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10大驚奇:市場異象預告「熊」已偷偷來了?

由年初至今一直引述金融市場異象呼籲小心,投資者宜持有現金,但不要沽空,本周美國聯儲局亦警告股市偏貴。踏入4月,美國總統川普已率先發動軍事行動,投資者必須注意有不少跡象顯示,經濟前景非一片樂觀,同時有異象預言熊市或已開始,宜繼續小心為上。

【1、美經濟「晴雨表」預示前景非一片亮麗】

本周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一度成為美國市值最大車企,惹起市場熱話,但原來美國經濟「晴雨表」亦已預示前景變差,證據就是3月汽車銷售數據遜預期。

研究公司Autodata表示,美國3月汽車銷量從2016年同期的1,670萬輛,降至1,660萬輛,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720萬輛,恐表明美國汽車業已開始衰退。

為何值得留意?巴克萊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Gapen早已表示,美國3月汽車銷售數據才是本周最值得關注的數字,因該數字向來是美國消費市道的「晴雨表」,如果3月汽車銷售不能維持在1,700萬輛以上,意味首季經濟增長有可能放緩。由於消費占美國GDP達70%,數據舉足輕重。

【2、本月隨時飛出2隻「黑天鵝」】

除了美國前景,踏入4月,不少風險事件雖然已「講到爛」,但不得不防2隻「黑天鵝」:

●法國大選

現時距離4月23日第1輪法國總統大選僅餘約半個月,雖然民調顯示,人稱「法國川普」的極右翼政黨領袖勒龐不會贏出5月7日舉行的第2輪投票,但有跡象顯示,民調未必準確,主因是投票率可能很低。

根據法國媒體Paris Match上周的調查顯示,由於法國選民普遍已厭倦經濟低增長及政治人物屢被揭醜聞,今年或有38%選民選擇放棄投票,恐遠高於2002年的28%紀錄。有經濟學家警告,「棄權」是今次大選的主要風險,因投票率愈低,對勒龐愈有利。

●華府「缺水」

除了法國,現時美國政府債務已達19.8萬億美元,接近20萬億美元上限。在去年大選後,美國國會啟動了臨時議案,將政府財政開支授權延長至今年4月28日。換句話說,為防止聯邦政府部分「關門」,國會必須在4月29日前通過新的財政開支提案,或再度延長政府財政開支授權至9月30日。

不過,德銀認為,在國會共和黨內部分裂下,美國政府在4月底「停擺」的機會達40%,警告未來2周最關鍵。

【3、異象:南非蘭特屢次預言災難來臨?】

除了大國,本周亦有異象預示金融市場危機或已靜悄悄降臨,這來自南非蘭特。就在上周,南非蘭特創下2015年底以來最差表現,兌美元由周一曾創近20個月最強,高見12.31後,即日就「變臉」急挫逾2%,直至本周仍跌,曾急挫6日,前後8日跌幅逾11%,主因是該國總統祖馬決定炒掉高民望的財長Pravin Gordhan令政局陷於混亂狀態。除了政局,原來蘭特的走勢具有重大啟示?

根據往績,原來每當蘭特急跌均預示金融市場有災難。曾有大行發表報告指出,南非蘭特的走勢與環球金融市場十分相似,2008年、2001年、1998年環球股災前蘭特都出現急跌!最近的例子是2016年1月初,蘭特曾創歷史新低,當年1月18日兌美元曾見16.87,結果環球股市一直跌至2月中才見底,恰巧今次急跌後,就發生敍利亞事件。

【4、異象:金價開局跑贏股市是熊市開端?】

除了南非蘭特,金價也會對股市帶來啟示,今年以來更出現罕見異象,就是第1季金價升幅罕有地跑贏美國標指。歷史顯示,自1970年代初以來,每次熊市周期,金價都會先「靜悄悄」轉強,並且升幅大於股市。今次又會如何?

