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居然是抄襲的

—是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理論指導了全中國的抗日戰爭嗎?

作者:
1932年「1.28」事變,蔣介石在當日的日記中寫道:「決心遷移政府,與之決戰。」2月25日,蔣介石命何應欽從速準備第二期抗戰計劃,聲稱決心「與倭持久作戰,非如此不足以殺其自大之野心」。2月27日,蔣介石決定軍事計劃大旨,其內容為「充實一切自衛力量,準備長期抵抗,以求最後之勝利」......數年之後——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澤東才在延安發表《論持久戰》演講,居然敢吹噓「毛澤東的持久戰理論、正確戰略策略指導了全中國的抗日戰爭」,真是狂妄無恥到了極點。

【導言】:以謊言治國,是共產黨的最大特色。中國偉大的抗日衛國戰爭,從開始(1931.9.18)算起已經83年,從結束算起也已經近70年,真相早已大白於天下,可是,中國執政黨至今仍在大肆宣揚「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根據何在?戲說抗戰的《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小兵張嘎》無論如何也支撐不起這座謊言大廈,於是乎,御用學者們苦思冥想推出了「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理論、正確戰略策略指導了全中國的抗日戰爭」之說。真是這樣嗎?

實在可笑而可鄙。

【正文】

一、日本的侵華策略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中國地方軍隊在台灣與荷蘭的海陸軍發生激戰,彼時,歐洲已經進入了近代社會,荷蘭已成立共和國,正以海上馬車夫的形象縱橫大洋之上。1685年(清康熙二十二年),中國軍隊在雅克薩與沙俄軍隊發生戰鬥,彼時俄國的彼得大帝即位3年,正在醞釀一場偉大的改革,堅船利炮的形象已經展現。但東方大國——一頭巨獅並未在意,昏昏然睡了過去。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6月~1842年8月)巨獅仍然沒有驚醒。

與之相對,大中華長時期的學生——島國日本,1863年8月在日本薩摩藩(日本幕府統治下的一個地方諸侯,在今九州島鹿兒島縣)與英國爆發了薩英戰爭,並意外地獲得大捷(同時日方遭受巨大損失),可是,薩摩藩首領大名島津久光卻主動派出使節去江戶向英國公使謝罪求和(拿出了25000英鎊的賠償款)。為什麼?因為這一仗使大名島津久光睜開了眼睛看世界,認識到了日本與西方的巨大差距,從此島津久光決定放棄「攘夷」觀點,改行「開國」政策,向西方學習全面進行改革。是為1868年開始的明治維新的序幕。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區區二三十年後,同樣遭受過侵略的小小日本居然開始了侵略中國,居然打敗了昔日的老師,居然變成了世界一強!

從此,日本野心勃勃;從此,中國受盡了屈辱——侵略中國是日本進一步北上或是南進實現其稱霸亞太的前提。

1931年「9.18」以後,日本軍部關於侵華策略產生了激烈爭論:一派主張蠶食(「與中國結成協調關係」),一派傾向鯨吞(以武力絕對控制)。但兩派有一個共同點:必須征服中國:不打便罷,打則速戰速決。——一個人少地小的島國,這是對外擴張的必然選擇。

三、抗日戰爭初期,中日雙方的實力對比

(一)、中日經濟實力對比

1、經濟總量

工業總產值:1937年日本60億美元,是中國的4.4倍

2、軍火工業:日本能大批量生產所有現代化重型武器,如1937年生產飛機800架(其後發展到年產數千架,1944年過萬架);中國只能生產輕武器。

3、鋼產量

1938年,日本年產鋼647.2萬噸,中國900噸,日本是中國的719倍。

《抗戰八年來我國之鋼鐵工業》(1946年《資源委員會季刊》第6卷1、2期合刊工業92卷。《抗戰後方冶金工業史料》第468頁):

從民國27年-34年(1938—1945年[1945年只統計了1-9月]),國民政府後方各年度的鋼產量分別為:27年,900噸;(民國27年即1938年,下面以此類推)28年,1944噸;29年,1500噸;30年,2911噸;31年,5793噸;32年,7707噸;33年,13361噸;34年,12048噸。共計:45264噸。

而同時日本以及列強們從1938—1945年9月的鋼產量是多少呢?

