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816核工程:18年掏空一座山 卻遭廢棄

新聞緣起

神秘的中國816核軍工巨洞旅遊項目於4月23日至25日在重慶舉辦的2010年中國國內旅遊交易會期間正式向社會開放。

816軍工洞體位於重慶市涪陵區白濤街道(原白濤鎮),從1966年9月開始修建,由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修建的中國第二個核原料工業基地。經過17年建設,整個洞體總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洞內建成大型洞18個。1984年2月,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國民經濟戰略調整的需要,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816工程全面停工。816工廠原職工隊伍通過軍轉民,改建化肥廠,1993年更名為重慶建峰化工總廠。

點擊進入下一頁

正式對社會開放的816核軍工巨洞

據專家評估,816工程乃世界第一大人工洞體。洞體可以承受100萬噸氫彈空中爆炸衝擊,還能抵抗8級地震的破壞,是一處理想的戰備工程。(據新華網

■將新聞進行到底

40多年前,神秘的「816地下核工程」在重慶涪陵深山中悄然開工。

40多年後,這座解密的核工廠,首次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

4月25日,被稱為「世界罕見人工洞體」的重慶涪陵816軍工洞體,迎來了首批遊客。至此,隱藏在涪陵山中的一個核軍工巨洞揭開40多年塵封的記憶,向世人訴說作為世界罕見人工巨洞的傳奇。

傳奇:為了一個洞,數萬人整整挖了18年

巨洞緊靠烏江,背靠武陵山。

上世紀60年代,國家決定在大後方西南地區建一個核工廠,有關部門多次考察、論證後,在重慶涪陵白濤鎮選址。為了保密,從此白濤的地名也隨之從地圖上消失。1966年夏,在當地人稱為尖子山的大山里,一支神秘的特種部隊開鑿岩洞,修建地下核工廠,建設原子能反應堆,主要生產核燃料,為生產原子彈服務,人們稱它為「816工程」,也是中國第二個核原料工業基地。

在歷時18年的建設中,前前後後約有6萬多人參加建設會戰。1984年工程接近收尾,隨著國際形勢好轉被國家緊急叫停。從此,「816工程」被封閉了起來,始終沒有正式投入過生產。2002年4月8日,國防科工委同意對816軍工洞體解密。

「中國地下核工廠、世界罕見人工洞解密」的消息,引起了世人的驚嘆,也勾起了人們強烈的好奇心:「世界罕見人工洞體」到底有多大?洞內有些什麼神秘設施?曾經的核原料基地對人體有無傷害?核反應堆有怎樣的真面目?

 

點擊進入下一頁

 

816巨洞內的中央計算機房(資料圖)

揭秘:世界罕見人工洞體掏空了一座山

816核軍工洞體位於重慶市涪陵區白濤街道,隱藏在崇山峻岭之間。從外貌看,其貌不揚,除了筆直高大的排風煙囪外,看不出任何工程的痕跡。但進入洞內,卻是別有一番天地。

從洞口向里望去,洞體筆直而寬闊,通道一直綿延,一眼望不到底,只見洞頂一排排白熾燈次第遠去,其空間完全允許載重卡車輕鬆駛入。步行近千米才能看到廠房。專程考察過816洞的中國核學會會員、旅遊專家朱順知教授認為,整個816核洞是把一座山挖空了,用鋼筋水泥建成的一座龐大的人工洞穴。洞體總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僅核反應堆主廠房就1.3萬平方米。洞體總長約20餘公里,完全隱藏在山體內部。

建築布局宛如一張蜘蛛網

進入洞口,迎面一股涼意襲來。由於通風設施完善,洞裡冬暖夏涼、四季恆溫,維持在25攝氏度左右。816洞體所在地的山頂,一根高達150米的煙囪是專門為地下核工廠修建的排風洞。儘管露出洞外的鋼筋鏽跡斑斑,但洞內石壁卻十分乾燥,沒有一絲滲漏的痕跡。

從平面圖上看,816整個建築洞體呈抽屜形,路線宛如迷宮。如果沒有內行指點,根本分辨不出哪是出口,哪是進口。山體周圍共有大小19個洞口,根據不同規劃,人員出入口、汽車通行洞、排風洞、排水溝、倉庫等應有盡有;裡面共有大小洞室18個,道路、導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條。

核反應堆大廳相當半個足球場大

在洞中,最不能錯過的當然要數該洞體的核心——核反應堆大廳。核反應堆,又稱為原子反應堆,是指裝配了核燃料以實現大規模可控制裂變鏈式反應的裝置。該大廳上下共有9層,高達79.6米,相當於20多層樓房的高度,大小接近半個標準足球場。

在洞內第8層,是核反應堆的「鍋底」。核反應堆大廳除了主控台的操作儀器原樣未動外,核反應堆的「大鍋」也還在。直徑大約有20多米的大型「反應鍋」的鍋底深5米左右,鍋底分布著2001個直徑七八厘米大小的小孔,用於核材料、核能量的交換。參觀者只能沿著鍋邊觀看。當年反應堆的支架部分和空間堆芯依然保存完整,布有1984個工藝管道,旁邊1米多寬防輻射溝內,鋪滿了從雲南運來的重晶石沙。

