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王曉玲:朴槿惠一個人背了整個韓國的黑鍋

作者:

來源:觀察者網

崔順實自稱「罪不可恕」

朴槿惠彈劾案今日塵埃落定,法官8:0一致通過罷免。

然而,早在「閨蜜干政門」爆發之初,觀察者網專欄作者王曉玲就已刊文指出,韓國政壇的亂象,並非因朴槿惠一人而起:「公器私用」的烏雲從未離開青瓦台,公私不分的也不只是總統親信,「學緣」、「地緣」和「親緣」的小圈子廣泛存在於韓國社會。

雖然「韓國人希望通過民主制度實現社會正義的追求卻非常強烈」,也受儒家文化影響,希望有「內聖外王」的理想的國家領導人,但如果不解決社會痼疾,彈劾後放過反思的機會,未來恐怕會有更多的「朴槿惠」。在彈劾案落幕之際,觀察者網特重刊此文,以饗讀者。

「朴槿惠閨蜜干政門」持續發酵。朴總統閨蜜一家靠著總統這棵大樹侵吞了多少公款、敲詐了企業多少錢財還有待調查,但崔順實出入青瓦台像串門,這就足以給韓國人的憤怒火上澆油。

「閨蜜干政門」的問題核心不是邪教、不是閨蜜情、不是坊間傳言的男女關係,而是「親信干政並貪腐」。朴槿惠與閨蜜討論政府事務,違反了一系列法規;沒有約束好親近之人,犯了公職人員的大忌。因此,不管朴槿惠是否清楚崔順實狐假虎威的作為,她都難辭其咎。

但是,崔順實幹政只是朴槿惠之過嗎?

「公器私用」的烏雲從未離開青瓦台

崔順實面對青瓦台衛兵的跋扈態度讓人聯想到朴槿惠父親朴正熙的那個年代。當時,朴正熙器重的是與他同樣出身軍旅的部下或者同鄉,這些人被稱為「親衛隊」,不管職位高低,都擁有巨大的實權。崔順實大搖大擺地進出青瓦台正門,朴正熙的親信也曾經在青瓦台掌摑部長。

在全鬥煥、盧泰愚時期,政客和公務員的腐敗現象非常嚴重,總統親信敲詐企業謀取私利的案例層出不窮。例如一對名叫李哲熙、張玲子的夫婦就利用與總統夫人舅舅的親密關係,謊稱掌握了青瓦台的秘密資金,用銀行貸款向企業放貸,並索取高額票據,再通過票據貼現把8億美元流通到私人借貸市場。這一金融欺詐案致使當時韓國第二大鋼鐵公司和第八大建築公司破產。全鬥煥總統的親戚們經常在各種市民團體裡任職,通過這些組織收受企業賄賂甚至勒索企業。上世紀80年代,韓國的第七大財閥集團就因為拒絕向全鬥煥總統弟弟領導的「新農村運動本部」提供資金而與政府結怨,最終因為得不到銀行信貸而破產。

金泳三作為第一位民選總統上台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推行「金融實名制」,讓權錢交易暴露在陽光下。在他之後的數任總統也都不斷完善反腐敗法規和權力監督制度,使得權力尋租的空間越來越小、權力尋租者的動作越來越隱秘。儘管如此,金泳三和金大中的兒子以及親信還是因為貪污和濫用職權而鋃鐺入獄。

以清廉和正義為政治資本的盧武鉉也因為親人收受賄賂而被檢察院傳喚,最終含恨跳崖以謝國民。

朴槿惠作為未婚的女性政治家,被韓國人認為最不可能被親人連累而落入貪腐泥潭。結果,崔順實涉嫌私吞公款、影響政府財政預算、勒索企業不成,而動用政府力量阻止通訊公司合併等一系列報導見諸報端後,韓國人的失望情緒可以想見。

公私不分的不只是總統親信

如果從民選政府上台算起,韓國至今已經經歷了5屆總統。這期間,無論是聲稱自己不差錢的「保守派」還是聲稱自己道德高尚的「進步派」都被親信拖累。「一人得道而雞犬升天」、「人情鑿穿制度法規」的現象從未消失,這也就是為什麼韓國會在前不久出台了嚴苛的「金英蘭法」。這部法律對公務員的人情往來做出了嚴格規定,從制度反腐發展到文化反腐,就是要在公務人員與傳統人情文化之間築起籬笆,切斷圍繞在權力周圍的溫暖人情。

信任親信而對制度缺乏尊重,這一現象在韓國社會裡普遍存在。與中國相比,私人關係在韓國社會裡具有更加強大的資源動員力。社會學領域裡有一項針對全球多個國家進行的GSS調查,這項調查結果顯示,與中國人相比,韓國人用於私人交往的時間更多,通過家庭成員之外的熟人獲取的情感支持、社會資源也更多。

韓國社會裡存在三種「緣」:「學緣」、「地緣」和「親緣」。「學緣」指的是畢業於同一所學校的校友,在普通人的職業生涯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在韓國,某個單位、某個部門甚至是某個領域被某個學校畢業生壟斷的現象很常見。這是因為校友之間會互相提攜。筆者曾經問一位中國教授,一所後起大學要成功需要怎麼做。這位教授回答需要聘用高質量的教授、投入巨額的科研經費等等。同樣的問題問韓國人,他們會說關鍵是栽培好初期的畢業生。

韓國有幾所建校較晚的私立大學就在學校發展初期通過獎學金吸引了大批優秀學生,又動用學校的影響力將這些畢業生安插到優質就業崗位,並為其職業升遷提供幫助。這些人在職場站穩腳跟後會錄用和提拔校友,在職場裡建起自己的小山頭,而學校也就漸漸有了競爭力。中國人往往通過長期交往建立起一對一的熟人關係,而韓國人的「學緣網」是「半天生」的,一旦進入某所學校就被視為進入了這個集團,來自集團的無言壓力促使校友之間相互提攜。