參閱日本鋼鐵聯盟鋼鐵統計委員會《鋼鐵統計要覽》1970年版:

7年多總計:日本5022.4萬噸,美國51323.9萬噸,蘇聯12956萬噸,德國18021.2萬噸。

由上面的統計可見,日本7年多鋼產總量是中國的1000多倍,而美國又是日本10倍以上(相當於中國的一萬倍),連蘇聯也是日本2倍多,而德國又是日本的3倍多。

請注意,彼時中國,工業基地都在東半部,抗戰時期幾乎全被日本侵占。

4、財政收入

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前,南京政府年財政收入僅17億元法幣(當時折合5億美元),日本政府年財政收入卻達50億日元(當時折合15億美元)。此外,1931年日本侵占了中國經濟最發達的東北地區,在那裡建立偽滿洲國,其每年十幾億日元的財政收入也歸日本支配。因此在全國抗戰之初,日本對華有四倍的財力優勢。

請注意,越是窮國,人口財政——養活軍政公務人員的費用所占比例越大,用以增強軍力的經費越少。

總之,彼時日中兩國經濟實力對比,說有天壤之別,並非妄語。

(二)、軍事實力的對比

1、軍隊裝備

現代熱武器戰爭,勝負在於武器裝備而不是人。

有人說,「(國民黨軍隊)的羸弱,是因為武器裝備差嗎?一水的德軍裝備,充足的補給。不僅數量有優勢,裝備質量也不差,同時還有比日軍更眾的機械化部隊。」

是耶?非耶?

(1)、中國中央軍德械師的裝備比德國陸軍差得多

應該說,彼時建立起一支30萬人的德械師,是蔣介石數年積極備戰的結果,是一項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但其實力究竟如何?還需要客觀看待。

《南京保衛戰的中日兩國軍隊作戰實力》(新浪、騰訊等幾十家網站):

國軍的德械師輕武器的數量勉強能達到德國步兵師的標準。質量上卻有顯著的差距。而重機槍方面少了至少1/4。火炮方面差距大的驚人。德軍步兵師合計有36門37毫米反坦克炮,36門75毫米山炮,36門105毫米榴彈炮,6門150毫米榴彈炮,合計75毫米以上大炮78門。而國軍德械師里只有區區4門37毫米反坦克炮,12門75毫米山炮,根本沒有105毫米榴彈炮以及150毫米榴彈炮。合計75毫米以上大炮12門,連德軍步兵師的六分之一都不到。反坦克炮也只有4門,只有德國步兵師的九分之一。什麼德式師裝備先進,堪比德軍步兵師,根本就是無知。

(2)、中國德械師與日軍師團重武器的比較

現代戰爭,殺傷力大的不是輕武器而是重武器。陣地攻防戰,使用輕武器的步兵都是在狂轟濫炸以後才出擊的。

《南京保衛戰的中日兩國軍隊作戰實力》(新浪、騰訊等幾十家網站):

日軍一個師團,光是野戰重炮,野戰炮,高射炮就有1000多門,其中150MM-105MM野炮重炮550門。另外擁有裝甲車300多輛。

這就是說,中國裝備最好的德械師,與日軍一個師團相比,重武器有上10倍的差距。再看後勤補給,差距就更大了。如日軍攻占南京一戰供應150MM炮彈一項,就是10天內向部隊交付了15萬7千發150MM重炮彈;而中國國軍的補給適得其反。如1937年12月12日孫元良第88師(德械師)之戰鬥詳報:「……雖經全部我官兵奮勇苦鬥,奈無糧彈……」——由此可見一斑。

這裡,中國國軍指的是中央軍,而中央軍德械師的數量不足中國全部陸軍的1/7;而且,這些中國陸軍的精華在1937年「8.13」淞滬大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中大部覆沒。

