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五千年文明沉澱的10大智慧 都是人生大境界

五千年文明精華

1大智若愚勿恃聰明

「大智若愚」出自《道德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宋代蘇軾在《賀歐陽少帥致仕啟》裡也說過:「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的意思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鋒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樣意思的還有大巧若拙。「若愚」,已進入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徹大悟,還需要「守愚」,「守」就是修行,也就是功夫。

戰國末期秦國大將王翦奉命出征。出發前他向秦王請求賜給良田房屋。秦王說:「將軍放心出征,何必擔心呢?」王翦說:「做大王的將軍,有功最終也得不到封候,所以趁此機會,斗膽請求大王賜給我田園,作為我子孫後代的家業。」

秦王大笑,答應了王翦的要求。

王翦到了潼關,又派使者回朝請求良田,秦王倒是爽快地應允了。王翦手下心腹勸告王翦,不可如此貪婪,惹怒大王。

王翦不動聲色地支開左右,這才對手下心腹坦誠相告:「我並非貪婪之人,因秦王多疑,現在他把全國的部隊交給我壹人指揮,心中必有不安。所以我多求賞賜田產,名為子孫計,實為安秦王之心。這樣他就不會懷疑我有造反之心了。」

2淡泊恬適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漢初年劉安的《淮南子·主術訓》,諸葛亮的《誡子書》也有引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淡泊」也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淡泊,是一種人生的智慧。「看窗外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望天空雲捲雲舒,去留無意。」

這壹幅對聯,是明朝陳眉公《幽窗小記》裡面著名的壹句,意思說的是: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捲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

壹幅對聯,寥寥數語,卻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的應有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這樣的平和心境,這樣的淡泊自然,誰都可以擁有的境界,卻不是誰都能夠做得到。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

人無志不立,奢華的生活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自古英才出於寒門,正是由於家境一般,享樂誘惑就少,知道世事生活不容易,寒門之子自然會早早立志,發奮努力。

3滴水穿石貴在堅持

早在《漢書·枚乘傳》就有了「滴水穿石」的類似說法,「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

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中就出現了這個成語:

宋朝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壹天,他看見小吏從府庫慌張出來,頭巾下藏著壹文錢。下令拷打。小吏不服:「壹文錢算什麼!你只能打我,不能殺我!」

有個明末清初歷史學家談遷著書的故事,他的堅持不懈的精神真的讓人感動。

明朝天啟元年(1621年),談遷28歲,他的母親亡故。他守喪在家,讀了不少明代史書,覺得其中錯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編寫壹部真實可信,符合明代歷史事實的明史的志願。

在此後的二十六年中,他長年背著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處訪書借抄,廣搜資料,終於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以後陸續改訂,積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500萬字的巨著《國榷》。

豈料兩年後,清順治四年(1647年)8月,書稿被小偷盜走。他滿懷悲痛,發憤重寫,經4年努力,終於完成新稿。

順治十年(1653年),60歲的他,攜第二稿遠涉北京,在北京兩年半,走訪明遺臣、故舊,搜集明朝遺聞、遺文以及有關史實,並實地考察歷史遺蹟,加以補充、修訂,使這部嘔心瀝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4厚積薄發以柔克剛

厚積薄發源於「君子厚積而薄發」一句。意思是經過長時間有準備的積累即將大有可為,施展作為。蘇軾嘗在《稼說送張琥》中說:「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

做學問、做事業都是極艱難之事,需要長時間的準備、積累,等待時機,還要經受失敗、挫折的一次次的打擊,所以沒有充分的積累,貿然妄動,結果只能是失敗。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壹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就是要遍覽天下事物,所謂「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這就是要「厚」;第二境界就是要深入鑽研事物之理,所謂「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這就是要「積」;只有「厚積」了才會有第三境界的「驀然回首」,即「薄發」。

以柔克剛的態度是用柔軟的去克制剛強的,暗合道家主張的學說,順其自然,萬物相生相剋,剛勁的東西不壹定要用更剛勁的征服,有時最柔軟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點。

5海納百川包容涵藏

「海納百川」出自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註:「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說要豁達大度、胸懷寬闊,這也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人們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樣廣闊胸懷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四川大學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作為校訓。

大的文明體系都是包容、融合眾多子文明形成的。中華文明的初期的「諸夏」與「夷狄」,農業文明不停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衝擊、碰撞、融合,後來佛教傳入,古印度文明的壹部分逐漸融入中華文明;西方文明本就是兩希文明,即古希臘文明和古希伯來文明的結晶,融合了古希臘的理性、科學精神、民主傳統,猶太宗教,還有古羅馬的法治傳統。

這兩大文明之所以大,並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正是因為它們「海納百川」。

6戒驕祛躁平等待人

這是孔子「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的態度,同時也是老子「輕則失本,躁則失君」、「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的思想。

王陽明說:「人生大病,只壹』傲』字。」漢代劉安《淮南子·原道訓》中說:「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人最容易在自己最自負的那方面「掉鏈子」,出醜丟人。

在安徽桐城有一條六尺巷,這名字的由來是有一個故事的。

清代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在北京朝廷任職時,有一年張在安徽桐城的家人和鄰居因建房占地鬧起糾紛,互不相讓。

張家的人便給當大官的張英寫信講了此事,請他出面干涉。張英看信後,並沒有倚仗自己官威欺壓鄰居,而是回信說:「千里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人看完,便主動讓出三尺空地。鄰居也深受感動,也將牆退回三尺,兩家和好如初,這就形成了桐城著名的「六尺巷」,張英的大度和氣量至今傳為美談。

