頭,而不是陳伯達的倒霉,影響牽連了林彪。在毛澤東的心目中,陳伯達的份量,顯然是不可能與林彪等量齊觀的。然而,當發現陳伯達這個秀才竟然與林彪元帥以及「四野」那班大將,有著密切的聯繫時,毛澤東便不會無視陳伯達可能有的潛在危險了。

在毛澤東的一生中,他常常喜歡同秀才們文化人們往來,甚至還交朋友。但這其間,他也有個潛規則,那就是:他身邊的秀才要始終安於做秀才,文化人要潛心只是談文化;即便論及文化之外的事,也應與他知曉通氣,否則,他便會毫不猶豫地撇開他。

這點,前已有周小舟田家英,後有胡喬木,再又有王力、關鋒、戚本禹等人的命運,予以證明。

但是,林彪是戰將,不是秀才。

當然,在毛澤東心目中,林彪也不是彭德懷,更不是劉少奇。4日下午,本來通知說是要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開全體會議。當代表們到達會場後,突然接到通知:下午不開全體會議了,改為小組討論。

與此同時,毛澤東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

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上再次尖銳批評工作組問題,並對前一段劉少奇主持中央工作提出嚴厲批評,同時也含沙射影地不點名地批評劉少奇。

劉少奇主動出來承擔責任說:「這段時間,主席不在家,我在北京主持工作,我負主要責任……。」

毛澤東打斷他:「你在北京專政嘛,專得好!」

劉少奇再次對派駐工作組承擔責任,並說:「無非是下台,不怕下台,有五條不怕。」

葉劍英匯報說:我們有幾百萬軍隊,不怕有什麼牛鬼蛇神。

毛澤東聲色俱厲地說:「牛鬼蛇神,在座的就有!」

整個會場頓時凝固了。

隔了一晚,就來了一個晴空霹靂。

平地一聲驚雷。

8月5日,毛澤東採取了更加嚴厲的措施,寫了著名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矛頭直接對準了劉少奇!

(四)

八屆十一中全會立即轉了向,劉少奇、鄧小平開始受到批判。12日,全會進行表決,補選政治局委員6人,政治局候補委員3人,重新選舉中央政治局常委會。

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原為七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林彪、鄧小平。這次增加為11人: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陶鑄、陳伯達、鄧小平、康生、劉少奇、朱德、李富春、陳雲。

中國人是很重視座次排列的。排位名次的先後,決定了一個人在政治地位上的升降。

劉少奇從第二位、接班人一下子降至第八位;而林彪則由第六位直線上升至第二位,顯然是接班人位置。全會沒有重新選舉中央副主席,但其後就只稱林彪為副主席,其他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4人的中央副主席職務不再提及。林彪就成為了毛澤東當然的接班人。

積怨已深,無回頭路。

劉少奇垮台後,如前文所述,林彪問題凸顯出來了。

1971年五一節晚上在天安門城樓上出現的一幕,似乎已回答了這個問題:當時,林彪在勉強接受周恩來的安排,到天安門城樓與毛澤東等人坐到了同一桌旁,然而,他卻不同毛澤東講一句話,一言不發,敷衍默坐了數分鐘,爾後,竟當著西哈努克親王的面,不辭而別,拂袖離去。

的確,在億萬中國人天天都還在「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之當時,這是史無前例的。

可是,離「九一三」只有四個半月不到之時,林彪卻的確以這個形象定格在了歷史的那一頁中。

責任編輯: 東方白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627/761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