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下一步有玄機 中共統治進入最後一季

外媒分析習近平大有可能在十九大中,恢復以前的「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制」,自任「主席」,從政治局會議召集人變成主持人,從而增加自己的權威。實現個人權力的進一步集中。學者程曉農認為,共產黨領導模式在個人集權和集體領導的「鐘擺式」來回擺動,現在進入了第四階段也就是最後階段,即重建最高領導人的個人威權。

《世界日報》8月2日發表評論文章分析說,習會在十九大上更改黨章,重新界定最高領導人的職權,藉此突顯他的威信。

文章認為,習近平的七一香港閱兵,3000官兵高呼「主席好」,這可能是十九大預兆。習近平大有可能在十九大中,恢復以前的「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制」,自任「主席」。

文章指,習近平目前是中央委員會的總書記,按照規定,只有召集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會議的權力。而一旦成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他的權力就可能從「召集」變為「主持」,直接主持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會的工作。

有關「中央委員會主席制」,香港《爭鳴》雜誌2016年12月號曾報導,在當局11月出台的十九大黨政機關改革的徵求意見稿中,有建議設中央委員會主席和兩名副主席,而將總書記降格為中央書記處總管,負責處理日常黨政軍工作。

而《爭鳴》2017年4月號則稱,有關設中央委員會主席的建議已被擱置,延續使用總書記職稱,暫不設副總書記。

分析指,習近平上台之初,不但面臨被江澤民架空的狀況,甚至傳出江派密謀政變推薄熙來上位的陰謀。習近平和胡溫聯手拿下薄熙來後,為了自身安全和不當傀儡,只能選擇通過反腐和「改革」,將權力從江派掌握下一步步奪回。在十九大上,習王面臨江派勢力的垂死反撲,也必將以更加強勢和集權應對。

一般認為,如無意外,習近平陣營將在十九大上接管各個實權部門,全面掌控權力。

個人集權和集體領導的「鐘擺式」來回擺動

2016年2月2日,程曉農接受美國之音記者寧馨的專訪,在這篇題為「習近平導引中國,旗指何方」的專訪中,他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理論,即共產黨領導模式的「鐘擺論」,指出這類政權的領導模式通常都在集體領導和個人威權之間來回擺動,但這種擺動不是隨意的。

蘇聯史達林時期大清洗中的行刑場面。(網絡圖片)

一般來說,第一階段,共產黨建政初期,往往都是集體領導,蘇共在列寧時代、中共在50年代初都是如此。但黨內高層的政治氣氛決定了最高領導人容不得對自己的批評,清洗有不同意見的高層成員必然成為常態,最後個人崇拜大行其道,最高領導人如史達林和毛澤東的個人威權和個人專斷就取代了集體領導,進入領導模式的第二階段。

個人威權的領導人去世後,就進入第三階段,重回集體領導,從赫魯雪夫戈巴契夫,從華國鋒鄧小平胡錦濤,基本上都是如此。

階段的末尾解體了,而中國現在進入了第四階段,即重建最高領導人的個人威權。

程曉農:領導模式的選擇與統治需要有密切關係

程曉農研究,史達林和毛澤東都急於完成工業化,建立強大的軍事工業,這需要最大限度地集中資源,把老百姓的生活需要降到最低限度,同時要打擊黨內為民請願的官員,消滅任何不同聲音,於是一種依靠對領袖的個人崇拜和大範圍政治清洗的統治模式就建立起來。

史達林和毛澤東死後,接班人往往需要平反過去的冤假錯案來贏得民心,同時給老百姓一些實惠,建立權力後繼者的合法性,赫魯雪夫和鄧小平就都是如此。在此過程中政治精英的全面腐敗就死灰復燃,而勃列日涅夫和江澤民、胡錦濤這樣的領導人則通過允許腐敗來換取官員們的順從。

用腐敗換政治穩定,會大量消耗當局掌握的經濟資源,這種局面能否長期維持下去,最後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經濟條件;當局的經濟資源快要耗盡時,或者是倒逼改革,比如蘇聯,或者是「擰緊螺絲」、堵住「跑冒滴漏」,由此便轉向個人集權領導模式。

阿波羅網林億報導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804/97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