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金融時報:中國離「債務清算日」有多遠?

中國人民銀行(PBoC)在美聯儲(Fed)加息後緊跟著提高了借款成本。但真正的問題是,中國經濟在所處周期的當前階段能夠應對這種收緊嗎?

倫敦Enodo Economics的黛安娜•喬伊列娃(Diana Choyleva,寥寥幾個準確預測人民幣貶值的經濟學家之一)認為它不能。

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在上調利率,另一方面,它在過去一年裡注入創紀錄數量的流動性,以阻止市場利率出現有機上升。

與此同時,中國版的Ted差價(三個月央行票據收益率與三個月銀行間掉期利率之差)也在擴大,這意味著市場利率沒有一同上漲的唯一原因很可能是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的補償性流動性源源不斷進入市場。

但是,還有其他不祥的預兆。

喬伊列娃周四發表的研究簡報稱:「一個大得多的危險信號是銀行同業借款和貸款激增,而且其組成出現戲劇性變化。在過去兩年裡,非銀行金融機構(NBFI)——如信託和投資公司、租賃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日趨不得不在批發貨幣市場上為自己融資。」

「2016年非銀行金融機構占中國回購市場借款總額的54%,遠高於三年前的僅僅14%,而他們投資於流動性低得多、往往期限長得多的資產。」

喬伊列娃認為,正是這種對批發資金的依賴可能被證明是中國的致命弱點。因為,只要不斷減值的資產可以獲得新鮮資金,破產就可以暫時避免。然而,如果負債開始蒸發,那麼期限錯配的問題就會浮現出來,最終只會釀成財務困境。

話說回來,正如喬伊列娃所指出的,來自期限錯配的很大一部分風險,已在一段時間以前從中小型貸款人被轉移到非銀行金融機構:「即使在中國這樣一個由國家主導的金融體系中,非銀行金融機構資產質量的惡化最終也將促使貸款人降低風險,並提供期限更短的信貸,從而加劇期限錯配的危險。事實上,既然當局已經設法將流動性短缺從中小型貸款人轉移到非銀行金融公司(後者的倒閉將帶來小得多的系統性和聲譽風險),北京方面很可能允許更多違約。的確,債券違約的數量正在急劇上升,儘管是從低水平起步。」

此外還有飆升的煤炭價格(這正在推高能源成本;對中國的比特幣礦工是個壞消息)和已在創紀錄時間裡利潤原地踏步的工業企業,最終導致的情形就是中國企業受到的激勵是儘早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從而引燃整個私營部門的通脹(如果不是滯漲的話)壓力。

這一切還沒有考慮潛在的中美貿易戰爭或美聯儲引起的美元短缺的影響。

當然,多年來各方曾對中國形勢發表更嚴峻的預言,而這個國家一次又一次堅強地轉危為安。

但如果喬伊列娃是正確的,那麼這一次投資者對中國風險的自滿情緒將首先在國內銀行間市場受到考驗。

喬伊列娃說,如果考驗失敗,2017年將是中國債務面臨最終清算的一年。而正如我們都知道的,中國有很多私營部門債務需要應對:「中國的債務總額自2008年危機以來飆升,因為政府向非生產性投資大舉投入資金以維持增長。結果就是中國的非政府、非金融債務估計已經膨脹到GDP的209%,幾乎與當初日本的峰值一樣高。」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317/89794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