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股市近期波瀾起伏 投資者警惕政策風險

上周中國股市波瀾起伏:先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指數編制公司作出了期待已久的決定、將中國A股納入其指數,推動股市上漲;隨後又因為監管機構排查一些中國大型公司的風險,股市轉而下跌。

MSCI明晟(MSCI Inc.)上周二首次將中國A股納入其全球基準指數,這是對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股市龐大體量的認可。但上周四中國政府突然對國內一些大舉海外投資的公司啟動了監管行動,凸顯出投資中國市場所面臨的最大且最持久的風險:政策不確定性。

市場對意外監管行動作出的反應也在提醒人們,在多年的信貸擴張後,中國政府似乎決心清理負債纍纍的金融系統,而中國投資者面對這種情況是多麼脆弱。

在MSCI明晟宣布將中國222隻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後,上證綜指上周三攀升0.5%,至一周半高點。

而不到24小時之後,形勢發生逆轉,當時有新聞曝出,中國銀監會正在對該國一些海外併購明星企業的信貸情況啟動全面排查,這是在控制債務規模方面最有力的行動之一。

排查名單包括中國一些最雄心勃勃的私營企業集團,包括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Anbang Insurance Group Co.),該公司董事長吳小暉已被經濟犯罪調查人員拘留;此外還有海航集團(HNA Group)、復星國際有限公司(Fosun International Ltd.)和億萬富豪王健林旗下的房地產巨頭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Dalian Wanda Group Co.)。

名單上還有知名度較低的羅森內里體育投資管理長興有限公司(Rossoneri Sports Investment Management Changxing Ltd.)。該公司曾因今年收購義大利足球俱樂部巨頭AC米蘭(AC Milan)而名聲大噪。

這五家公司因對外國知名品牌大膽的國際併購、不透明的結構以及達成令人目不暇接的眾多交易而著名。據Dealogic的數據,2015年初以來,這五家公司海外投資總計達3,870億美元,占同期中國公司海外投資總額的16%。

銀監會調查的消息一經披露,與其中一些公司有關的債券和股票遭大規模拋售。

萬達集團娛樂子公司、深圳上市的萬達電影股份有限公司(Wanda Film Holding,002739.SZ)上周四大跌近10%,隨後該公司申請停牌。萬達旗下一個房地產子公司發行的債券跌2.5%,因有傳言稱數家銀行正在拋售該公司的債券。海航集團子公司、香港上市的海航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HNA Holding Group Co.,0521.HK,簡稱:海航實業股份)上周四下跌6%。復星國際收盤跌5.8%。

上周四大盤也大幅走低。上證綜指回吐早些時候的漲幅,收盤下跌0.3%。交投更加活躍的深證綜指下跌1.3%。

萬達和復星上周四晚間發表聲明稱,公司營運保持正常。上周五兩家公司的相關股票受此提振反彈,但投資者似乎普遍並未放下疑慮。

群益證券(Capital Securities)高級分析師林靜華(Amy Lin)稱,懷疑和困惑繼續縈繞在投資者心頭,這起事件再次凸顯出,政策風險是這個市場中最大的風險。

林靜華表示,雖然事件中涉及的一些公司做了公開回應,但最好還是由銀監會出面發聲。

銀監會目前保持沉默。

4月中旬曾發生過類似情況,當時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銀監會採取措施整頓中資銀行的高風險放貸和投資活動。其中包括一些所謂的理財產品,這種類似存款的融資產品提供遠高於存款的收益率。

當周,上海和深圳股市累計下跌超過1%,債市陷入螺旋式下跌,債券價格在不到四周後觸及29個月低點。

荷蘭國際集團(ING)駐新加坡經濟學家Tim Condon說,雖然圍繞五家公司海外借貸活動的調查理論上是監管部門遏制融資風險的調查活動的一部分,但調查發起的時機出人意料。

Condon還稱,中國監管部門採取這類行動往往帶有隨機性,在中國投資的人也曉得中國監管機制的不完善。

一些投資者的確將金融市場的整頓視為早就應該採取的行動,同時也是一個積極的變化。

美國富瑞金融集團(Jefferies)駐香港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師Sean Darby稱,至少中國現在採取了行動,而不是等到危機爆發之後;監管部門已經讓外界知道,他們將開始限制槓桿;這將在一段時間裡為股市的一些領域帶來風險。

一個棘手的問題是,中國政府如何在長期系統性風險與整頓措施給市場帶來的短期衝擊之間求得平衡。有跡象顯示,政府部門採取的是一種相對靈活或機會主義的策略。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Qin Han說,過去幾個月來,監管部門往往選擇在市場表現良好的時候推出新的限制措施,而在市場表現不好的時候通過國有媒體發布安撫性訊息。

Qin表示,儒家宣揚的是平和,和諧社會是終極目標。

但對其他人來說,無論監管機構的整頓從經濟方面來說多麼有意義,也不能以傷害自由市場為代價。

群益證券的林靜華表示,在真正的市場經濟中,一家公司的槓桿是否過高,應該由投資者而不是監管機構來決定。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627/952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