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鐵物巨虧76億 充當影子銀行深陷鋼鐵貿易

—中共鐵物的巨額虧損是中共央企共同特點

連續三年入圍「世界500強」的央企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鐵物」),正在為其過去幾年的飛速擴張付出代價。

勞動節前夕,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網站刊出了幾份關於中國鐵物的2013年年度報告和2014年一季度財務報告,過去幾年因為托盤貿易和墊資生意而積累的風險,被暴露無遺。

2013年的年度報告顯示,中國鐵物2013年的利潤總額為-73.45億元,淨利潤為-76.51億元。

該公司所披露的2013年虧損原因,則主要是由於2012年下半年以來部分鋼材貿易企業所出現的不能及時履行合同及信用違約的情況,並且相關風險在2013年又從鋼材貿易延伸至鋼鐵生產及煤炭貿易企業,為此,中國鐵物計提了金額較大的資產減值準備。

因鋼貿商資金鍊斷裂和重複質押而「受傷」的不僅僅是銀行,多家充當「影子銀行」的央企和上市公司已經「中槍」,中國鐵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其追求銷售規模增長的擴張路徑,在央企中也不是孤例。

「影子銀行」困境

中國鐵物是專注於鐵路物資和鋼鐵、礦產品的特大型供應鏈服務企業集團,在鋼鐵領域,公司也是中國最大的鋼鐵供應鏈集成衣務提供商之一。

過去幾年,中國鐵物一直擴張速度飛快,2011年首次入圍《財富》世界500強後,2012年和2013年又連續在世界500強的位置上前移,營業收入也從2010年的226.307億美元增長到2012年的371.72億美元。達到第一個千億營業收入用了幾十年,而第二個千億僅用了三年。

與中國鐵物合作的一家公司管理層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由於制定了快速擴張的政策,中國鐵物總公司對下屬公司下達的銷售任務一直很繁重,導致下面各子公司紛紛激進擴張,而相關風險卻防範不夠。

中國鐵物旗下的一些公司近年來一直通過「托盤」的模式,在鋼貿圈內擔任著「影子銀行」的角色。

所謂「托盤」的模式,是指擁有資金優勢的企業先幫助缺乏資金的鋼貿商訂貨,並且支付貨款,鋼材放在第三方倉庫進行監管,貨權暫時屬於上述企業,一段時間後鋼貿商再通過加付一定的佣金費用或者利息費用償還資金後,以拿回鋼材貨權。

「將資金借給需要資金的鋼貿商,一方面可以要求借款方的採購交易通過自己實現貿易規模的膨脹,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貿易價差,將利息收入轉為合法的價差收入,因此,像中國鐵物等擁有融資成本和渠道優勢的大型貿易央企,如果進行『托盤』融資,既可以做大銷售規模,又可以賺取利息和價差。」一位鋼鐵行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透露,「不過,這其中也蘊含著不小的風險,比如在鋼貿商沒有償還資金時,貨權本應是在這些『托盤』企業的手中,但如果鋼貿商與作為第三方的倉儲公司相互勾結,一起製造假倉單,就可能出現鋼貿商用此貨權進行重複質押、多方融資的情況,而一旦貸款資金還不上,抵押貨物只有一批,要『討債』的融資方卻有好幾個。」

2012年,中國鐵物上海公司就被曝倉庫內寄存的鋼材不翼而飛,而中國鐵物另一家子公司哈爾濱公司也同樣捲入了鋼鐵貿易圈重複質押、騙取資金的尷尬。此後,中國鐵物幾大子公司甚至出現同時在各地倉庫搶貨的情況,由於各子公司之前彼此沒有溝通,有的是被同一家鋼貿公司欺騙。

記者查閱上海法院網發現,2013年5月開庭的一起關於「倉儲合同糾紛」的案件,上訴人就是中國鐵物哈爾濱物流有限公司,而被告武漢中鐵伊通物流有限公司和上海寧港鋼材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中,武漢中鐵伊通物流有限公司也是中國鐵物旗下公司與日本企業組建的合資公司。

中國鐵物在鋼貿領域的損失到底有多大?在其公布的2013年年底報告數據中也「可見一斑」。報告顯示,2013年度的壞帳損失中,因訴訟或糾紛影響的應收帳款、預付帳款、其他應收款及長期應收款計提的壞帳準備金額為人民幣(6.8802,-0.0040,-0.06%)50.49億元(2012年度為6.47億元)。2013年度存貨跌價損失中,因訴訟或糾紛影響的存貨已計提跌價準備金額為人民幣5.96元(2012年度為4349.58萬元)。

風險蔓延

從2012年到2013年,形勢並沒有好轉的跡象。中國鐵物在其披露的2013年年底報告中也坦陳:由於境內外宏觀經濟環境未得到改善,鋼鐵行業持續低迷,相關風險已由鋼材貿易延伸至鋼鐵生產及煤炭貿易企業,進一步導致公司的資產出現風險(包括存貨滅失風險及合同方的信用風險),並形成新的糾紛和訴訟情況。2013年,因「風險事件」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及存貨滅失損失在考慮沒收保證金之後對公司合併損益的淨影響金額為人民幣61.08億元(2012年度為人民幣8.76億元)。

「除了鋼貿商,最近幾年中國鐵物還跟鋼廠、煤炭企業、銀行等上下游很多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比如從鋼廠採購鋼材,鋼廠從其採購原材料,這些都為公司銷售收入的膨脹做著重要貢獻,但由於鋼廠和貿易商之間的關係一向地位不平等,一直以來都是鋼廠更有話語權,貿易商從鋼廠採購往往是預付費的墊資模式,這樣一旦鋼廠出現問題,相關貿易商的風險也就隨之會暴露。」一位行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指出。

中國鐵物就已經嘗到了上述風險的苦頭。比如去年一度停產並陷入欠債漩渦的瀋陽東方鋼鐵有限公司,中國鐵物就是其主要債主之一。有媒體去年12月走訪東方鋼鐵時就曾披露,廠房內已經人去樓空,到處是生鏽的板材,至少23處房產被標明為「中國鐵物抵押物」。

據記者了解,對於一系列托盤、墊資風險的逐漸暴露,中國鐵物目前的處理方式,主要是通過訴訟獲取責任方的資產抵押或擔保,並且要求下屬公司避免新的「托盤」業務。而從去年開始,中國鐵物的主要管理層也進行了更換,目前董事長、總裁、黨委書記均已易主。

上市計劃付諸流水

 

從2009年開始啟動的中國鐵物整體改制上市計劃,如今陷入停滯。中國鐵物在2012年下半年就公布了招股說明書,進入上市排隊審核的實質程序,而在2013年獲得巨虧後,公司已經撤回了上市申請材料。

屋漏偏逢連夜雨,直接融資渠道被暫時關閉的同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卻在不斷攀升。早在2012年底,中國鐵物的資產負債率已經接近90%,而2013年巨虧後,其資產負債率更是跳升至97%的警戒線。

如此「麻煩」之下,中國鐵物希望通過「轉型」控虧增盈。在其發布「2013年度虧損事項公告」時,中國鐵物表示,希望推動鋼鐵集成供應鏈業務轉型發展,建立大渠道、發展大客戶,並拓展鐵路業務領域,推進鐵路物資供應鏈業務的快速發展。

不過,這樣已提了多年的「轉型」並不能「一蹴而就」。中國鐵物的2014年一季度合併利潤表就顯示,公司一季度淨利潤依舊虧損1763萬元。而3月27日,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的最新信用評級報告,也將中國鐵物列入了負面信用觀察名單,原因是「公司資產質量有所惡化,債務周轉壓力增大」。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326/902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