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曹曉波: 殺「湖」惡果致武漢漬水圍城

—武漢漬水圍城背後的填湖史

作者: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夏增民向記者介紹,在歷史上,南湖是可以和長江相通的。到明清時期,南湖水系仍然有比較暢通的出江口,洪水期時,南湖能為長江起到蓄洪、削減洪峰的作用。

原有127個湖武漢泊如今僅剩38個,20年湖泊面積消失三分之一;專家稱填湖致水無處可排

在今年夏天的暴雨中,又成為內澇嚴重的城市。

7月7日下午,武漢市防汛指揮部新聞發布會上,武漢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提出:武漢的地勢很低,排水條件很差。這次的暴雨很大,就像最後一根稻草,讓武漢癱瘓。另外,武漢市的排水系統建設標準偏低,很容易漬水。

武漢市被稱為‌‌「千湖之城‌‌」。新京報記者發現,在漬水嚴重的地區,很多原來都是湖泊、濕地,原本就是承擔蓄水、分洪功能的。這些湖被填後建起住宅小區,如今漬水難題困擾著居民。

7月7日,武漢,天晴了。

被暴雨和洪水肆虐了一天的江城武漢,迎來陽光。

據當天的防汛通報,截至7日晚間,武漢市漬水點已經從最尖峰時段的162處,降到11處。全市超過93%的漬水點已經消退。

可是,在位於武漢市洪山區的南湖片區,多個居民區內的漬水並未消退。

熟悉當地地理的老人都知曉,南湖片區很多住宅小區原本就是湖面或濕地。原來汛期到來時,當地就與南湖水面湖光一色,而今雖然填湖建成了小區,但水仍認自己的‌‌「老家‌‌」。

武漢南湖仍是‌‌「孤島‌‌

洪山區政府發布的通知稱,據估測,南湖片區的水全部消退至少需要六天

南湖片區位於武漢南湖西北角。南湖是武漢市僅次於東湖和湯遜湖的第三大城中湖,水域面積763.96公頃。南湖片區,是武漢市政府自2009年開始發展的重點人居核心區,被認為是未來武漢市重要的城市副中心。

昨日,新京報記者實地探訪南湖片區發現,多個小區內的積水仍超過一米,轎車沒頂,水裡漂浮著生活垃圾,散發著臭味。居民需要趟水出行,小區目前仍斷電停水,周圍超市內的食物和飲水,也被居民一掃而空。

受災的多個住宅小區都是近幾年建成的。漬水情況嚴重的南湖雅園小區,與南湖只有一路之隔,地勢低,小區內的漬水和南湖湖水已經成為一體,分不清邊界。

洪山區政府發布的通知稱,據估測,南湖片區的水全部消退至少需要六天。

‌‌「小區居民幾千人,目前小區居民因1.5米深的積水被困在小區內,沒電、沒水、沒網,很多人處於失聯狀態。‌‌」這是南湖花園風華天城小區居民昨日上午向武漢一救援隊發出的‌‌「求救信‌‌」。

南湖居民在網絡上曬出了大水漫灌小區的圖片,他們將自己所處的環境稱為‌‌「孤島‌‌」,‌‌「可以用‌‌『癱瘓』來形容。‌‌」

南湖多小區以前曾是湖面

南湖雅園、南湖假日小區等多個目前漬水情況嚴重的小區,在該地圖上被標示為湖面

多個當地居民告訴記者,南湖片區以前是南湖飛機場的所在地,機場周圍遍布濕地,還有不少塘、溝、渠。八十年代飛機場遷移,這裡開始進行開發,近幾年內發展迅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夏增民向記者介紹,在歷史上,南湖是可以和長江相通的。到明清時期,南湖水系仍然有比較暢通的出江口,洪水期時,南湖能為長江起到蓄洪、削減洪峰的作用。

‌‌「現在的南湖片區以前就是濕地、溝塘和湖面。‌‌」夏增民稱,在南湖機場棄用之後,南湖片區形成了巨大的居民區。這些居民區本來是湖面或濕地,地勢本來就很低洼,所以要四五天才能排完水。

