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未普:張維迎和林毅夫分歧背後隱含的事實

—關於張維迎和林毅夫的辯論

作者:
在張維迎和林毅夫的分歧背後,隱含著這樣一個事實——朝野對立。如果說,林毅夫的觀點在「朝」中很火,那麼張維迎的觀點則在「野」中很火。張維迎的一些主張總能在知識界獲得更多支持,卻很難贏得官方政策的回應。

林毅夫張維迎爭的是里子還是面子?

最近,國內兩位頂尖經濟學家張維迎林毅夫,就產業政策問題展開了一場大辯論,兩人你來我往的思想交鋒,引起學界和社會的很大興趣。

這場張林大辯論,實際上始於1995年兩人關於國企改革中的政府和市場關係。2014年,在楊小凱逝世十周年的紀念會上,兩人的恩怨又死灰復燃。到了2016年,兩人的爭論更是白熱化。張維迎在上個月舉行的中國企業家論壇峰會上發表演講,主張廢除一切形式的產業政策。張認為,產業政策是穿著馬甲的計劃經濟,是豪賭,不搞砸絕不罷手。之後,林毅夫發表文章,觀點針鋒相對地認為,經濟發展需要產業政策才能成功,「有為的政府」必不可缺。

筆者在80年代曾搞過產業政策的研究,在海外留學期間,還專門就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修過幾門課。筆者認為,有大量實證研究表明,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的產業政策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並非像張維迎說的那樣一無是處。不過,林毅夫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做的事絕大多數都做對了,更是誇張。

這裡的問題是,對於這兩位了解「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的資深學者來說,這樣的偏頗和極端似乎有些反常。如何解釋這種偏頗和極端呢?其背後是什麼邏輯在支撐?

顯然,張林兩人之間的這場經濟學大辯論超出了經濟學範疇。張維迎被不少人定義為自由經濟普世價值的捍衛者,林毅夫則被定為中國模式經濟崛起的倡導者。這場辯論與其說是學術之爭,不如說是路線之爭和意識形態之爭。有人說,張和林就是為了通過意識形態的爭論,施加自己的政策影響力。筆者同意這種判斷。

在施加政策影響力方面,林毅夫顯然比張維迎幸運的多。他的很多觀點得到官方的回應,或者與國家政策一致,或者成為政策的一部分,比如國企改革、宏觀調控等。正因為如此,林毅夫被稱作「政府派」、「官方經濟學家」。但經濟學家華生不贊同這些說法,華說,「他本質上是一個學者,而不是政客。」「從他(林毅夫)寫的東西來看,我認為是那些東西本身使他相信,而不是他為了迎合什麼人說什麼話。」

可是更多的學界人士不這樣看。從筆者閱讀的文章來看,經濟學界的學者和學生,對林毅夫的支持明顯少於對張維迎的支持。對林毅夫最有名的批評來自於十多年前逝世的另一名頂尖經濟學家楊小凱。本世紀初,楊小凱與林毅夫也有一場爭論,圍繞憲政改革與經濟發展的關係(《經濟學》(季刊)第二卷第四期)。林強調漸進經濟改革的好處,但楊小凱認為,一個獨立的學者要研究漸進改革中的兩難衝突,而不應只是鼓吹其好處;「如果中國的經濟學者不全面總結漸進改革的經驗教訓,而只是一味鼓吹漸進改革的好處,在獨立的國際學術界眼中,他們就會被視為當政者政治宣傳的工具。」

這裡涉及了另一個問題,知識分子應不應該有批評精神?批評者質疑林毅夫「缺少知識分子的批判精神」,林這樣回應:「知識分子當然應該有批評精神;但我並不認為知識分子就應該反社會、反政府。」林毅夫的這個說法很奇怪,知識分子有批評精神,能等同於反社會、反政府嗎?為了不被政府誤認為「反社會、反政府」,知識分子就應放棄批評的武器嗎?

有意思的是,官方喉舌《環球時報》兩年前就介入了張維迎和林毅夫的大辯論。2014年9月14日,《環球時報》刊載南開大學經濟學教授何自力的文章,何文認為,張維迎是此次辯論的輸家,他輸就輸在所持的觀點缺乏歷史感上。這篇文章或許可以反映官方對張林二人辯論的立場:抑張揚林。這又引出了另一個問題,從林毅夫對當前高層的影響力來看,他所堅持的觀點,會不會為不願推動改革的政府提供理論依據?

看來,在張維迎和林毅夫的分歧背後,隱含著這樣一個事實——朝野對立。如果說,林毅夫的觀點在「朝」中很火,那麼張維迎的觀點則在「野」中很火。張維迎的一些主張總能在知識界獲得更多支持,卻很難贏得官方政策的回應。

或許楊小凱的這句話可以解釋這種朝野對立:「經濟學界的研究要講良心,要尊重事實,不要替有權有勢的人做宣傳造勢。」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922/807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