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連3天缺席黨媒頭條因屢挨批?媒體消息和專家分析

—港媒:習要求低調防捧殺

正值中共北戴河時間,中共高層集體「隱身」的同時,習近平的名字也罕見的連續3天缺席黨媒頭條。港媒消息,習近平下令低調,或防「捧殺」。學者何清漣表示,個人集權和集體領導這兩種模式,都是共產黨政權領導體制這塊「硬幣」的兩面,非此即彼,無論哪一種,都未改中共獨裁性質。

8月1日之後,中共北戴河「休假」模式啟動,習近平消失在公開活動中。此外,從8月10日至12日,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的頭版標題中,連續3天不見習近平的名字。

14日,香港《明報》報導指,一般來說,即使習近平沒有公開活動,他的名字也會以綜述或評論的形式出現在黨媒頭版。7月的《人民日報》頭版標題,只有4天沒有習的名字,但這4天並非連續出現。

報導引述消息稱,習的名字連續3天缺席《人民日報》頭條,原因是習近平本人提出,不要過分突出他個人。

報導分析,去年的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後,各級官員對「習核心」的表忠之聲此伏彼起,今年有關「習近平思想」的造勢又漸入高潮,一般預料「習思想」很可能在十九大上列入黨章。習近平此時突然叫停對他的過分吹捧,耐人尋味。

報導稱,殺人有「棒殺」和「捧殺」兩種手法。「捧殺」者,即極盡肉麻讚揚之能事,令人反感,即所謂「高級黑」。在中共歷史上,就曾有林彪等人以「天才論」吹捧毛澤東,力推毛「晉位」國家主席一職,最終導致毛、林反目一事。

外界觀察,中共十九大前為「習思想」造勢的官員中,既有中辦主任栗戰書和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等習的親信,也有被譏諷為「中國第一忠臣」的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還有劉雲山下屬的中宣部高官。

北戴河會議前,習近平出重手拿下了「江派接班人」背景的前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閉門給省部高官訓話,並在內蒙舉行了沙場大閱兵。外界分析,習近平一系列大動作,意在震懾黨內政敵,力保「十九大政治安全」。

同時,海外輿論場則掀起一輪習近平要「恢復黨主席」、「並肩毛鄧」、「謀求權力終身制」以及「走向全面獨裁」的評論熱潮。

分析指,習近平此時下令低調,可能與此有關。

中共無論個人集權還是集體領導未改極權性質

學者何清漣表示,個人集權和集體領導這兩種模式,都是共產黨政權領導體制這塊「硬幣」的兩面,非此即彼,無論哪一種,都與民主化毫無關係,不過是極權國家領導制度的不同形式而已。對習近平集權想建立獨裁的批評,那是假定集體領導不是獨裁,個人專斷才是獨裁

從制度層面看,不管共產黨的領導模式在集體領導和個人集權之間怎樣來回擺動,其專制的制度層面並沒有根本性變化;如果說有差別的話,主要體現為政策鬆緊、政治高壓大小。

雖然在集體領導模式下,很多時候會實行相對寬鬆的政策,這正是國內知識分子反感個人集權模式的原因,但是,集體領導模式並不必然保持寬鬆政策,一切視當局維繫政權的需要而定。「六四」鎮壓就是最好的例子,鎮壓前後中共的集體領導模式並未發生重大轉變,但鎮壓之後的政治高壓至今令許多過來人記憶猶新。

何清漣指出,集體領導模式下之所以會實行寬鬆政策,其實主要是統治者需要挽回民心,懷柔而已。一旦民眾奮起呼籲民主時,集體領導模式的紅色政權會毫不猶豫地殘酷鎮壓;甚至僅僅是因為民間團體的規模過大,比如法輪功、基督教家庭教會等,其實並無民主政治訴求,也同樣會遭到殘酷鎮壓。

何清漣強調,過去幾年,國內經常用「九龍治水」來形容胡錦濤時代的集體領導,這種高層的權力分散,是腐敗升級到最高階段的政治保障。現在,中國的經濟衰退已成定局,金融危機隱約可見,統治者為了保住政權,減少內部紛爭,轉向集權,以便對官員「擰緊螺絲」、堵住「外逃」之路。

這與當年鄧、江、胡時代實施懷柔政策的目的其實差不多,都是從延續政權壽命出發的。而官員的腐敗有如白蟻,正在腐蝕政權的支柱之時,政權保衛戰成為當局的首要任務,習近平視自己為保護紅色政權的不二人選,實行多年的「接班人」梯隊制度化自然就「退居二線」了。

阿波羅網林億報導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815/977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