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四大賣場關了仨:中關村老商戶何去何從?圖

四大賣場關了仨:中關村老商戶何去何從?

有17年經營歷史的中關村海龍電子城昨日正式停止對外營業。海龍大廈相關負責人介紹,原址改造升級後將成為以智能硬體創新為主的企業聚集區,引進一批創新企業及孵化器,目前已引進數十家相關企業。

昨天下午,海龍電子城幾個大門外都張貼著一則《通知》。《通知》稱,為積極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加快中關村西區電子賣場轉型升級,打造海龍大廈「智能硬體創新中心」,海龍電子市場1層至5層自7月7日停止對外營業,將進行升級改造。

海龍電子城相關負責人介紹,海龍大廈在2014年被授予「中關村智能硬體產業集聚區加速器」,在2015年掛牌成立「中關村智能硬體創新中心」,此次停業是為了清理市場,轉型發展成為以智能硬體為主的創新基地,目前已經引入硬蛋空間、眾通創新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等數十家創新企業和創業孵化器,未來會繼續推進招商引資的工作。

「我們這裡有500多家商戶,從去年就在分樓層逐漸清退。今天的停止對外營業不同於中關村e世界的關停,只是意味著海龍電子城開始轉型發展。」這位負責人介紹,電子城成立至今經歷過三四次大的調整,「我們最初是將小攤整合進了大樓,後來又分樓層賣不一樣的電子產品,這次也是一次大調整。」

談及停業原因,這位負責人表示,海淀早在2009年就被確定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中關區西區是其中的核心區,海龍電子城從老電子賣場變身智能硬體創新中心是順應西區定位。

另外,海龍電子城主要經營電子產品,但近些年來,產品、銷售渠道、技術等都發生著變化,「我們是依據電子產品的生命周期在順應市場,轉型發展是必然趨勢。」

據了解,海龍電子城1999年開業,至今已有17年經營歷史,曾是京城百姓購買數碼產品的首選之地。

中關村電子賣場轉型成趨勢

中關村曾是國內最大的消費電子集散中心之一,太平洋廣場、中關村e世界、鼎好和海龍四大賣場引領著中國電子類產品消費的風向標,這些賣場拉動了整個中關村的IT產業鏈、周邊商業、區域經濟以及科技園區的發展。

如今,海龍電子城停業,中關村e世界2015年關閉、太平洋廣場2011年關閉,這些賣場在關閉後都轉向以企業孵化器為代表的辦公大樓。

據悉,中關村大街在2017年底將形成一批創新創業、科技金融、文化創意等新型業態集聚區;2020年底,中關村大街及周邊地區將持續產生具有中關村原始創新、技術服務能力及商業模式創新優勢的創客群體和企業集群。

這意味著,中關村將逐步告別電子賣場,轉型為「創新創業一條街」,傳統電子賣場的業態將逐步被新模式和新業態所取代。

探訪:「電子商務普及起來,已很難掙錢」

昨日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海龍電子城,除了主門還能進出外,其餘門均已被鎖起來。

「今天就要關門了,要買什麼我帶你進去便宜買。」昨日下午在海龍電子城外面,仍有幾位小伙子在攬客。在電子城內,電梯已經停運,3層至5層已經人去樓空。其中,3層已被拆成一個大廳,屋頂散落著電線,地下有少量鋼筋。4層至5層則被鐵皮門關著,門上貼著「暫停營業」的紙條。

在電子城的2層,多數商戶已撤台,但還有近十個經營電腦、手機配件的攤位仍在營業。今年近45歲的於先生從2000年開始就在海龍做生意,他告訴北青報記者,最初電子市場興什麼自己就賣什麼,MP3、MP4都賣過,先後換了幾家代理商,現在賣手機行動電源、錄音筆等小電子產品。

「2003年、2004年應該是生意最好的時候,賣場大廳總是人擠人,電梯都擠著人上不去,但過了2005年,生意就一年不如一年了。」於先生用租金舉例說:「生意最好時一個月租金要一兩萬左右,現在只需5000元左右。」

對於電子城的關門,商戶們雖無奈,但也有著自己的看法。「近幾年來,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電子商務也普及起來,已很難掙錢,電子市場轉型發展是個趨勢。」

於先生認為,一些不守誠信的商戶也影響了市場的發展,「我在這兒有16年了,見過不少認真做生意的人,也有很多渾水摸魚坑消費者的人,這些人拉低了市場的形象。」

「經營16年了,今天停業,還真捨不得走。」於先生說,結束當日的營業後他也將撤攤。

對於接下來的發展,一位二十多歲的商戶說,近幾年的生意不好做,他已經把部分業務轉回了山東老家。

還有一位老商戶告訴記者,他在賣場裡認識的人有近60%轉行了,老商戶的最大尷尬是「人到中年不知道還能幹什麼」。

四大賣場關了仨:中關村老商戶何去何從?

2層還有近十個商戶在經營

四大賣場關了仨:中關村老商戶何去何從?

3層至5層已人去樓空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北京青年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710/768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