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俄媒:北京「見利忘義」進口俄石油驟降

沙特降價後,中國大幅減少了從俄羅斯的石油進口,俄羅斯媒體評論「北京一刀捅向俄 羅斯的腎臟」。6月份的進口量驟降21,7%。

china-cnpc-oil-corporate

圖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重慶一個展覽上的攤位。(法新社資料圖片)

沙特降價後,中國大幅減少了從俄羅斯的石油進口,俄羅斯媒體評論「北京一刀捅向俄羅斯的腎臟」。

俄羅斯「財經新聞」網7月22日報導,俄羅斯在中國的石油市場被沙特擊敗,北京在沙特降價後,進口更多沙特的石油,同時大幅削減了對俄羅斯原油的進口量,6月份的進口量驟降21,7%。

彭博社7月21日引述中國海關總署21日發布數據報導:6月份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是沙烏地阿拉伯,而此前三個月的最大原油供應國是俄羅斯,沙特在最新一輪中國石油市場的爭奪戰中勝出。

俄媒體報導透露:據中國海關總署公開數據,6月中國從沙特進口原油456.9萬噸,或111.2萬桶/日。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油410.7萬噸,或約99.942萬桶/日;而在5月份,中國剛剛從俄羅斯進口了創紀錄的124萬桶/日。

對於北京進口俄羅斯石油突然減少的原因,俄文網站「elise」評論:沙烏地阿拉伯在同阿聯邊境附近擴大了沙巴油田的規模,所以展開了降價出售的策略,攻占需求不斷攀升的中國獨立煉油廠市場份額,而北京自然是「見利忘義」,大幅減少進口俄石油。

俄羅斯財經評論員弗拉基米爾·拉夫千科對此評論:「沙烏地阿拉伯近日第一次展開爭奪中國市場的反攻,特別採用了對亞洲的石油低價政策,現在對莫斯科來說,無論石油價格下跌還是反彈,莫斯科都別無選擇,只有不斷擴大石油出口規模,尤其是出口中國市場,才能緩解自己的經濟困境,北京對此也是心知肚明。」

俄羅斯媒體對此次北京大幅削減進口俄羅斯石油的新聞大多評價負面。俄「財經新聞」網文章題目為「北京背後捅刀!」其他俄媒體報導標題還有:「北京一刀捅向俄羅斯的腎臟」、「中俄戰略夥伴關係——阿穆爾虎和帖木兒羊的友誼」等等。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劉新宇為您報導。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726/775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