為什麼德械師如此不經打?原因在於中日海空軍存在更大的差距:

戰爭初期,艦艇數量,日本是中國的4.4倍;艦艇噸位,日本是中國的10多倍;飛機:日本2700多架,中國各式飛機加起來一共600架,但戰鬥機僅有305架——按戰鬥機說,日本是中國的9倍。這只是數量之差,更不要說質量之差了。(何應欽[國民黨軍一級上將,蔣介石的副手]《開戰之前敵我兵力比較》)

淞滬大會戰,據守上海的中國陸軍,全部在日艦的火力射程之內;特別是,日軍掌握著制空權——在飛機的狂轟濫炸之下,身處平地的陸軍只能是俎上魚肉——這就是現代戰爭的可怕之處。

抗日戰爭之時,更可怕的是,日軍公然違反國際人道法肆無忌憚地使用毒氣。中國軍隊沒有裝備防毒面具,而日軍進攻,幾乎無一不用毒氣彈開路。這更是中國步兵難以防備的。

總之,日本在開戰之初,陸、海、空軍的裝備無論在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占絕對優勢。

2、官兵素質

(1)、軍官

騰訊「短史記」第184期《蔣介石如何評價中日軍官差距》:

蔣介石說,黃埔畢業的軍官水平,比日軍軍官「至少要差十年」「我們做總司令的,只比得上人家一個團長」

幾十年後,台灣行政院長郝柏村說,「黃埔一期僅受訓六個月,完成一個排長的教育……蔣公深感黃埔先期教育,不夠擔任高級將領,故以黃埔一期生為主的高級將領,對於戰略、戰術素養,尤其大軍指揮能力,普遍不足。」

(2)、士兵

《殺死一個日本兵有多難》(騰訊歷史「用堅實的史料說話」2013-02-01第121期):

以湖南會戰為例,中、日軍隊傷亡比超過3:1。據日軍統計,湖南會戰中國方面死、傷、俘、病合計226400人;日軍傷、亡6萬多人。

抗戰初期,日軍裝備完整,訓練精良,常常以1個大隊(營)戰中國軍隊1個師(3團)或1個旅(2團)。日軍第一軍在山西有過戰中國軍隊30個軍的記錄。

國軍戰鬥力差的原因一:中國士兵缺乏訓練又營養不良,白刃戰三士兵尚不能活捉一日兵

國軍戰鬥力的薄弱,除裝備不如日軍,亦由於士兵缺乏營養和訓練。1944年10月,美國魏德邁將軍擔任蔣介石的總參謀長後,發現士兵無力行軍,不能有效作戰,而其主要原因是他們處於半飢餓狀態。學者黃仁宇在國軍中時任排長。據他的親身體驗,士兵「不僅體格孱弱,而且狀似白痴,不堪教練。師部的辦法,即是抽調各營連可堪訓練計程車兵,組織突擊隊,集中訓練,其他的則歸各部隊看管,也談不上訓練,只希望來日作戰時在山上表現人多」。

造成士兵缺乏營養和訓練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於國家貧窮缺乏現代運輸能力,因而補給不良,後方軍糧不能按期送達第一線,導致前線部隊常常斷糧。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指出,「國軍各部隊由於後勤、補給工作不良,遂增加士兵不少雜務。據估計,一般部隊因領糧、領草、搬運、打柴、磨麥等,每星期竟難得三天的訓練。一個連往往有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人力,經常在打雜。新兵入伍後半年,還不知如何瞄準,如何使用表尺與目測距離。國軍士兵的射擊技能遠不如日軍。大多數士兵打仗時只是胡亂扳放。……」後勤不力,軍令部在檢討桂柳會戰時檢討過原因:「政治不能適應軍事要求,軍隊不能得民眾協助。此次作戰,各級政府多行遷移,一般民眾率多避難,致軍隊運輸方面發生諸多困難。」

