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華爾街日報:中國債務問題被推遲到十九大之後

中國政府今年春天大力採取去槓桿措施,推動債券收益率急劇上升,但還沒有引發很多人所擔憂的系統性信貸危機。這並不意味著風險已經消失了,資金短缺的公司悄悄地再次轉向收取高息的影子銀行,得以避免了更多違約。

中國債券市場成為一潭死水,但影子銀行似乎長盛不衰。

中國政府今年春天大力採取去槓桿措施,推動債券收益率急劇上升,但還沒有引發很多人所擔憂的系統性信貸危機。這並不意味著風險已經消失了,資金短缺的公司悄悄的再次轉向收取高息的影子銀行,得以避免了更多違約。

今年第一季度工業利潤增加14%,企業可能暫時能夠承擔從銀行和債市以外的途徑獲得昂貴貸款。但迫使企業以高息進行再融資,而且不受中國債市的市場紀律(儘管有限)約束,這是在為未來醞釀麻煩。那些希望通過全新的香港與中國 大陸之間債券通投資中國 大陸債券的外國投資者應該持謹慎態度,因為公司債現在可能看起來划算,但企業大多正在轉移風險,而不是消除風險。

在中國債市蓬勃發展之前,缺乏資金的公司通常嚴重依賴信託等非銀行貸款機構,這些機構銷售零售投資產品並將所得資金用於發放高利息貸款。一些備受矚目的償還問題導致有關部門在2013年和2014年對這些信託機構進行整治,幫助推動了此類邊緣借貸者進入剛剛起步的公司債市場。

如今,隨著監管部門日益擔心債券市場的高槓桿押注,上述情況發生了逆轉。公司債規模從2015年初至2016年中增長了30%,但目前的發行量直線下滑:2017年第一季度未償公司債減少人民幣580億元(約合85億美元)。與此同時,到2015年中幾乎陷於停頓的信託貸款大幅反彈:僅今年第一季度就增長近人民幣7,000億元(約合1,030億美元)。隨著債券市場萎縮,包括直接公司對公司貸款的其他形式影子銀行貸款也迅速回升。

好消息是,所有這些影子銀行貸款幫助避免了一場全面信貸危機。壞消息是,影子貸款的融資成本高,且通常缺乏適當的風險控制機制。評級為AA級的公司在2月份還可以低至4.6%的到期收益率發行2年期債券,現在只能選擇以6%的收益率發行債券(前提是在當前嚴格審查環境下能夠找到買家),或是以不低於7%的利率尋求信託貸款。

中國經濟到目前為止表現仍然不錯,而且決策者不太可能容忍經濟在今秋中共十九大之前急劇滑坡──這個至關重要的會議將選出下一屆領導人。但中國在抑制債券市場短期風險上升的同時,允許影子銀行信託貸款大規模捲土重來,這種做法很像是犧牲改善風險定價這一急需進行的長期進程來換取短期的穩定。

而且還有這樣一個問題:十九大之後怎麼辦?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602/93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