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不懂禮貌的人 究竟吃虧在哪裡

作者:

1

許多年前,隨我的領導參加了一場全國性的行業高峰論壇,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

歡迎晚宴上,主辦方按照不同的省市代表,將參會人員分別安排在了A.B.C.D等若干桌。B桌的某位領導受邀上台發表歡迎辭時,因菜餚已陸續上桌,旁邊D桌的一些人,竟旁若無人的吃喝起來。

B桌有人過來友情提醒,說:「我們的領導正在台上發言,你們看其他桌都還沒動筷,且都還沒共同舉杯,咱能不能等領導講完再吃?」

D桌的其它人一言不發地放下了筷子。只有一位年輕的男孩,撇撇嘴說:「我們都在認真聽呢,何必非講些所謂的形式主義?等所有代表講完,那估計菜也涼了。」

男孩的領導當即鐵青著臉,低聲喝止:「你到底懂不懂禮貌?放下筷子!」隨即又向B桌的同事點頭致歉,示意她先回去。

那件事情當時一筆過去。

但在此後的許多年裡,在所有的行業論壇和會議交流中,我再也沒有看到過這個男孩的身影出現。

某次和他單位的一位姑娘聊天,她說自那次出差以後,男孩就被轉到了後勤綜合崗,不太受領導賞識,恐怕一時難有重用的機會。

這姑娘接著補充說,其實男孩的專業功底不差,也是名校的畢業的,當年還是通過千軍萬馬考入公司的,「他跟同事相處不錯,性格也沒啥大毛病」,女孩的言語裡,充滿著對這個男孩的惋惜。

我回想起男孩那晚的表現和表情,從開始的不以為然,到之後的憤憤不平,再到後來的十分憋悶和委屈……

大概在他眼裡,真的沒有覺得「只有自己這桌在吃」是件突兀的事,也沒有覺得「一邊吃一邊聽」就是冒犯別人;甚至覺得給自己扣上「不懂禮貌」這頂大帽子,根本就是有些人「徒講面子」和「形式主義」。

和這個男孩一樣,很多「不講」禮貌的人,其實並非蠻橫無理之輩,他們只是「不懂」或「不屑」,卻不知不覺吃了大虧。

孔子云:禮者,敬人也。

殊不知所謂禮節,並非阿諛奉承的繁文縟節,不過是內心保持著對人的基本尊重與敬意。

2

內心有敬,舉止有度。

一個人如果內心處處以「敬」為標尺,自然舉止莊重、進退有節。

即便未接受系統的禮儀培訓,行事做人一般也錯不到哪去。反之則亦然。

曾聽我的朋友說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朋友就職於一家汽車行業知名品牌的4S店。當時店內的一位營銷經理,曾接待了一位有意買車的潛力客戶。

在一個多月的溝通時間裡,他邀請客戶參加精彩的試駕活動、為之講解汽車的詳細性能,還幫對方費勁爭取到了豐富的禮品和給力的折扣。

可到了約定簽單的那天,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本來興致勃勃提車的客戶,只聊了一會,忽然眉頭一皺,接著倆人談話越發不投機。這位客戶找了個理由,說自己要再考慮考慮,就轉身走了。

後來聽說這位客戶去其他店提了車,銷售經理更加百思不得其解,反思良久,也沒察覺那天的言行有什麼不當的地方。

還是經另一位在場的銷售顧問提醒,大家才關注到了這一細節:原來客戶那天系的是一個某奢侈品牌的銀色皮帶,而這位年紀輕輕的銷售顧問,卻恰巧系了一根同款金色的。

營銷經理恍然大悟,但又覺得深不以為然:這客戶太矯情!我在規範著裝之內(指按要求著工裝),系個什麼樣的皮帶還不是我的自由?他走就走把,咱伺候不起。

可是,在社交禮儀中卻有這樣重要的一條:得體遠比美麗重要。

不是你的主場,就該穿出自身的涵養與別致。

作為一個具有職業素養的人,應首先明白自己在哪裡、什麼定位,與此對應適宜的穿搭和言行。

工作外的場合,有錢當然可以任性;工作內的場合,把自身擺在職業化、服務化的位置,亦是對人對己的基本認知與尊重。

3

曾跟一個資深的HR聊天,很多優秀的年輕人,正是輸在「不懂」基本禮儀這一關。

她跟我講了這樣一個例子:

某次公司新聘用了一位試用期員工,是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因為剛入職,做人做事也尤其積極、熱情、主動。

每天早上領導未來,她已幫人擦好桌子;同事去複印資料,她一把搶過來:我去吧;部門開會,她更是「勤快的」走來走去,忙著端茶倒水。

可是,在一個已然分工明確、秩序井然的公司,其實大家並不習慣這樣越俎代庖;更何況,每個人之間都希望擁有自己獨立的界限感。

這姑娘可能因為家人有所交代,而表現的十分賣力。

而她卻只考慮到了:我做的到底夠不夠好,而非別人到底需不需要。

某次領導帶她去見一個合作客戶。約定的餐廳里,領導看時間差不多,就說你先下樓去迎接對方吧。

一會,卻見這姑娘攙著對方有說有笑的來了,對方是個40+的幹練女人,被年輕姑娘這麼親熱一攙,臉上的笑容多少有點僵硬,顯得不太自在。

吃飯的時候,姑娘照樣殷勤,一個勁的往人家碗裡夾菜。卻不知道女客戶那會兒正控制飲食,堆成小山高的飯菜,對她根本是一種莫大的負擔。

那天女客戶的表情一直尷尬,小姑娘也沒能聽懂領導的暗示。期待的業務無法順暢談論,客戶只小坐了一會,就匆匆起身離去。

姑娘自然後來沒有通過試用期。她的表現過猶不及。

她並非不講禮儀,而是同樣並未理解禮儀之真正內核:尊重。

法國社會心理學家里爾曾提出現代交際的第一法則:即交往以對方為中心。

只有真切體會對方的情感、真誠以尊重相待,才會真正明白,當時當刻,什麼事該做、什麼話該說。

4

論語有云:不知禮,無以立。

說的是:不知道禮儀,就不能立身處世;

孟子云:敬人者,人恆敬之。

說的是:尊重別人的人,也能一直得到別人的尊重。

不懂禮貌的人,究竟吃虧在哪裡?

他們要麼對禮儀不屑不顧,視之為惺惺作態的繁文縟節,要麼曲意逢迎、用力過猛,看成快速上升的手段與捷徑。

其實他們並不懂:禮儀是一個人對世界的基本的敬意與敬畏。

你將得到一個怎樣的世界,都藏在你對世界的態度里。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閱讀時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620/948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