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胡舒立財新網:「毒糧」入口 「鎘麥」「鎘米」頻發

日前,河南新鄉再被曝光麥樣麥粒總鎘不達標,超標範圍從1倍多到十多倍不等,引發關注。6月21日,環保部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河南省已啟動糧食安全應急機制,提取疑似「涉鎘」小麥、土壤樣品送檢,目前檢測結果尚未正式發布。

環保部還表示,將對「涉鎘」小麥收割、運輸、倉儲情況全程監控,小麥收割完畢後,已全部入倉儲密封,安裝監控設備,派專人看管。下一步具體情況需相關權威部門進一步發布。

這不是該地第一次出現糧食質量危機。2016年8月,新鄉也曾被曝光過小麥含鎘量嚴重超標,這些小麥後被政府全數收購。

今年3月,中儲糧鄭州直屬庫代儲糧庫中牟縣八崗糧管所也被曝光,一批受潮後含有紅籽的小麥出庫至麵粉廠。如果不及時處理「紅籽」,可能會產生嘔吐毒素等有害物質。許多業內專家都表示,中國糧食質量問題令人堪憂。

根據環保部會同國土部2005年-2013年開展的中國首次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全國土壤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

鎘米、鎘麥等問題的曝光,牽動公眾敏感的神經。冰山之下,由於中國小農生產缺乏倉儲、烘乾設施,以及托市收購糧食過量儲存、保管不善等原因,中國整體的糧食質量安全並不樂觀。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國的糧食質量控制存在嚴重缺陷,無法保障問題糧不入人口。

國標檢測指標不含鎘等有毒物質

「經檢驗後,如果這批糧食真有問題,那必須由國家來收購;要是進入到私人庫中,肯定就會流入食品市場銷售。」東方艾格農業諮詢公司分析師馬文峰表示,問題小麥可通過摻混等方式做工業用途。

6月初,河南已啟動小麥托市收購。不過,如果不是被媒體曝光,問題小麥並無法在國家的托市收購系統中被識別、分別出來,將和其他小麥一起入庫保管,最後出庫進入市場。

根據國家糧食局2016年4月下發的《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國家收購小麥的主要檢測標準包括容重、水分、雜質、不完善粒等指標。在收購糧食入庫檢測過程中,並未含有鎘、嘔吐黴素等檢驗指標。

業內人士告訴財新記者,糧食檢測入庫後,將由國家糧食局、農發行、中儲糧指定具備一定資質的品檢機構實施檢測,三方共同確認品檢結果。此後,還有儲存期間的常態化檢查、隨機抽查、出庫檢測等多項檢驗,檢測標準均遵循上述國家標準。

「糧食的有害物質、有毒物質沒檢驗的太多了。」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

在鎘麥事件爆出之後,是否會加入相關檢驗指標?前述業內人士表示,一切將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執行。

據悉,中儲糧內部也有意見認為,可以在入庫後的檢測環節加入鎘、嘔吐黴素等更多指標,檢測後可分類保管、出庫。不過,這涉及多個部門,目前並未成行。

李國祥則表示,現有檢驗範圍相對較窄,但想要窮盡所有毒害物質困難極大,因此只有從土壤環境治理入手。

「從源頭上控制住了,才叫真正的控制住了。」李國祥說。

他還建議,對托市糧食收購建立「優質優價」的機制,對不同環境、不同肥料投入、不同等級的糧食做出明確價格對應體系,藉此鼓勵農民生產高質量糧食。「現在檢測達標就是優質的,對農民改善環境、搞綠色有機農業的動力還是有限。」

將主動權交給市場

除了糧食種植環節的污染難題,糧食入庫後的質量管理也是一大挑戰。過量收儲帶來的高庫存、監管不力,導致糧食陳化、霉變風險極大。

「過量收儲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馬文峰認為,過往國家大量高價收儲糧食,同時進口糧大量湧入,糧食去庫存很難,久放的陳糧加工出來的產品質量嚴重影響了糧食企業的信譽與形象,「從產業健康發展,居民健康消費來講,都不宜政府大量收儲。」

而由於糧食收儲量巨大,中儲糧直屬庫存有限,因此聘請民營企業代儲糧食。在李國祥看來,這也是收儲制度下糧食質量最大的隱患。

他認為,這類代儲庫多以純盈利為目的,雖然中儲糧有派人巡查,但監管難度依然較大。據其最近在吉林省的調研,目前市場普遍認可直屬庫的糧食,而代儲庫糧食「壞掉的風險比直屬庫要高得多。」

馬文峰則認為,最佳的方式是將商業收購與戰略儲備兩塊分開。國家僅需保證國家戰略儲備糧部分,若需臨時儲備,則可以引入諸如麵粉加工等商業企業作為儲備主體。

「與其委託代儲庫收購糧食,不如直接讓加工企業收購。」馬文峰認為,糧食做為加工企業的原材料,加工企業在質量管理上將比現有代儲庫更加出色。

財新記者在地方調研時也看到,一些由米廠等加工企業代儲的糧食,由於考慮到以後自用,廠家在保管糧食時十分用心。

李國祥表示,首先中國應加強國有糧食庫的庫容建設與改造升級,同時取消代儲庫,減少托市收購總量,將民營企業收儲完全市場化。在玉米臨儲取消後,中國應繼續穩妥推進取消小麥和水稻托市收購。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財新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630/953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