「地緣」指的是同鄉,除了日常生活之外,在選舉中發揮的作用尤其巨大。韓國人即便是早已離開家鄉,也傾向於把選票投給與自己籍貫相同的候選人,並不是因為這些候選人當選會給家鄉發展帶來利多,而是因為不同地域之間存在著互相敵對的情緒,這在韓國被稱作「地域主義」。學者們對於「地域主義」的形成原因進行了不同解釋,但大家都承認政客們在選舉時不斷利用「地域主義」,是「地域主義」持續存在的重要原因。無論候選人的資質如何,只要是同鄉就給票,這顯然是對選舉制度的破壞。韓國每到選舉時就會對「地域主義」進行批判,甚至明文禁止人們在選舉前召開「同鄉會」、「校友會」等,但「地域主義」仍然存在。韓國的總統們被批評「任人唯親」,韓國選民則是「選人唯親」。

「血緣」指的是通過婚姻形成的親緣關係,在韓國社會金字塔的頂端發揮著巨大作用,財閥家族是「血緣」關係網的核心。在軍政府時期,財閥家族門曾經積極地與政治家以及其他財閥聯姻,在韓國實現民主化轉型後,更青睞媒體、教育、法律界。在這個貴族血緣網中,不同領域的信息和資源相互交流轉換。韓國是小國家大企業,以財閥為核心的「血緣網」具有很強的資源壟斷能力,像吸塵器一樣吸引著各種社會精英。

以「三緣」為代表的各種私人關係網絡把韓國人劃入一個個圈子。相比之下,中國社會更加原子化,而韓國社會裡存在無數私人化的小集團。集團內部文化帶有家長制特徵,位高年長者位於階序最上層,晚生後輩對他們較為服從。這種文化有利有弊,但肯定會削弱韓國人對制度的信任,增強他們對小圈子的倚重。源自西方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在這種社會裡結出了不同的果實,與之配套的現代民主制度也在布滿網格的韓國社會裡顛簸前行。在韓國,公私領域分不清的不止是政界,各種組織里都存在這種現象。以韓國大企業為例,儘管是上市公司,儘管企業創始人家族只擁有很小比例的股份,但他們仍然擁有對公司的絕對掌控權。專業CEO更像是財閥家族的家臣,既要比能力也要比忠心,為此不惜損害廣大股東的利益。

知識分子是韓國民主制度的守門人

既然公私界限模糊的並非朴槿惠一人,為什麼韓國人不能接受「閨蜜干政」?因為韓國人對於公平正義有著執著的追求,在關乎是非黑白、大義名分的事情面前,韓國人尤其知識分子往往表現得非常剛烈。自二戰結束,韓國的知識分子就受到西方民主文化的薰陶,同時他們身上又有著「以天下為己任」的儒生性格,過去是民主運動的先鋒,今天是民主制度的壓倉石。

崔順實事件就是在梨花女大露出了端倪。崔順實向梨花女大注入了巨額資金,但教授們沒有在校長的壓力、金錢的誘惑下低頭。梨花女大師生的正義感並不是個例,雖然資本對於高校的滲透日益深入,但韓國校園針對社會不合理現象的批判精神仍然存在。例如多年前三星曾經給高麗大學捐款建了一座大樓,高麗大學因此決定授予三星企業主名譽博士學位。但該校師生認為三星在企業經營中存在很多不道德行為,學校賣學位的行為辱沒了象牙塔。在學位授予儀式舉行當天,高麗大學的師生們舉行了抗議示威,事後三星企業主公開道歉,稱學生們的行為源於自己德行有失。

韓國的媒體雖然有不同的政治立場,也有過分商業化之嫌,但同時也經常承擔社會正義守門人的角色。韓國的媒體作為「無冕之王」向來不懼怕政治家,倒是政治家們對他們懼怕三分。總統的權力只有5年,媒體的權力才是永恆的。崔順實事件發生後,中國人驚嘆於韓國媒體人的能力和勇氣,其實這樣的記者在韓國媒體界並不罕見。這次事件中,記者遍訪企業、學校,甚至在垃圾堆里尋找證據。金大中時期,有記者為了揭露總統打擊媒體的事實,甚至在青瓦台里安裝過竊聽器。2005年,一名記者得到了安全部門針對企業的竊聽錄音,該錄音證明三星集團對韓國政界、法律界甚至市民團體的關鍵人物進行了長期持續的賄賂。這名記者以赴死的覺悟輾轉多國與曝料人接觸,頂著來自各方面的巨大壓力公開了錄音內容,這就是震動韓國的「X檔案事件」。

知識分子、媒體、市民組織、網民都是韓國民主制度的守門人。民主文化在韓國發展到今天,韓國民眾對於民主制度有著很高的要求,並且有豐富的政治參與經驗,朴槿惠要模仿他父親時代的「親衛隊」模式,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事實上,韓國人對領導人的要求比西方已開發國家更高。韓國社會裡,下級服從上級,同時也對上級的品行寄予非常高的期待。受儒家文化影響,韓國人理想的國家領導人是「內聖外王」,過高的期待往往會帶來失望,韓國每屆總統在執政後期的支持率都跌入低谷。

概言之,韓國的民主文化雖然與韓國人一直追求的西方民主文化有很大差異,但韓國人希望通過民主制度實現社會正義的追求卻非常強烈。文化像河水、制度像河床,二者會互相影響、互相改變。崔順實事件可以看作是韓國文化又一次衝破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河床。不過每一次衝撞都會遇到反作用力,對韓國人而言,「閨蜜干政門」又是一次反思的機會。

責任編輯: 趙亮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311/894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