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葉挺為何在不到一年之內兩度離軍出走

—身為新四軍軍長,葉挺為何兩度離軍出走

作者:

身為新四軍軍長,葉挺曾兩度離軍出走。第一次是新四軍成立前不足一年的1938年10月,第二次則是在10個月後的1939年8月……是什麼讓葉挺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兩度離軍出走呢?

時任新四軍軍長的葉挺(圖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新四軍軍長葉挺因皖南事變被國民政府投入監獄後,曾做詩一首:「三年軍長,四次辭呈,一朝革職,無期徒刑」。所謂「四次辭呈」,其中有兩次系離軍出走。

其首次出走,時在1938年10月,距新四軍成立不足一年。直接導火線,按陳毅的說法,是副軍長項英「對葉挺軍長不尊重、不信任、不讓其獨任軍事工作。一直到包辦戰場指揮,強不知以為知。」①

葉挺不能獲得實權,有其客觀原因。首先,新四軍實行黨委負責制,葉不是黨員,項英則身為中共東南分局書記、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主席。其次,該軍由南方八省游擊隊組成,葉是空降幹部,項英則是三年游擊戰爭之實際領導者。

1938年6月,葉曾前往武漢長江局,向周恩來傾訴自己有職無權,並提議另成立「新四軍委員會」,以取代只有黨員能夠參加的「軍分會會議」,作為新四軍的最高軍事決策機構。該提議得到了延安方面的積極回應,「同意組織新四軍軍委會,項為主任,葉為副。」②

但因種種原因,該委員會遲遲未能成立。至8月份,葉正式致電長江局,決定辭職。後由王明、周恩來等以項英將赴延安開會,在此期間新四軍工作須請葉挺實際負責為由,予以挽留。但9月30日,項英在延安所參加之六屆六中全會剛剛開幕,葉即去電錶示擬請假離開部隊,「返湘贛觀察各方情形」③,項為此不得不中止會議提前南返。

項英南歸後,雖努力挽留,但無濟於事。葉終於離軍出走,返回家鄉廣東,在余漢謀的支持下另組了一支數百人的抗日游擊隊。

對此次葉的出走,據曾任新四軍軍部秘書長的李一氓理解:

「本來葉挺在走之前,曾經下決心離開新四軍,不再回來。他在臨行時留給我一封親筆信,說是『居士不適於當一個大廟的方丈』,意思是講不是共產黨員的人,不適於充當共產黨軍隊的軍長。看來,這種苦惱也不像是完全針對某一個人的。」④

所謂「居士」,指皈依佛法而未曾剃度為僧者,喻指葉氏思想左傾但不是黨員。

蔣介石以葉挺出走一事,指責延安「連葉挺都不能與你們合作,將無人與你們合作」,並擬另派軍長,周恩來於1939年1月8日制定具體方針,試圖徹底解決葉挺出走問題。周建議:

「葉回四軍,我的解決原則,共產黨領導必須確定,工作關係必須改變,新四軍委員會可以葉正項副,項實際上為政委。」⑤

顯然,從「項正葉副」,到「葉正項副」,此種變化背後,有對葉挺之心結所在的深切體認。但此種安排並不能徹底解決葉在新四軍的尷尬處境。由周恩來親自護送回到皖南後,1939年8月,葉挺再度以向國民政府要求增加經費和編制為由出走,滯留重慶長達一年之久,後由政治部主任袁和平親自接回,此即所謂的第二次離軍出走。

至於葉挺與項英之間的個人關係,據李一氓觀察:

「葉挺軍長在皖南停留的一年零幾個月期間,一般說來,項英還是比較注意處理與葉軍長的關係。軍部的正式會議,由軍長主持;前方部隊的報告、請示,項英都請葉首先批註意見;葉軍長介紹到軍部工作的非黨幹部,人數不少,項英都表示歡迎接納。項英考慮到葉軍長的經歷與身份,在生活上儘可能給予照顧,專門設立了小灶,項英自己卻吃大灶,只是在開會時偶爾一起吃。倒是我們少數幾個人,有時去葉軍長那裡吃一頓。我當時負責處理電報,凡屬東南局的都先送給項英,凡屬軍隊的,一般都先送給周子昆副參謀長,由他決定送給誰。據當年在機要科掌管電報登記的同志講,在葉軍長每次離開皖南前,中央給新四軍的來電提到葉軍長的次數也較少(黨務歸政委,軍務歸副參謀長,在中央來電中也很少提到葉挺)。」⑥

顯然,職務甚高而權力過小,此種失衡,決非項英努力經營個人關系所能彌補。軍務不歸軍長而「歸副參謀長」,即是明證。

注釋

①陳毅:《1938年至1943年華中工作總結報告》。

②段雨生等:《葉挺將軍傳》,解放軍出版社1989,P306。

③同上,P307。

④李一氓口述,南北、董之曦整理:《李一氓談皖南事變、葉挺與項英、項英問題》。

⑤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新四軍文獻》(一),解放軍出版社1988,p106。

⑥李一氓口述,南北、董之曦整理:《李一氓談皖南事變、葉挺與項英、項英問題》。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騰訊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1206/84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