國軍戰鬥力差的原因二:國家貧窮與沒有建立現代兵役制度,兵役辦理不良

隨著戰事進行,國軍士兵戰鬥力日益衰退,除了上述原因外,國家貧窮和兵役辦理不良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殺死一個日本兵有多難》(騰訊歷史「用堅實的史料說話」2013-02-01第121期):

由於缺乏交通工具,被徵召的新兵常常要步行數百里,才能到達指定的部隊,新征壯丁因徒步遠行、飢餓、疾病而死於路途者十之八九。

總起來說,中日兩國兩軍實力相比強弱懸殊,差距是全方位的。

這樣貧窮的國家,這樣羸弱而且派系紛雜的軍隊,實在說,誰領導對抗強敵都很艱難——非常非常艱難。

四、蔣介石的抗日戰略思想

蔣介石抗日戰略的主導思想是什麼?一言以蔽之:針對日本的「速戰速決」,實行「持久戰」。

毛左派大肆宣揚毛澤東的《論持久戰》,鼓譟什麼「毛澤東的持久戰理論、正確戰略策略指導了全中國的抗日戰爭」。——這是歪曲歷史的大忽悠。

被吹噓的神乎其神的持久戰理論,其實一點也不深奧神秘。

強敵入侵,對於中國主政者和中國人民來說,首要問題是「敢不敢打」:敵強我弱,實力懸殊,敢不敢打——敢不敢奮起抗戰?

當時,即使愛國者,不少人也都膽戰心驚憂心如焚。如學界泰斗胡適先生發表《華北保存的重要》一文,主張「停戰謀和」,指出以中國之國情「不足以對日言戰」:「戰則必大敗,而和則未必大亂」;全球輿論界紛紛預言:中國抗戰,必敗無疑;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遭受侵略的弱國,除中國外五六十個國家全部投降。

可是蔣介石,面對強敵侵犯,堅決主張「打」。如1929年中東路糾紛,蘇聯進犯東北,蔣介石就支持張學良實行武力對抗。1931年「9.18」事變,蔣仍指示東北軍反擊。

不懼強敵敢於反抗,是難能可貴的愛國主義精神。蔣介石實在是世界史上無人匹敵的偉大愛國英雄(不要比強國。二次大戰,敢於抗敵的邱吉爾史達林、羅斯福都是強國領袖)。

有了這種精神,對於一個妄圖鯨吞自己祖國的不可一世的強盜,怎麼打?一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弱國如何對抗強敵?自然而然,持久戰是唯一的選擇——只要不是弱智,都會做出如此選擇。

1932年「1.28」事變,蔣介石在當日的日記中寫道:「決心遷移政府,與之決戰。」2月25日,蔣介石命何應欽從速準備第二期抗戰計劃,聲稱決心「與倭持久作戰,非如此不足以殺其自大之野心」(《蔣公「總統」大事長編初稿》總440-441頁)。2月27日,蔣介石決定軍事計劃大旨,其內容為「充實一切自衛力量,準備長期抵抗,以求最後之勝利」(同上書,總441頁)。1934年7月,蔣介石對廬山軍官訓練團發表《抵禦外侮與復興民族》的講演,陳述了敵強我弱,「我事事不如人」的嚴重形勢,說日本有「三天亡我中國」的可能;但他同時指出中國通過長期抗戰,定能戰勝日寇。他對中日雙方的基本條件作了對比,指出我方在戰術、精神、統帥這三個方面都具有勝敵的條件;同時強調「無論就歷史之悠久,文化之高尚,民族之優秀,人口之眾多,道德之完美,土地之廣大,經濟之豐富等來論,哪一項來比較,日本都絕對比不上我們。尤其是就國際的環境和外交的形勢來講,我們是公理正義之所歸,日本乃疑忌怨恨之所集,只要我們能自強,天下都是我們的好友,不管日本武力如何強大,事實上它已處於孤立的地位」(《蔣總統集》,台灣國防研究院1961年版,第809頁。)。1935年8月21日他又在日記中寫道:「(日本)1.對中國思不戰而屈。2.對華只能威脅分化,製造土匪漢奸,使之擾亂,而不能真用武力,以征服中國。3.最後用兵進攻。4.中國抵抗。5.受國際干涉而引起世界大戰。6.倭國內亂革命。7.倭寇失敗當在十年以內。」