7涵養心性誠敬存之

道家的涵養心性,是一種返璞歸真的態度,其目的就是要通過自身的修行,使生命返復到始初的狀態。因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樸和純真的,是近於「道」的本性的。

所以人們常說兒童天真無邪。但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慮慾念不斷萌生,再加上社會環境的不同影響和情色財貨的誘惑,不斷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純樸天性,若進壹步嗜欲無止,將嚴重損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從此背道而馳。

儒家在涵養心性方面下功夫,用誠用敬,宋代大儒程頤說:「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己。」

「體仁」就不是一個純思辨的問題了,需要「踐履」,需要「在事上打磨」,也就是要實踐,途徑就是「存誠」和「居敬」。

存誠,就是對事物長期永恆的激情,居敬則是對事物要有發自內心的敬畏,激情和敬畏結合,才能有學習鑽研的動力,以這樣的精神,才能格萬物而知天理。

對待事情淺嘗輒止,敷衍了事,是壹生碌碌無為的行為表現,瞄準應該達到的目標,然後藉助實實在在的路徑,壹步壹個腳印的往前走,並且對過程存誠存敬,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不冒進,不退縮,並且又不失激情。

天地之事固然迷人,但是先事人而後事天,先渡己而後渡人,這就是人生,就是生活。

8君子慎獨唯德感天

「君子慎獨」出自《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慎獨是一種品德,一種精神,一種坦蕩,一種偉岸。說起慎獨,不僅是先哲們追求的目標,就是今天處在喧囂複雜、物慾橫流社會裡的人們,慎獨也是人人努力追求的思想境界。

慎獨是壹種智慧,壹種謙虛,壹種淡定。壹種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與渴望。慎獨就是在默默無聞和無私奉獻中,體會著生命的樂趣,而不是在張揚下吹噓著自己,貶低著他人。慎獨是心靈的井然有序,只有這樣的生命才是美麗與永恆的。

慎獨是一種境界,一種情操。感受慎獨這份情懷,人生的苦惱都會被拋到九霄雲外。我們都會在自我陶醉中得之坦然,失之泰然,並且感受生命的恬然。只有具有慎獨精神,才有寬容與禮讓,才有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正是由於缺乏對於生命價值的思考,有人用自己的靈魂和人格作抵押而求壹勞永逸,卻不願意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進行創造性的投資,獲得屬於自己的財富。也正是由於沒有慎獨的境界,於是有了貪官污吏。

東漢楊震是個廉潔的官員,他從荊州赴東萊郡(今山東省掖縣)當太守,途中路過昌邑縣,縣令王密是楊震當荊州刺史時提拔起來的官員。

王密為報答楊震的知遇之恩,夜裡懷揣十斤金子前去拜見。楊震見狀就對這位門生說:「我了解你,你卻不了解我,為什麼會這樣呢?」王密回答:「沒關係,夜裡沒人知道。」楊震認真地說:「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能說沒人知道呢?」說得王密拿著金子羞愧離去。

這就是「楊震四知」的典故。

9大道至簡淳樸自然

大道至簡,是中國哲學重要命題。道在中國哲學中,是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表示終極真理。

《易》之「三義」包括:簡易、不易、變易。這「三義」概括起來就是「大道至簡」。

大道至簡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人往往追逐過多的外部欲望,忘卻了自己其實不需要那麼多東西,「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其實生活是簡單的。

《莊子·天地篇》中講了一個故事:

孔子的學生子貢到南邊的楚國遊歷,返回晉國,經過漢水的南沿,見壹老丈正在菜園裡抱著水瓮澆水灌地,用力很多而功效很少。子貢對他說:「有壹種機械可以讓妳省力氣,用木料加工成機械,後面重而前面輕,提水就像從井中抽水似的,快速猶如沸騰的水向外溢出壹樣,它的名字就叫做桔橰(古代的槓桿工具)。」

種菜的老人變了臉色譏笑著說:「我從我的老師那裡聽到這樣的話,有了機械之類的東西必定會出現機巧之類的事,有了機巧之類的事必定會出現機變之類的心思。機變的心思存留在胸中,那麼不曾受到世俗沾染的純潔空明的心境就不完整齊備;純潔空明的心境不完備,那麼精神就不會專壹安定;精神不能專壹安定的人,大道也就不會充實他的心田。我不是不知道妳所說的辦法,只不過感到羞辱而不願那樣做罷了。」

10上善若水處下不爭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

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壹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即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在道家學說里,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曾國藩九江一戰,被石達開打得大敗,苦心經營的水師全軍覆滅,傷心之下,投湖自殺,被部下救起。恰逢他的父親去世,曾國藩回家守孝,鬱鬱寡歡。

他始終不能明白:為什麼自己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卻不能見容於湘贛官場?為什麼對皇上忠心耿耿,卻招來元老重臣的忌恨,甚至連皇上本人也不能完全放心?為什麼處處遵循國法、事事秉公辦理,實際上卻常常行不通?

他心裡充滿著委屈,心情鬱結不解,日積月累,終於釀成大病。壹天他的弟弟告訴他,有個老和尚看病很準,不妨壹試。老和尚聽說來人是曾國藩,連面都沒見,寫了壹張紙條給他。曾國藩打開壹看:「黃老治心病」。曾國藩心想:「儘管《道德經》我都會背誦,也不妨再好好研究壹下」。

曾國藩一邊反覆閱讀《道德經》,一邊不停反思自己出山五年來的挫折,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通過細細品味、慢慢咀嚼,終於探得了這部道家經典的奧秘。

這部貌似出世的書,其實全是談的入世的道理。只不過孔孟是直接的,老子則主張以迂迴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騰訊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428/920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