夏增民給新京報提供的2000年9月湖北省地圖院編制的‌‌「武漢市交通遊覽圖‌‌」顯示,南湖雅園、南湖假日小區等多個目前漬水情況嚴重的小區,在該地圖上被標示為湖面。

一位南湖片區的居民對新京報記者介紹,如今該區域漬水嚴重的三個地方:南湖山莊路口,以前就是湖;‌‌「武昌府‌‌」小區原本規劃就是一座水上公園;南湖新城和書城路之間原本是濕地。

華中師範大學春野環境保護協會從2011年起對武漢的南湖做過系列調查。其中,關於‌‌「填湖‌‌」的調查有一段概述,‌‌「隨著鋪天蓋地的城市房地產開發浪潮,圍湖造田已經成為地產商皆可染指的行為,整個南湖面積每年急劇下降。相關資料顯示,1996-2006年這十年間,南湖面積共減少了35%。尤其是2001年-2002年前後,南湖發生了大規模的人工填湖現象。僅這一年,南湖被填面積高達2.7公頃。‌‌」

最終他們將這個調查做了一個叫‌‌「湖殤‌‌」的紀錄片。

‌‌「其實,當時我們不止走訪了南湖,去了很多個湖。有些湖已經消失,連名字都沒有了。‌‌」當時參與調查的春野協會成員方圓說。

沙湖還是‌‌「殺湖‌‌」?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沙湖就一直在填,20年間幾乎就沒間斷過

沙湖也幾乎是武漢填湖的縮影。

幾年來,居住在沙湖旁邊的小區居民一直在為填湖抗爭。

居民王猛(化名)回憶,2009年,武漢市有關部門要對沙湖清淤。官方稱要採用先進的科研方法,將淤泥壓縮成肥料運送到農村地區,無害化處理。

但挖出來的淤泥將2.35萬平方米的沙湖水域填充成陸地,這些淤泥一放就是五年,最後逐漸演變成周邊居民們的菜地。

2014年12月,王猛和居民們看到了規劃,要在淤泥上建造一條水泥路,路兩邊,原來是湖面的地方則種樹綠化。

‌‌「夢湖水岸‌‌」小區居民開始商議抗議,300多戶居民聯合署名,在公告期間提交給規劃局,要求解釋為何填湖,但是沒有任何回復。

居民們於是在小區外圍掛起了維權橫幅。當地召開多次協調會,居民們播放PPT,用湖面對比拍攝畫面據理力爭。居民又自發捐款16萬多元,發出29封信息公開的信件,拿到清淤修路審批的一些材料。

然而,2015年6月,原本沒有動靜的沙湖旁,挖掘機進場,要平整土地,為修路做準備。居民們衝進工地,阻止施工。

業主王軍(化名)介紹,居民們印發了寫有‌‌「沙湖‌‌」、‌‌「殺湖‌‌」字樣的T恤衫。在隨後的三個月,居民代表監視工地的一舉一動,只要有機器開挖,就鳴鑼示意。但最終,大批安保人員到場驅散了居民。

一些居民後來被請到武漢市電視台,參加電視問政的節目。在這場讓官員流汗的節目中,對於居民們提出‌‌「到底是保護沙湖還是填湖?‌‌」官方避而不答,最終這場節目沒有播出。

去年9月30日,39名居民將武漢市水務局告上法庭,要求其履行承諾,清除沙湖淤泥,還原湖面。

今年3月29日,武漢市江岸區法院一審判決業主勝訴,判決書責令被告武漢市水務局在判決生效之日起60日內,針對原告反映的淤泥及建築垃圾填湖的問題繼續履行調查和處理的行政職責。

史料顯示,明洪武年間,沙湖面積有將近萬畝的規模,在100多年前,東湖還屬沙湖水系。到上世紀80年代,沙湖面積減少到6000餘畝。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沙湖就一直在填,20年間幾乎就沒間斷過。

