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王健林忙著資產大拍賣 另一位大佬也沒閒著

—潘石屹一語道出了房地產最大的趨勢!

作者:

最近,王健林融創以及富力的交易,鬧的是沸沸揚揚,讓另外一位大佬的光芒完全被掩蓋了。這就是潘石屹,他2017年6月份剛以接近36億的價格賣了虹口SOHO,7月份又宣布要賣北京光華路SOHO2,以及上海凌空SOHO。市場預計這兩個項目將再套現100億,至此,從2014年開始,老潘就一直在賣房,而他總計套現340億元。

就在2012年,潘石屹還不是這麼想的,他們原來的計劃是,蓋好辦公室辦公大樓然後出租,讓房子變成母雞能夠下蛋,為他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但這個模式幹了2年就堅持不下去了,2014年他就開始賣上海的幾個項目套現。而從2013年以後,他就不再買任何的新項目了。而這幾年,SOHO中國的股價也一直跌,跌去了三分之二,10年前600億,現在只剩下200多億。潘石屹到底在搞什麼?沒人看的清楚,但只有一點肯定,他不太想搞地產了。為什麼不看好房地產,最近他一句話說出了玄機。

在最近的一個論壇上,潘石屹說「房地產之所以發達,是因為人有擁有的欲望,要有一個房屋所有權狀。擁有的欲望促成了房價不斷上漲。而在人工智慧、網際網路時代使用比擁有更重要,分享比使用更重要。所以網際網路時代和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是反房地產的。」之後,潘石屹更是直接表示,「意思聽明白沒有,就是房價會降。」

他現在想的是,如何把自己從地產商裡面拽出來,然後變成一個平台,把重資產變成輕資產,變成一個平台,變成一個可以和大家分享的。讓社會財富,讓我們建的每一平方米的房子,每一個車位都能夠像共享單車一樣,要充分利用起來,這就是房地產的未來。

細想潘石屹的這段話,確實很有道理,他考慮的角度也很獨特,網際網路時代顛覆了很多的產業,比如顛覆了出行,顛覆了購物,顛覆了支付,甚至顛覆了餐飲等等,衣食住行中的三個已經完全淪喪,現在就剩住了,面對這個痛點最大,用戶最廣,產品最豐富的巨大市場,網際網路沒道理停下攻城略地的腳步。而網際網路的趨勢就是共享和分享,需要有過剩的產能,需要有強需求,用廣泛的用戶基礎。這些房地產全都具備。連一個做旅遊酒店的airbnb都能迅速的做大規模,市值和房源上超過了所有的酒店集團。那麼可想而知,辦公大樓以及住宅這個市場會有多大。

現在住房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平衡,而並非是房源不夠。自有住房率超過90%,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房子了,但就是房子不在你需要的位置上,比如很多人老家有3-4套房子,但在北上廣深,還缺一套。房子作為固定資產,這東西沒辦法打包帶走,所以就帶來了明明自己碗裡有,還得看著鍋里的。即使你在同樣一個城市,也是如此,我在朝陽有房,但卻在海淀上班。所以我還想在海淀買,我在浦東有房,但要去嘉定上班,所以這也不能滿足我的需求。所以改善的需求總是存在的,而且還會越來越強烈。你不能總是讓他賣了再買,那麼如何置換,如何把需求平衡,這是擺在網際網路面前的一道難題。比如你在浦東住去嘉定上班,那麼有沒有在嘉定住去浦東上班的呢?你們兩個能不能交換使用價值呢?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房子價值不對等,所以這種交換也會有問題。那就必須引入貨幣化的因素。也就是換租補差價可能會更好一些。但下一個問題又來了,房子能換,房子裡的福利能換嗎?這恐怕就不是業主之間能解決的問題了,需要引入大的公司來進行評估和整體服務。

所以,這也許就是未來的房地產趨勢,大家把自己的房子,都對接到一個平台貢獻出自己的一切,包括房子的使用價值以及背後福利,然後待價而沽,最後形成一個價格,用價格手段進行住房的再分配。讓大家各取所需。盤活住房資源。房子多的人可以把房子委託打理,增加穩定收入,沒房子的人可以通過平台獲得相應的服務和城市福利。即使你有房,也可以進行交換使用價值以及福利。當房源足夠多,平台服務足夠全面的時候,才能讓存量得到效率最大化。而這種共享經濟模式,其實網際網路已經完全跑通了。現在用戶對接,房源展示,信息收集,最後支付確認已經都不是技術難題,唯一的難題就在於福利對接,而我們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各大城市都在讓國企轉型進入這個市場,用政府平台來為網際網路完成福利對接的最後一公里。如果政府能在租房中抽稅,這可是一個幾萬億甚至幾十萬億的市場,這個市場建設好了,應該不次於土地出讓產生收入的方式。在特大城市重點大城市這種需求也是十分強烈的。所以二線以上房租收入,稅收收入,完成收入替代是沒什麼問題的。但在三四線小城市可能比較危險,完全租不出去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三四線也看到了這點,未來無論是租房還是房屋稅,可能收入都不會很多,與其未來不確定,那麼還不如現在趁著三四線火熱,能多賣點地就多賣一點。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同花順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724/966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