講開金價,專家經常說要投資,就是因持有現金會被通脹蠶食,以每年3%通脹為例,1萬港元在10年後的購買力就會降至7,374元。通脹愈高,購買力就跌得愈快,於是傳統觀念認為,黃金是對抗通脹的最好工具,但恐怕是「世紀騙局」。

從本文附上的圖可以看到,原來自1900年至2011年,合共111年歷史顯示,黃金對抗通脹的效果和持有現金並無太大區別!實際數據是,1980年初金價為每安士559.5美元,到2000年底跌至每安士274.45美元,跌幅達51%,但同期美國通脹升了1.24倍;1900年至2011年,黃金經通脹調整的實際年化收益率僅1%,股票則達5.4%。結果顯示,買股票才是對抗通脹風險的最好工具,尤其是科技股和原材料股。

【5、新興市場之父都話中資股貴暫不狂買】

講完環球形勢及異象,全部與港股無關?殿堂級專家也短線看淡中資股。被喻為「新興市場之父」、一直看好中資股的鄧普頓資產管理新興市場投資團隊執行主席麥朴思本周認為,目前中資股太貴,現水平無意積極加倉。

麥朴思指出,目前問題是MSCI中國指數中,科技股占比太重,於科技股累積上升了差不多20%後,已將MSCI中國指數估值推升至逾6年以來最貴,故現水平無意積極加倉。

回顧今年以來,中資科技巨擘如騰訊(00700)、阿里巴巴及網易等,已令MSCI中國指數今年推升了14%,成為全球表現最佳指數,然而,其企業盈利卻未能追上有關速度,現時MSCI中國指數本益比為14.9倍,是2010年12月以來最高。

【6、「燈神」再現今次反向交易會成功?】

除了殿堂級大級,本周還有「燈神」發聲!著名「死硬派大淡友」、多次預告股災而失準的野村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Bob Janjuah本周又預警,在很短時間內,股市將面對大幅拋售,主因是市場人士對川普削減監管及減稅的樂觀情緒驟失。

他直言:「金融市場將在短期內崩潰,是一場大調整,我認為股市已出現重大風險,債市亦醞釀風暴,誘因是川普根本不能做任何事。」

不過,Janjuah有幾「燈」?他早在2013、2014年已預警,全球股市在2015年會有大冧市,並且是一齊死,預期最終會累瀉50%或以上。2015年9月,他又預警美股即將下挫10至15%;到了2016年10月,他又說美股會於2個月內大跌10%,並預告未來6至8個月股市會大幅波動。結果是無一言中。今次會如何?

【7、明日香港?減辣冇用星洲樓價42年最長跌浪】

講完股市,香港樓市熾熱已「講到悶」,有不少分析認為,由於政府「加辣」,未來樓價更冇得跌,因為可隨時「減辣」。事實又會怎樣?或許新加坡本周已給出答案。

新加坡城市重建局本周公布,2017年第1季私人住宅價格按季下跌0.5%,為連續14季下跌,創1975年以來最長跌浪。回顧2008年金融海嘯後,由於資金湧入,新加坡樓價一度成為亞洲第二貴城市,於是由2009年起,新加坡政府開始「加辣」,措施包括規定借款人每月按揭還款額不得超過收入的60%、大幅調高印花稅等。

與香港一樣,「加辣」初時未見成效,但隨著樓價在2013年見頂,至今展開了長達3年多的熊市,已累跌11.7%,在今年3月10日,新加坡政府突然「減辣」,為2009年以來首次,但似乎未見效用。

【8、買樓注意!聯儲確認會縮表加息恐超速】

如果覺得新加坡樓價與香港無關,那麼講加息是否已Out?本周最矚目的事件之一是聯儲局3月會議紀錄顯示,將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縮表),意味一些為應對2008年金融海嘯的非常規措施將會完結,利率上升速度恐快過預期!

