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曹德旺投資美國被訴 黨媒幸災樂禍 真相逆轉了!

—曹德旺批紐時拆川普台 學者曝美國本土資本家都被鬥得逃跑

6月20日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發表署名文章,逐點「澄清」《紐約時報》「中國工廠遇到了美國工會」一文的不實報導,並表示《紐約時報》在給川普總統找麻煩。旅美經濟學家何清漣在自己的推特上表示,曹德旺的工廠設置在俄州,而俄州的工會很厲害,連美國本土的資本家都被鬥得望風而逃。

曹德旺:《紐約時報》是在拆川普政府的台

20日,曹德旺在自己的署名文章中談到這次《紐約時報》報導的目的,並澄清事實。

對於《紐約時報》此文的目的,曹德旺直言:「美國政府17日舉行這個對華招商活動,10日《紐約時報》發出這樣一篇文章,後者到底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我不太清楚。《紐約時報》是為了拆川普政府的台,還是為了體現美國的紳士風度,告訴被邀請來美國投資的上千家中國企業,美國有這些『陽謀』,你們還投不投?」

另外,中國國內一些媒體的「標題黨」文章更是大諷曹德旺在美投資建廠,讓曹德旺感到「實在是驚訝」,「接受不了」。,但中國國內的『標題黨』卻在利用機會大造輿論。」

在署名文章中,曹德旺稱,《紐約時報》的文章存在問題,起碼有40%是道聽塗說的,其中主要是採用了被福耀開除的員工的一些說法,聽他們發表一些議論。

至於被美國聯邦安全與衛生署罰款10萬美元,曹德旺稱:「其實從這個金額可以看出來,所謂『環保問題』不是什麼大的問題……在美國,如果一個企業真的被發現環保有問題,別提10萬美元,就是1000萬美元、1億美元都沒用,等待你的首先是工廠暫停生產,進入整改,直到符合標準才能復工。」

被反應的工會問題,曹德旺稱,工會組織到他們那裡召集會議,邀請了來自他們工廠的大概二三十個工會的積極分子,但按照美國當地的法律,在一家工廠成立工會,必須得到所在工廠半數以上員工的同意。但這次參加他們召集活動的人數則只占整個工廠的3%—4%,遠遠達不到成立工會的標準。

針對有員工或工人要起訴福耀,曹德旺直言,福耀不怕被起訴,「開除他是因為他職業操守出了問題,我們並不怕他走法律途徑起訴,作為一家公司,我們有我們的用人標準」。

另外,曹德旺在19日接受黨媒新華網採訪時表示:「《紐約時報》的報導激怒了工廠所在的代頓地區政府。當地政府認為這是造謠,福耀為代頓地區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曹德旺說:「《紐約時報》並沒有到福耀工廠參觀,沒有採訪現場工作的工人,而是在外面找一些被解僱的員工和工會的積極分子,帶有一定偏見。」

曹德旺生於福建閩清,白手興家,在成為「玻璃大王」之前,早年做過很多小生意,包括街頭小買賣。上世紀80年代初創辦了水錶玻璃廠,後來發現汽車玻璃在中國是空白,最終選擇進入汽車玻璃行業。目前,福耀玻璃集團已經成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汽車玻璃業龍頭。

經濟學家何清漣:曹德旺遇到了美國工會勢力最強的俄州工會

旅美經濟學家何清漣日前在自己的推特上分析了曹德旺這次遇到美國工會起訴的境遇。

她說:「如果他家沒有二代接班,他可以通過上市成為股份公司,啟用職業經理人管理。歸根結底,他不應該選址俄亥俄這個汽車工會勢力最強的地方,招工時,應該對工人進行背景調查,少招一些工會積極分子。俄州的工會厲害,連本國的資本家都被鬥得望風而逃,何況一外來資本家。」

另外,她在接受美國之音近日報導時表示,曹德旺付出的其實是一種政治成本。當初他考慮遷廠到美國,主要是考慮到營運成本,如稅收、水電費、土地租金、物流成本等,但他低估了投資美國的「軟成本」。

