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農村到底有多窮:吃不上飯 住老破屋

中國農村正在變為一個越來越模糊的概念,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離開農村,新一代對農村的印象完全依靠電視、媒體等的宣傳報導。「農村經濟穩中有進」、「推進農村經濟提質增效」、「打造特色產業激活農村經濟」等等報導,讓我們對農村產生了復甦蓬勃的印象,但其實真實的農村生活遠沒有宣傳中的樂觀。

農村現狀:自殺率高、經濟問題嚴重、腐敗荼毒

易讀財經調查到,中國農村人口的自殺率是城市人口的3到5倍,尤其是老年人,生存狀況堪憂。自殺的原因主要有四個:一是生存困難,其實當前農村還並不富裕,雖然一般溫飽不愁,但一旦遭遇喪偶、失獨等打擊,生活會立即陷入困境,吃不上飯成了農村仍然還存在的問題,而社保等體系在農村還不完善,很多人無法忍受生活的困難而自殺。

二是疾病痛苦,這個就涉及保險的問題,當前農村醫保還處於不斷的發展完善階段,而商業保險因為在基層落地營銷成本巨大、理賠渠道不完善,農民對保險相關條款了解不清等問題,都讓疾病問題成為了農村生活的大問題。

三是家庭衝突,農村經濟不發達,大多數受教育程度較低,這就導致了家庭問題相比城市更為嚴重,也就導致了自殺率升高。四是精神和情感的絕望,農村經濟不發達,農民外出務工,青壯年很少留在農村,老人的精神和情感很容易受到傷害。

農村腐敗問題也非常的突出,之前新華社還報導過「獲批一萬,到手五千」的新聞,還有農村危房改造的惠民資金被基層幹部侵占等等,其實基層幹部貪腐的現象在農村造成的危害極大,「村官巨貪」讓農民並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農村經濟逃不出困難的窠臼還因為一些落後的習俗,比如近年來逐漸引起關注的「彩禮錢」。農村彩禮非常重,經常是傾盡一家所有的積蓄。農村婚嫁,除了蓋樓之外,還有十幾萬、二十幾萬,甚至更多的彩禮錢,很多老人為了讓子女住上新房,往往自己還居住在幾十年的老破屋裡面,生存受到威脅。

農村未來:徹底失去自下而上建設的原動力

農村建設的原動力是人,是青年人,而當前農村的青壯年逐漸外出打工,後代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如此循環往復,建設的動力和優勢逐漸消失。

另外農村發展的根基是土地,但現在農村的土地就像雞肋,只耕種主要糧食,像小麥、大豆、稻穀等,而在收割之後,以前還會種玉米、紅薯等作物,現在已經放棄,只種方便播種和收割的作物,但除了化肥錢和人工錢,已經所剩無幾,無法單純靠種糧食提高經濟水平。另外,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使得土地板結,無法可持續發展,但農村勞動力減少,科技落後,不依靠化肥農藥根本無法耕種。

農村已經失去了自下而上建設的原動力,只能指望政府發展農業的政策,政府政策將會有怎樣的效果,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農村現代化情況:農民被屏蔽在外

近年來,國家力主解決三農問題,農村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但農民卻越來越被邊緣化,他們搞不懂這些複雜的規則,例如生病報銷,他們不知道自己報銷多少,村幹部說多少就是多少,保險公司和政府給多少就是多少。那些在政府和機構大門外畏畏縮縮的老人,就是被規則屏蔽在外的人。

最後,還有一點需要引起重視,現代化的很多問題,因為農村的經濟、文化水平落後,導致受害也最嚴重。最近有報導說中國農村娃正急速"長胖"肥胖比例近1/4,肥胖就是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大問題,城市因為經濟條件好、意識較早而生活更健康,而農村卻成為了重災區。諸如此類,我們的農村遠跟不上城市的腳步,遠沒有看上去的那麼好。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易讀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808/78316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