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川普支持者:為什麼我不愛歐巴馬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我的觀點,我應該介紹一下個人背景。我是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來自中產階級家庭的白人男子。我在高中和大學都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我自願參加社區服務,成為一名志願消防員。我從來沒有被逮捕過,也從來沒有和警察有過不愉快的經歷,更沒有在學校里違反過紀律。

川普正式就任美國總體後,美國媒體上關於民眾抗議的報導不斷,在社交媒體上懷念歐巴馬的也大有人在。一位普通的美國朋友查爾斯·萊恩講述自己為何支持川普,反對歐巴馬,以下為正文。

1月21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大遊行

2017年1月20日,美國迎來了權力交接。歐巴馬當局離開舞台,而商業大亨川普成為新任美國總統。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這一天,美國公民的情緒和熱情都會被調動到最高點。如果選票可以代表人民的意志的話,那么半個國家很興奮,半個國家很失望。

我的名字是查爾斯·萊恩(Charles Lane),而我就是前半個國家中的一員。歐巴馬政府幾乎定義了我的政治生活。他當選的時候我剛剛十六歲,此前我也並沒有十分關心政治,因此可以說歐巴馬是我政治生活中的第一屆政府。

對我來說,我已經無法忍受繼續被歐巴馬總統代表。是的,我覺得歐巴馬的政策導致了國民分裂和金融失敗。他的政治遺產,我相信,將會是一個喜歡演講、對民眾進行說教的總統形象,反覆不斷地告訴美國民眾這個國家到底有多糟糕。

歐巴馬的告別演講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我的觀點,我應該介紹一下個人背景。我是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來自中產階級家庭的白人男子。我在高中和大學都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我自願參加社區服務,成為一名志願消防員。我從來沒有被逮捕過,也從來沒有和警察有過不愉快的經歷,更沒有在學校里違反過紀律。

現在,僅僅因為膚色和背景,我多次感受到,我在歐巴馬的美國變成了一個局外人。不管去哪裡,我都會被固定思維和媒體指責,我,還有像我的人,普通的美國白人,是全世界社會問題的根源。我們被告知,我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必須要靠邊站,在新秩序中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在我這幾年的生活中,每次在電視上看到(前)總統閣下,我就知道他又要長篇大論「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他又要告訴我們,我們的歷史中充滿了民族分裂、政治頑固和反少數族裔情緒。

畢業之後,我在我們城市的自來水公司申請了一份全職工作。當然,這不是一份最好的工作,但它可以提供良好的福利和體面的薪水。我是當時進入到最終面試的兩個人之一。但是最後我被拒了,面試者告訴我說,市政府希望可以有一個更加「多元」的雇員團隊。我覺得糟透了。

現在,歐巴馬的任期結束了,而種族衝突卻已經到達了頂端。罪犯在街上射擊警察,老百姓發發牢騷就會被當成是一個極端民族主義者,分裂達到了極端。歐巴馬承諾的和解從來沒有實現過。

另外,歐巴馬政府給這個國家增添了大量的債務,並且給了政府更多的權力去插手民眾的日常生活。

我個人的經歷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令人厭惡的歐巴馬醫保法案成了我就業路上的一個嚴重的阻礙。根據法律要求,僱主必須給全職員工提供醫療保險。因此,這個法案的連鎖反應就是很多機構不再提供全職工作了。相反,僱主們只提供臨時工作崗位,保證雇員的工作時間只比法定的全職員工要少一點,這樣僱主們就不用提供醫保了。

我現在已經24歲了,但依舊要跟我父母的醫保連在一起,因為現在的工作單位不願意給我提供醫保。我需要同時打兩到三份工作來維持生存,就算如此,我賺的錢還是不太夠。同時,我依舊在消防局做義工(同樣不提供任何福利)。

另外一個雙刃劍就是歐巴馬的手機計劃。這個計劃使用中產階級美國人的稅收買手機,送給低收入的美國人,而且這些都是免費提供的。這又是一個歐巴馬政府病態的利他主義精神的體現。

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受薪階級要負擔起照顧病患、殘障和後進者的責任。而我們得到了什麼?他上任時說的那些漂亮話一個都沒有實現,我們得到的只是雙倍的國債,還有一周幹上50個小時卻剛剛能夠保證溫飽的工作。現在他又開始裝成一個學者,在雜誌上吹噓所謂的「清潔能源工作機會」即將到來,我是根本不信這些東西。(註:2017年1月9日,美國總統歐巴馬以《清潔能源發展趨勢不可逆轉》(「The irreversible momentum of clean energy」)為題在《科學》雜誌發表論文,展望清潔能源發展。)

我希望我的這篇文章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美國人最後決定給川普投票。可能就是希望他真的可以帶來真正的工作機會,也有可能是他所提出的商業計劃,也有可能是因為贊同他削減政府開支的想法。

我認為,不論如何,我的觀點很簡單。川普先生熱愛美國,而他也讓我們知道他熱愛美國。一個國家的進步應該來自於讓這個國家驕傲的矗立,而不是來自於像打狗一樣強調這個國家的過去多麼讓人羞愧。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觀察者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124/87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