數年之後——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澤東才在延安發表《論持久戰》演講,居然敢吹噓「毛澤東的持久戰理論、正確戰略策略指導了全中國的抗日戰爭」,真是狂妄無恥到了極點。

如何實施持久戰?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而恰恰在這個關鍵問題上,毛澤東的《論持久戰》沒有提出任何獨到的高超的見解。

與之相反,中華民國傑出的軍事家蔣百里、李宗仁、陳誠白崇禧等都在毛之前提出了卓有遠見的抗日持久戰軍事方略。蔣百里最早判斷中日必有一場全面戰爭,建議以日本為假想敵構建整個國防系統,並提出了系統的抗日戰略理論。1937年他將以前(1932——1936)的演講和論文結集為著名的《國防論》發表。在扉頁上他寫道:「萬語千言,只是告訴大家一句話,中國是有辦法的」。其中闡述的對日戰略主要是:第一用空間換時間,等待時局扭轉;第二不畏鯨吞,只怕蠶食,全面抗戰;第三主動開戰上海,利用地理條件減弱日軍攻勢,阻日軍到第二稜線湖南,形成對峙,形成長期戰場。他有句名言「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同它講和」(戰後日本學者驚嘆:整個中日戰爭就是依照蔣百里的《國防論》進行的。)。李宗仁1936年4月17日對記者發表關於中日問題的談話中,第一次提出「焦土抗戰」:「目前中國所最迫切需要者,為整個民族救亡問題,為保衛中華民國領土主權之完整。必須發動整個民族解放戰爭,本寧願全國化為焦土,亦不屈服之決心,用大刀闊斧來答覆侵略者……中國之生死存亡,全繫於中國本身之能否抗戰。全在我國大多數軍民之能否覺悟,與軍政當局之能否領導,上下一致,本焦土抗戰之精神,毅然決然為民族解放戰爭而犧牲奮鬥之一點而已。」。1937年1月1日李宗仁在《東方雜誌》新年特大號上發表《民族復興與焦土抗戰》一文,再一次強調:「要救國,首先要樹立自信心,自信自勉,下一個最大的決心,這個決心就是持久戰的決心,就是焦土抗戰的決心。如何實行「焦土抗戰」呢?1、堅壁清野,打持久戰:「日本利在速戰,而中國則以持久戰困之;日本利於主力戰,而中國則以游擊戰擾之;日本利在攻占沿海重要城市,而我則利用內陸及堅壁清野之方法以苦之……則敵必疲於奔命,無法速結戰局。戰局一經延長,則日本內部及其在國際關係上之矛盾,將日益擴大,最後結果,必陷於空前慘敗,而為拿破崙、威廉第二之績」;2、實行全民戰爭:「這一次抗戰是整個民族的戰爭,是全體國民性的戰爭。……加強民眾組織,實行全體動員,使我四萬萬人都能站立起來,抵禦日寇,只有這樣一座新的長城,是敵人無論如何殘暴、兇惡也不能攻破的。」。陳誠1936年9月30日上書蔣介石,提出「就中日問題論,前途終不免於一戰」,「中日間之關係,今日實已至最嚴重之階段」。他建議,中國急務,除健全最高統帥部外,「應即就國防之需要,將全國各省切實分區,兼程釐整,旦夕應變,即就地予以守土之責,實為無可再緩」。他要求立即「積極建設兩湖,作為國防根據之中心。」函稱:「為今之計,應認定西南為重心之所在,切實委任,嚴行督促,以期樹立復興民族堅固不拔之基礎。」(《陳誠先生回憶錄——北伐平亂》第355-356頁)。白崇禧1938年初在武漢檢討二戰區軍事會議上正式提議,第二戰區全體官兵不得因太原失守而退過黃河或其他戰區,否則以軍法從事。並建議對日抗戰我以劣勢裝備對優勢裝備之敵,應多採用「游擊戰與正規戰配合,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並令各部於山西境內以游擊戰與正規戰並用,保障山西根據地。