點擊進入下一頁

816巨洞內部隧道(資料圖)

儘管許多零件已鏽跡斑斑,但是依然顯示了當時這個核反應堆的領先技術。大廳頂部,有許多圓形的通氣孔。在反應大廳四周的牆上布有兩層鋼製的走廊,乳白色油漆的牆面依然閃閃發亮,這裡是遊客體驗「816工程」的核心。

中央控制室連著當時最頂級計算機

在9層的主控制室,安放著當時國內最先進的計算機機體,計算機控制台正對的4個直徑約2米的圓形控制盤上,分別注滿數百小孔,核材料棒就是插進這些小孔,不過從未真正用於生產。在主控室另一端的嚴密系統插銷盤上,分序號標註2001個小孔,這些小孔一面同主控室內的計算機相連,一面同核反應堆內的2001個核反應孔相連。

能抵抗8級地震

洞體內廠房頂部覆蓋層最厚達200米,核心部位廠房的覆蓋層厚度均在150米以上。當時816洞體選址在此地,除了隱蔽性好、不易被發現等原因外,山體的抗打擊能力也是主要原因。據專家評估,816工程乃世界罕見人工洞體,洞體可以承受100萬噸氫彈空中爆炸衝擊,還能抵抗8級地震的破壞,是一處理想的戰備工程。

洞體內沒有核污染

「洞體內有核污染嗎?」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當時已經完成投資7.4億元,如果再投入1億元,核工廠馬上就可以完工、投入生產了。「816工程規劃生產核燃料,而不是核原料。」一位知情者說。「工廠根本就沒投產。當時工程停建後,核反應堆內的1000多根燃料棒早已取走!」

 

點擊進入下一頁

 

816地下工程入口(資料圖)

連線:有望在10月完全開放

李廷勇(重慶市涪陵區觀光局局長):

由於目前只是對洞中的燈光、安全等進行了簡單清理,尚未大規模包裝開放,目前只對國內遊客開放,而且只接待團體,暫不接待散客,門票50元左右。25日是向市民「過渡性有條件開放」,對於該景點正式完全開放的時間,有望在10月16日實現。因為這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紀念日。

以旅遊產品的形式對大眾開放,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作為曾經的核工廠實體,「816」以旅遊產品的形式對大眾開放,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開放5天來,約有3000人進洞探秘,遊人不僅驚嘆地下人工洞體的神奇:他們說很難想像,在不起眼的小山溝里,居然隱藏著偌大的地下人工洞,就連幾十年居住在附近的人們,也不曾知道。還有一種強烈的震撼:不是親眼所見,很難相信,地下人工洞的體量如此之大。

2002年,國防科工委同意對816軍工洞體解密。爾後,涪陵區政府決定打造816核工業「三線建設」文化探秘旅遊。該洞體旅遊開發的終極目標是打造特色地下主題公園,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三個篇章,「過去」即是建設一個三線建設博物館,再現816建設歷史;「現在」則是打造遊客喜聞樂見的主題公園;「未來」包括一些科幻、驚險、刺激的項目,多角度挑戰遊客體驗極限。

三線建設遺產資源具有特殊魅力

羅茲柏(重慶師範大學旅遊學院院長):

816洞體作為解密的世界第一核軍工巨洞,集神秘、神奇、神聖為一體,反映共和國重大的基礎建設歷史,是具有特殊魅力和象徵意義的三線建設遺產資源。816洞體具有的三方面「原生態」體驗價值:巨型核軍工洞體的神秘、原始與奇異;重大、特殊的歷史及其精神與情感的凝聚;洞裡洞外、地下地上、歷史與現今的對比與反差。

該洞旅遊資源有:816核軍工洞體、核工廠主洞、核反應堆大廳、核廢料處理場、毛洞與多層洞體系統、通風口與通風系統、「鍋底」、中央控制室、「廢墟」系統、高層洞體系統、排風塔、金子山、「一碗水」烈士陵園、麥子坪生活區、白濤工業園區、營房、烏江河段、麥子坪森林等。這些旅遊資源非常珍奇,需要好好策劃開發。應該以一種另類的文化開發,讓遊客有一種特殊的體驗,這樣,遊客不僅體驗到一種核工業的科普之旅,還是一場文化的追蹤之旅。

點擊進入下一頁

816巨洞內的核反應堆放置地點(資料圖)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

816巨洞內部隧道(資料圖)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

816巨洞內部設施(資料圖)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

816工程外部山體和地面化工廠(資料圖)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

816工程厚重的水泥外壁(資料圖)

點擊進入下一頁

點擊進入下一頁

816工程內部設施(資料圖)

816工程內部設施(資料圖)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科技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929/810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