其中,秦園路把沙湖的一個角攔腰斬斷,分割出來的5千平方米池塘被填,2002年前後,建起‌‌「都市經典‌‌」、‌‌「世紀彩城‌‌」、‌‌「金沙泊岸‌‌」等樓盤。沙湖公園也占用大片水域,目前還在建設中。

一些居民還反映,幾年前,武漢長江隧道內潛盾機向前推進,堆放在沙湖邊的挖隧泥土也開始長高。因泥土下滑,湖岸崩塌,這一段湖岸線現已後退50米,上萬平方米的湖面淪為灘地。

7月7日,新京報記者看到,這片灘地已被綠化種樹,大型樓盤已將沙湖圍得嚴嚴實實。挖掘機轟隆作響,一些工人正在用水泥鋪路面,長1500米、寬6米的水泥硬化路在逐漸拉長。

沙湖旁一畝地拍2200萬

武漢的後湖、沙湖、南湖等幾個比較大的湖周邊,都建滿房子。一些房地產商通過填湖,擴大地產開發面積

武漢曾經優於水,如今卻憂於水。

號稱‌‌「千湖之城‌‌」的武漢市區內很多湖的命運與沙湖一樣,逐漸被填掉。

武漢市水務局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近30年武漢湖泊面積減少了228.9平方公里,50年來,近100個湖泊人間‌‌「蒸發‌‌」。楊汊湖、范湖等耳熟能詳的名字僅僅成為帶‌‌「湖‌‌」字的符號。武漢中心城區建國初期127個湖泊如今僅存38個,仍面臨著繼續被侵蝕的危險。

趙世龍曾是武漢一家媒體的負責人,他一直很關注武漢填湖的現象。

趙世龍認為,武漢近幾年房地產發展迅速。現在人們喜歡依水而居,武漢的後湖、沙湖、南湖等幾個比較大的湖周邊,都建滿房子。一些房地產商通過填湖,擴大地產開發面積。

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市人大常委、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李長安曾經研究過武漢湖泊面積變化。李長安對近三十年來的武漢市衛星遙感數據進行了分析,形象地說明武漢湖泊面積不斷消失和縮小。

2001年11月30日,武漢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武漢市湖泊保護條例》,將166個湖泊列入保護名錄。但這並未澆滅武漢的填湖熱情。

1987年時武漢的湖泊面積是370.97平方公里,2001年是336.50平方公里,到2013年時,只剩下264.73平方公里。二十多年間,湖泊面積減少近三分之一。

填湖背後是巨大的利益。

根據國土資源部官方網站公示,武漢市今年初出讓的緊鄰沙湖的165號地塊,1.5公頃土地出讓價格是4.95億元,相當於每畝土地2200萬元。

武漢民間環保組織‌‌「綠色江城‌‌」負責人柯志強說,建國後武漢填湖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改革開放前,那時填湖的主要目的是造田,‌‌「人吃不飽飯,所以向湖要地種糧食。‌‌」第二個階段,則是改革開放以後。‌‌「城市建設、房地產項目沒有地怎麼辦?填湖。‌‌」

最嚴條例擋不住填湖

5年間消失14平方公里,相比以前,消失速度明顯放緩。雖然速度放緩,但湖泊仍然在變小

‌‌「2009年是武漢湖泊消失的一個拐點。‌‌」柯志強介紹,因連年填湖導致市民的意見越來越大。這一年,武漢市政府開始高度重視湖泊保護,湖泊縮小的速度慢了下來。

柯志強說,2009年後,武漢市對湖泊保護條例進行多次修訂,一次比一次嚴格。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李長安掌握的衛星遙感數據也支持了柯志強的說法。

