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B股閃崩6%!因部分違規資金出逃?圖

周一(17日),B股指數午後跳水跌逾6%,凱馬B股、凌雲B股、匯麗B股、大化B股等多隻個股跌停。受此影響,A股盤中也跳水,滬指跌幅接近1%,創業板盤中跌逾1.5%。

對於B股今日暴跌的原因,大部分投資者認為,人民幣近期連續貶值是引發B股調整的重要因素。但這種說法似乎信服力不足。相比之下,國稅總局發布的非居民金融帳戶涉稅信息盡職調查徵求意見稿的發布導致部分違規資金出逃的理由或許更為貼切。

暴跌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部分違規資金出逃?

東興策略表示,匯率僅是背景,「非居民帳戶涉稅盡職」真正誘出B股驚弓鳥。

上周五,國家稅務總局就《非居民金融帳戶涉稅信息盡職調查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參與國際間打擊利用海外帳戶逃避稅行為一致行動。

東興策略表示,本周一正是上述徵求意見稿發布之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鑑於B股交易量小、籌碼集中的特點,部分違規資金或避險資金的出逃,或是B股急跌並帶動A股調整的直接原因,匯率變動或僅是大背景。

二、人民幣近期的貶值?

一財援引市場人士稱,B股大跌有三個誘發因素:第一是人民幣近日不斷創出新低;第二是港股早已經率先調整,這次B股有跟著港股跌的因素;第三則是美國貨幣基金新規即將實施,美國加息預期升溫也引發美元指數突破98。

長江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點評稱:「現在應該關注貶值對市場的積累效應。去年底匯率貶值,先是B股12月28日大跌7.9%。」

中金策略王漢鋒則表示,B股大跌的原因潛在包括人民幣近期貶值的影響、中國的增長在地產調控之後面臨壓力等,但這都無法解釋為什麼要在今天下午發生調整。其觀點如下:

尚未獲悉具體原因,流動性差導致「閃崩」。從今天的下跌來看,我們並未看到明顯的利空上海B股的因素。B股大跌的原因潛在包括人民幣近期貶值的影響、中國的增長在地產調控之後面臨壓力等,但這都無法解釋為什麼要在今天下午發生調整。考慮到B股雖然整體估值不高,但流動性較差(上海B與深圳B加在一起日均成交在10億以內),如有投資者較為集中的減倉,B股市場就會出現類似今日的大跌。歷史上B股指數這種「閃崩」的交易日也相比A股多。

B股是A股的先行指標嗎?

了解了上述暴跌緣由後,其實關於B股,我們更需要弄清楚他是A股的先行指標嗎?歷史上他與A股走勢到底是怎樣的?

從最近三次的B股大跌來看,A股幾乎都跟跌(如下圖)。所以有市場聲音認為,B股是A股的先行指標,但一定是嗎?

華泰證券2016年5月25日曾經做過一個研究,通過多個維度,研究B股與A股的關係,得出如下結論:

(1)B股下跌不能引導A股,相反的B股對A股有滯後反應。

2016年5月18日上證B股跌-2.53%,5月19日續跌-2.17%,B股連續兩天下跌引發市場擔憂。由於上證綜指和上證B股幾乎同漲同跌,僅5月18日和5月19日兩天,上證 B股累計日跌幅為-4.7%,而上證綜指同期為-1.3%。

市場擔心B股的下跌會引發A股進一步下跌。華泰認為,上證綜指總市值28萬億,深圳綜指19萬億,B股總市值小,為1049億,B股對A股的資金面影響甚微;B股和A股的投資群體存在差異,重疊度底,也許會在情緒面上影響A股,但影響力甚微

最新的數據顯示,截止10月17日收盤,B股市值約5000多億,上證綜指總市值56.5萬億,占比僅為0.88%,資金面影響微乎其微,關鍵的影響在於心理層面。

(2)2015年12月B股領先A股下跌是累計漲幅過大的調整,並不是A股的領先指標。

上證B指自2015年8月份的低點272.2點至2015年12月的高點453.3點累計漲幅達到了66%,而同期上證綜指漲幅僅有29%。隨後上證B指下跌27%,上證綜指下跌28%,跌幅基本相當。市場有投資者認為,該次下跌B股是先行指標,影響了A股。華泰認為B股轉A股的潛在利多和美元12月加息是助推B股獲得超額漲幅的重要因素。但實際上B股市場2015年下半年的暴漲並無基礎,12月突然下跌是B股前期累積巨大漲幅後的調整。本次B股和A股都處於一個尋底的過程中,B股的下跌不會帶領A股的下跌。

(3)B股一般滯後A股反應。由於A股的流動性好,參與者多,市場反應比較充分,因此B股一般要滯後A股反應。華泰發現自從2001年B股對境內投資者開放以來,B股的平均折價率(等於同一家公司B股價格/A股價格)嚴格地圍繞歷史平均折價率47.3%(為2001年以來的歷史平均)上下波動。其次,若在牛市期間,B股的平均折價率會上升(例如2009年的反彈行情和14年底始的5000點行情),在熊市期間往往會下降。這表明 B股是落後於 A股產生波動的。

(4)B股投資者結構與A股差別很大。B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和A股大不相同。2015年年報顯示,101隻B股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有216位自然人。雖然A股機構持股比例與美國等已開發國家有差別,但根據華泰證券之前《中美投資者結構》的測算,A股機構持股比例55%左右。且 B股的散戶主要是境內持有外幣的自然人,A股B股的投資者結構差別很大

如何理解歷史上的同漲同跌?

拉長時間軸來看,上證B指與上證綜指的漲跌幅基本一致。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一個同漲同跌現象?或許可以用西方經典的分析理論來解釋。

道瓊斯認為,任何市場的牛市和熊市,即中期以上的趨勢的發展都會得到同一市場環境下的不同指數之間相互印證,這是道瓊理論的一項重要觀點,而且經過數十年各國股市的驗證之後確實具有極高的準確率,中國股市也不例外。

由於共處同一經濟、政治、社會環境下的A、B股市場,儘管其市場參與者有所區別,但影響其基本面的因素是大同小異的,從而使得A、B股市場的走勢也具有比較強的關聯性,而且這種關聯性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會得以延續。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1017/820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