另一方面,1935年,德國軍事顧問法肯豪森向蔣介石提交了一份《關於應付時局對策之建議》,也提出了「用持久戰抗敵」、應將四川省作為抗日的「最後防地」、加強長江一線的布防和加快中國國防工業建設等主張。

特別是,蔣介石本人也對持久戰的運作,做了非常精闢的闡述。

1933年4月12日,蔣介石發表演講稱:「我們現在對於日本,只有一個法子,就是作長期不斷的抵抗。他把我們第一線部隊打敗之後,我們再有第二、第三等線的部隊去補充,把我們第一線陣地突破以後,我們還有第二、第三各線陣地來抵抗。這樣一步復一步的兵力,一線復一線的陣地,不斷地步步抵抗,時時不懈,這樣長期的抗戰,越能持久,越是有利。若是能抵抗三年、五年,我預計國際上總有新的發展,敵人自己國內也一定有新的變化。」(《蔣公「總統」大事長編初稿》總552頁)。

五、蔣介石領導抗日戰爭持久戰的精彩實踐

蔣介石是一個很有主見(由親蘇到反蘇反共),又虛心納諫善於學習的人。1927年主政伊始,蔣介石便著手進行備戰;從1928年底起依靠德國顧問團建設現代國防軍和發展軍火工業。

蔣介石領導的抗日作戰,一是「打」——積極的「打」,二是拖——以一次次積極的「打」,拖住日軍,延緩其凌厲的攻勢,使其陷入戰事膠著的泥沼之中,以待國際局勢變化取得最後勝利。

以1937年「8.13」淞滬會戰為例,可見蔣介石堅持持久抗戰的思想和做法。

第一,不是純粹的被動防禦,而是該出手時就出手,主動出擊,扭轉敵軍的進攻方向。本來,日軍是由北向南進攻,利用中國華北河南及江漢平原平坦開闊的地形與平漢、粵漢鐵路長驅南下縱貫中國,以一蹴而就完成對大半中國的占領,迫使中國投降。為粉碎敵人的美夢,蔣介石採取先發制人之術,在上海挑起戰端,並不斷增兵,一個弱國的被侵略者,終於改變了強大敵軍的用兵方向。

第二,不是消極抗戰,而是積極發力,把自己的精兵強將全部推上前線,最大限度地消耗敵軍的實力。

第三,不死戰,不以一地一城的得失為念,而以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為重。一旦形勢變化出現險情就立即撤退。

所以,不久(武漢會戰)就使戰局由防禦轉為雙方相持——發生了有利於中國的巨大變化。

以弱抗強,不斷後退是必然的。但中國抗日戰爭的打打退退——不斷的打不斷的退,終於使一支弱旅由被動變成了主動!這實在是高超的指揮藝術,令人驚嘆的精彩戰績。

六、毛澤東與毛奴,無恥的吹噓與詆毀

毛澤東,一方面欺世盜名吹噓自己的《論持久戰》,一方面鼓唇搖舌譏諷嘲笑抨擊國民黨軍隊「消極抗戰、望風而逃、一潰千里,丟失半壁河山」。毛澤東的追隨者一直在鸚鵡學舌一再舊調重彈。

淞滬會戰等23場大會戰是消極抗戰嗎?哪一點消極抗戰了?弱國對抗強敵,能不打打退退嗎?強大的蘇聯紅軍何止一退千里!毛共紅軍何止一退萬里!難道你沒有丟失大半壁江山以至於走投無路嗎?退,是弱國的實力使其然,是持久戰的戰略決策使其然,錯在何處?憑什麼把有計劃的戰略撤退說成是「一潰千里」?——一個與日寇暗通款曲的大漢奸,有何面目妖言惑眾?——大漢奸的徒子徒孫,你們知道世間有羞恥二字嗎?

綜上所論,是「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理論、正確戰略策略指導了全中國的抗日戰爭」嗎?——豈有此理!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來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809/974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