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女子體內取出密密麻麻黑蟲 或與這個愛好有關

魏女士今年48歲,幾天前,她突然出現上腹部疼痛,趕到杭師大附院看病。經檢查後發現,魏女士有膽囊結石合併膽總管擴張,需要儘快手術。

本是個很常見的外科手術,沒想到,在給魏女士做膽道沖洗時,竟然發現了大量正在蠕動的黑色小蟲。

黑色小蟲

「當時,我們懷疑是寄生蟲感染,於是取了術中引流的膽汁標本去檢驗科化驗,並保留了黑色的小蟲子標本。」醫生說。

化驗科將引流出來的膽汁分裝在近20支試管內,進行離心沉澱後直接抹片鏡檢,最後在高倍顯微鏡下確認為肝吸蟲蟲卵。之前送到市疾控中心的標本,也明確了魏女士感染肝吸蟲的事實。

為了治好魏女士的病,醫院從市疾控中心買來殺蟲藥,對她的膽道寄生蟲感染進行殺蟲治療。

魏女士的病可能跟愛吃螺螄有關

醫生:嚴重者可發展成肝硬化

肝吸蟲又稱華支睪吸蟲,它的成蟲寄生於人的肝、膽管內,可導致肝吸蟲病,出現腹瀉、上腹部不適、肝腫大及嗜酸性粒細胞增高等症狀。人們常因食用未經煮熟含有華支睪吸蟲囊蚴的淡水魚或蝦、螺類而被感染。

從魏女士膽囊內取出的黑色小蟲,其實就是肝吸蟲的蟲體,它體型狹長,背腹扁平,前段稍窄,後端鈍圓,狀似葵花籽。醫生仔細詢問魏女士後發現,她平時喜歡吃螺螄,有可能是被寄居在螺絲里的蟲卵感染。

醫生說,少數反覆感染者,最終可發展為肝硬化。嚴重感染的兒童,可出現營養不良和生長發育障礙。

對本病缺乏免疫力的肝吸蟲病人,或連續多次的感染者,會突然發生寒顫、高熱和腹瀉等症狀。

肝吸蟲震驚全國,有1200萬人感染!

肝吸蟲在人體內可存活20~30年可致癌

根據衛生部的調查,全國肝吸蟲感染人數約有1200萬,流行區的感染率更是比1990年上漲了75%,除了西藏、內蒙古、青海、寧夏、新疆,中國其它地方都有發現肝吸蟲感染者,其中廣州、廣西、吉林等地區感染數在不斷增長。

近70種水產品都可能攜帶

肝吸蟲的幼蟲寄生在淡水螺和淡水魚蝦體內,人們常吃的青魚、草魚、鰱魚、胖頭魚、鯉魚、鯽魚均可攜帶。

它的幼蟲被人吃進去以後,在腸道孵化並爬進膽管,在那裡安家。

肝吸蟲一旦進入人體,可以長期存活,有的甚至可以存活長達20~30年。它主要損害肝臟,可導致膽管炎、膽管結石、膽囊炎、肝硬化、膽管癌等一系列肝膽疾病。這種病原體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1類致癌物。

[醫生建議]

■平時應不吃生的或不熟的魚蝦,改進烹調方法和改變飲食習慣。

■研究顯示,1毫米厚的生魚片在90度的熱水裡燙幾秒鐘就足以殺死寄生蟲,因此燙魚片或涮魚片的風險比生魚片小。

■如果是涮著吃,魚肉必須變成白色、不透明,有紅肉的要變成暗紅色。

■燒熟煮透無疑是最保險的辦法,雖然需要犧牲一點鮮嫩的口感,但還是健康更重要。

■如果將魚放在冰箱冷凍室1~7天,寄生蟲也可以被殺死。

■注意分開使用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及器皿。

■不要用生的魚、蝦餵貓、狗等動物,以免引起感染。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重慶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1023/82367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