根據李長安統計,武漢2009年湖泊面積是278.76平方公里,2013年是264.73平方公里。5年間消失14平方公里,相比以前,消失速度明顯放緩。

雖然速度放緩,但湖泊仍然在變小。

2013年,武漢電視問政現場。柯志強將一個‌‌「水域樁‌‌」作為禮物,送給了武漢市水務局局長左紹斌。

水域樁,沿著湖岸線栽設,是湖泊與陸地的界碑。

這個本應該保護湖泊的水域樁,卻成了湖泊消失的物證。這個‌‌「禮物‌‌」屬於郭家湖,是武漢166個被保護的湖泊之一。志願者找到它的時候,地圖上顯示是郭家湖的地方,已成為一個個工地。

柯志強介紹,這個水域樁躺在一片雜草叢中,周圍幾公里範圍,已找不到任何水體。

湖呢?志願者們沿著地圖上標註的郭家湖開始尋找。終於沿著新修的公路,找到了一個幾畝大的水塘。附近的村民說,這就是郭家湖。

柯志強說,‌‌「我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邊上的湖泊變成了工地、變成了廠房、變成了馬路,四分五裂的,湖已經沒有了,水域樁還在。‌‌」

‌‌「湖要回到自己的老家‌‌

一下大雨,原來應該排到湖裡的水,只能留在馬路上

‌‌「湖泊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蓄水池。把湖填了,地下排水設施又有問題,一下大雨,原來應該排到湖裡的水,只能留在馬路上。‌‌」柯志強說。

柯志強介紹,除了直接填湖,還存在一種隱性的填湖方式:把湖泊旁邊的塘、堰、湖汊承包下來養魚,接著再把魚塘變為藕塘,慢慢地藕塘就變成了陸地。‌‌「許多湖泊就因為這種蠶食,一點點變小。‌‌」

這種情況不只是武漢。連日暴雨也導致江蘇南京、安徽安慶等城市內澇。

2011年,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院研究生胡茂川、張興奇曾做過一項‌‌「南京市內澇災害成因‌‌」的研究。

‌‌「城市地表不透水面積增加,原本可以地面滲透的水量大大減少,大部分雨水轉化為地表徑流。‌‌」他們以南京市龍江小區為例,該區域原為河漫灘,全區都是透水性地面,現在成為南京河西新城的一個居住小區。目前,龍江小區與以前相比雨水流出量增加了4.4倍。

兩位學者認為,與武漢一樣,長江穿南京城而過,留下了大量的水域和低洼地。近幾年,城市開發速度加快,低洼地由原來的主要起蓄水作用的水域,發展成了城區。

他們舉例,南京市河西地區原先為長江河岸的緩衝地帶,每逢大水之年都與長江混為一體,起到汛期蓄水的作用,其地勢低於汛期的秦淮河和長江水位。

7月7日,有南京網友曬出河西區內澇的圖片,河西區幾條主幹道完全被雨水淹沒,汽車在街道上幾乎被洪水沒頂。

‌‌「地勢低洼,區域內雨水無法自排入河,要通過管道收集後由水泵抽排,使得河西地區區域排水系統壓力很大。當雨水量超過抽水站排水能力時就會發生內澇。‌‌」上述兩位學者在報告中指出。

在武漢市夢湖水岸的業主委員會辦公室里,業主王猛保留了7年以來的維權武器,兩個高音喇叭、袖章、泡沫展板,文件占了半層儲物櫃。

他們的抗爭換回一紙行政訴訟勝訴狀,得以挽回沙湖約1.5萬平方米的水面。6月1日,武漢市水務局給出書面答覆,認為該路段屬於沙湖公園的建設內容,將清理多餘的淤泥,形成水清岸美的景觀。

但讓王猛不解的是,武漢市水務局一直在迴避填湖的事實,也沒有回應監管的失職。

‌‌「依然有8千平方米水面消失,建成了水泥路面。‌‌」王猛說,城市如今布滿鋼筋水泥,湖泊又不斷減少,水沒有地方流走,最終內澇使得‌‌「湖要回到自己的老家‌‌」,從而湖殤變成城市的水殤。

責任編輯: 趙亮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709/76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