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從瑞典到印度 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家都長什麼樣?

若要問起,怎樣才能最深切根本地體會一個國家的文化,答案一定會是深入當地居民的生活。而家,是一個最能窺見生活的地方。

今天,社長就要帶著各位海友們去看看幾個國家最典型的家的模樣,一探這些布局裝修、家具擺設背後蘊藏著的獨特文化。

日本

說起日本普通人居住的地方,一般都是相對來說較小較狹窄的公寓式住房。這或許是因為,日本城市普遍地價昂貴並且人口擁擠,房價隨之飆升。面對難以支付的昂貴房價,公寓式住房就是普遍的選擇了。

公寓裡的一個房間可能會同時擔當臥室、客廳和餐廳的角色。拐角擺放著冰箱,去陽台的唯一路徑或許是從床上爬過去,略顯狹窄、擁擠。但是,房間往往會很明亮、簡潔,充分地利用起每一寸空間。

僅僅用一扇黃色小門隔開,門後是擁擠的櫥櫃、衛生間和一間迷你小廚房。

韓國

有八成以上的韓國人都居住在高層公寓社區里。讓韓國公寓與眾不同的一個特點,就是小區裡的一棟棟建築都普遍安裝著落地窗。

韓國的公寓很少有玄關,公寓的入口通道通常非常窄且短(大概一米寬)。所以在你剛剛踏進這間公寓房時,你就能直接看到通往廚房、客廳的門。在這裡,你會脫下鞋子,然後才進入他們的家。

同樣,韓國的公寓也通常很小,卻因為落地窗的原因而非常明亮。有一點非常讓人吃驚的是,許多家庭是沒有浴缸或者獨立的花灑的,取而代之的是,浴室地板上一根簡單的水管。

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人均占地面積最高的國家,這就意味著典型的美國房子非常大。市場上售賣的房子一般會擁有所有你需要的東西,如貫穿所有房間的地毯,衛生間裡的固定裝置和廚房裡的用具。你只需要帶來你的家具,就可以了。

美國房屋裝修一般都會秉承衛生間數量和臥室數量一致的原則,在一些屋子裡還會每個臥室都有一個獨立衛生間。

美國家庭裝修設計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內部的裝修一定要同時看起來又舒適又奢華。大多數的房屋客廳會格外用心地設計,儘量讓來訪賓客停留客廳,而將隱私保留在臥室里。

澳大利亞

眾所周知,澳洲人更傾向於居住在帶有庭院的大房屋裡,但是目前選擇住在公寓裡的人數也在逐漸增長。

大多數的澳洲人都居住在帶有三個臥室的大房屋裡,房屋的平均面積在80-120平方米之間。

除了臥室之外,澳大利亞的房屋都會有一個客廳、廚房、浴室,兩個衛生間和一個車庫。有些房屋還會有一個小的洗衣房和額外的小客廳。房間的門通常都是玻璃材質的。

英國

英國人也不喜歡居住在公寓房間裡,他們更喜歡住在像上圖一樣的城市市郊的庭院房屋裡。

英國的房屋普遍沒有安裝中央供暖裝置,所以英國人想盡辦法來將熱量留存在房間裡。比如房間裡隨處可見的地毯,毯子和必需品壁爐。

英國房子裡最特殊的一點,或許是水槽上冷熱水分開的兩個水龍頭。

因為英國人總是處在和寒冷的不斷鬥爭中,待在房間的時間很多,所以他們的裝修風格通常會更舒適和別致時髦一點。

西班牙

大部分的西班牙人與澳洲人、英國人不同,更喜歡居住在公寓住房裡。

西班牙房屋都會有著白花花的牆壁、石制的地板和帶著百葉窗的窗戶。這些內部擺設讓當地人能夠順利度過炎熱的夏天。

西班牙人一般都會在客廳用餐。儘管西班牙公寓都會有很大的廚房,但都不是特地用來做飯的。

瑞典

典型的瑞典居民區如上圖所示。

瑞典人生活的獨特之處,在於對地下室的充分利用。人們通常會在地下室儲存自行車,或用作洗衣房,有的時候還會用作他們的健身房。

每棟公寓都會在地下室有一個特別儲藏間,住戶們用它們來儲存夏季輪胎、滑雪板、行李箱和其它季節性、暫時不需要的物品。瑞典人的陽台向來是作為一個休息區域使用的。

圖片裡的白色牆壁和家具是最典型的斯堪的那維亞風格設計的標誌。眾多的瑞典式室內設計都會有明亮的風格和大大的垂懸式窗戶。

印度

在印度,相對富裕的家庭會擁有一座有很多房間的房屋,這樣的房子通常會有兩層高,帶有一個大大的後院。

並不富裕的家庭多是會居住在擁擠的小公寓樓里。

印度房屋內里的設計通常是東方古典風和西方現代風的融合。底層是儲藏間和穀倉,第二層通常是會客的地方。

女性成員的臥室一般情況下是看不到後院的,因為在印度文化里,女性向窗外望去是不合傳統的。

中國

在看過這麼多獨具特色的住房傾向和裝修風格之後,不知道在各位心中,中國人在選擇家庭住所上有哪些特點呢?

小區公寓房,是目前國人最普遍的選擇了。這和中國人龐大的人口基數撇不開關係。

雖然西方的裝修風格也曾一度在國內頗為火爆,但中式風格的裝修仍舊是中國人在選擇裝修時最獨特、也最常考慮的選擇。

木質沙發、古典壁畫、雕花木櫃,都是十分眼熟的裝修元素。

還有哪些特徵在您的心中是能夠代表中國家庭的呢?中國人又有哪些特別的文化習慣呢?歡迎您留言與社長一同討論~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九個頭條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824/791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