摩根史坦利投資管理固定收入組合經理Jim Caron表示,如果一切經濟數據繼續良好,加上川普稅改,利率上升速度無疑會快過很多人的預期,因聯儲局停止再投資債券,是移除部分「快錢政策」,市場少了「快錢」,利率就會上揚。

美銀美林亦指出,由於聯儲局主席耶倫任期在2018年1月屆滿,料聯儲局將在6月及9月再加息,之後就在12月宣布「縮表」。若聯儲局不再投資,利率很難被壓低,而且耶倫在任期屆滿前開始「縮表」意義十分大,之後市場人士會說聯儲局在耶倫任期下開始「縮表」,而非留給下任。

【9、中國經濟奇蹟已完!艱難程度慘過日本?】

除了聯儲局,本周最矚目之一是「習特會」,雙方怎樣角力是環球焦點,因川普看到中國的困擾。究竟中國怎樣了?

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地緣政治學專家George Friedman本周撰文直言,以他的接觸,中國去年經濟增長恐不足6.5%,現時正值經濟艱難時期,經濟奇蹟可謂已完結。

Friedman表示,中國經濟就像當年日本,日本在二戰後迅速冒起;中國起步較遲,在前國家主席毛澤東後開始冒起,經過多年急促發展後,再維持快速增長是有難度。現時中國正面對當年日本的「兩難」局面:就是國家繁榮主要靠出口。日本之後就面對2個問題,與中國現時一樣:一是工資上漲,但進階熟手工人短缺;二是政府政策將資金由集中出口轉至幫助「殭屍企業」,增加了成本及不具效率。

事實上,在2008年後,中國經歷了雙重金融海嘯:一來進口國的消費因經濟衰退而減少,對中國貨「胃口」減低;二來中國一直享有的相對成本優勢消失,不少國家的勞工成本更低。故此,中國政府至今都十分憂慮失業,尤其是內陸地區依舊貧窮,一旦出口驟跌及失業增加,就有可能演變成社會及政治危機。當然,中央也會知道問題所在,所以一直為沒有競爭力的企業提供大量貸款,以支持營運及發放工資,結果令沒有效率的問題惡化,出口競爭力更低。

其實,中國正面對日本1990年代後的問題,但不同的是,雖然日本經濟增低迷,但國家穩定,而且不像中國要解決約10億貧窮人口的困擾,同時沒有像中國在20世紀初期的動盪及革命歷史。

【10、低失業+巨企零破產何解日本經濟仍像喪屍?】

說起日本,自從上世紀經濟泡沫爆破後,已迷失接近30年,早已被教科書列為重點「反面教材」。不過,日本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創下了兩項「奇蹟」:首先是2月失業率僅2.8%,為1994年以來新低;二是東京證交所數據顯示,2016年財政年度近4,000家上市公司,沒有一家破產,為1990年後首次。不過,為甚麼經濟仍像喪屍?

雖然日本失業率及企業破產數據異常亮麗,但依舊「頑疾」纏身,所謂上市公司零破產,只不過是許多「殭屍企業」因種種原因而無法破產;低失業率的背後,卻反映企業制度僵化,以及人口老化導致勞動力供不應求。

由於自上世紀經濟泡沫爆破後,日本央行早已把利率降至零,過去20多年,許多企業能以很低廉的「債冚債」續命,最終成為「殭屍企業」。由於「殭屍企業」毋須創新,只需要繼續生產價廉質次的舊產品就能生存,結果令通脹持續低迷,甚至出現通縮,對經濟發展反而不利。

至於失業率極低更不足喜,只是該國獨特的「從一而終」企業文化所造成,員工不易轉工,企業更寧願減薪亦不會裁員。結果衍生了「窗際族」一詞,意思是資深員工因不會被炒,但上班又冇工作可安排,只能靠喝茶、睇報紙、望街打發時間。

基本上,日本經濟恐已變成「喪屍經濟」,就算個別經濟數據亮麗,也不代表經濟整體充滿活力。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408/909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