何清漣說:「談到稅收高,中國有死亡稅率的討論,也就是企業稅收在中國稅率達到68%,最後中央不高興叫停,就沒再討論了。土地租金大家也知道相當高。所以美國企業回流,考慮到原來土地、勞動力低廉、稅收優惠都沒有了。曹德旺到美國來,把硬成本都打進去了,唯獨軟成本估計不足。軟成本是什麼呢?就是企業的管理,也就是制度成本。企業管理包含美國很多法律,比如勞資關係法和很多福利等,也就是說管理是對人的管理,人力資源的管理恰好是曹德旺事先沒有接觸的,因此被投訴了。」

何清漣說,「俄亥俄州的工會勢力相當強大,過去美國工會把本國資本家鬥到出逃,因此他們失業狀況非常嚴重。曹德旺遇到全美最強的汽車工人工會,遇到這些困難是情理中的事。她說:「曹德旺處理的其實還行,大家不要認為這只是他遇到的問題,中國企業在國外的投資,在西方、在非洲、在拉美都遇到這些事情,被工會搞得非常狼狽。中國企業的問題,是在勞資關係上,很不注意公認的待遇和福利,尤其是企業的工作環境不符合國外的標配。」

她還說,中國工廠環境不符合西方要求的乾淨清潔,且企業向工人灌輸他們的飯碗與工廠連在一起,將企業鬥垮會導致自己失業的觀念。中國企業通常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發給工人薪資,並且常要求加班,這些都讓美國工人難以接受。

何清漣還說:「其實在西方國家中,美國的投資環境已經比歐盟好得多了。歐盟的福利成本和稅收簡直是高得嚇人。美國的法治環境是相當優越的。美國工人當然比中國工人處境優越得多,但跟歐洲工會相比還是好對付的多。

所以我覺得曹德旺的情況有兩個選擇。第一,預估打官司成本後和對方談判,如果真要那麼多錢就遷廠,比如印第安納州有些工人聯合起來拒絕工會勢力,因為美國工會搗蛋破壞勞資關係很常見。

第二、美國是吸引最多外資的已開發國家,也是中國資本最大流向國。馬雲的做法是網絡業者在做,不會面對太多工會的關係,只有美國中小業者參與,相對簡單得多,只要按照合約提供平台,在制度上符合美國的法律規範我覺得就沒有什麼問題。」

曹德旺因紐約時報報導成黨媒嘲笑對象

「玻璃大王」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去年12月響應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倡議,宣布在美國再增10億美元投資建廠,並大讚美方條件好引起軒然大波。然而日前,曹德旺因《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又成為媒體的幸災樂禍對象。

福耀玻璃數年前已率先到美國俄亥俄州設廠,投資6億美元建造的汽車玻璃廠去年10月正式投產,是全球最大汽車玻璃單體工廠,也是該州史上最大的中國投資。

在早期接受媒體的採訪中,曹德旺就中美兩國在土地、能源、電價、勞動力等方面的差異算了一筆帳。他指,中國只有人工低於美國,但在稅收等各方面的成本上都高過美國很多,在美國開廠可以多賺約一成。曹的言論暴露出中國製造業的成本危機,立刻引起極大反響,還一度引發「跑路」風波。

曹德旺為「跑路」風波澄清沒多久,《紐約時報》12日的一篇題為「中國工廠遇到了美國工會」的報導,再度引爆大陸媒體跟風。

《紐約時報》的文章稱,(來自中國)爆炸式的投資也帶來了出人意料的麻煩。在福耀的車間裡,已經出現了很大的文化衝突,福耀正面臨著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發起的激烈工會運動,以及一名前經理提起的訴訟。文章還採訪數位福耀員工及前員工,稱福耀存在管的嚴,工作條件、安全措施差等諸多問題。聯邦職業安全與衛生署還對福耀的一些違規行為處以了逾22.5萬美元的罰款。

文章稱:「自川普勝選以來,像拜耳(Bayer)、軟銀(SoftBank)和印孚瑟斯(Infosys)這樣的外國公司已經宣布了要在美國創造數以千計的工作崗位的計劃,此舉既貼近川普的目標,又能避免『美國優先』的反彈。但是,福耀工廠的情況則揭示了在這個過程中的一個潛在陷阱。」

《紐約時報》的報導傳入大陸,被大陸媒體一渲染後,標題立刻變得更為聳動,如「在美國攤上大事了」「曹德旺1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換來辱罵、起訴和罰款」,其中不免夾雜幸災樂禍的意味。

阿波羅網孫瑞後報導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後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621/94952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