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醫沒有「排毒」之說 清除體內垃圾竟然也是一種進補

作者:

一提起「排毒」,大部分人都會想到清腸排便。事實上,現代排毒多依賴的清腸排便,屬於中醫「下法」的一種療法。但「排毒」是現代人的說法,中醫從無「排毒」一詞,有的僅是「毒」的這種說法。那麼,中醫的「毒」究竟指什麼?

此毒非彼毒

古代中醫文獻中,「毒」這個詞彙出現的比例並不是很多,出現的語境主要有以下三種:

藥物之毒

如半夏、附子、大戟、芫花、甘遂、烏頭、巴豆、鉛丹等。這類藥品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下品」,僅病患可服用,且不能久服。

「疫癧」之毒

「疫癧」是「天地間的不正之氣」,是一種邪氣,其具有較強的時令性、傳染性,其類似於現代醫學中的「禽流感」「流行性感冒」等傳染性疾病。

偏勝之「毒」

許慎《說文解字》曰:「毒,厚也。」六淫偏勝則為毒,王冰註:「夫毒者,皆五行標盛暴烈之氣所為也。」此毒指偏勝之「毒」,並不是「毒素」或一種獨立的物質,而是某一種物質或性質在人體內滯留發展,呈現一種「過」的狀態,譬如說,寒毒、濕毒、熱毒、濁毒等。

一般來說,前兩種是狹義之「毒」,第三種是廣義之「毒」。所以,廣義上的「毒」不局限於有「毒素」的物質,使用不當或偏性不糾,長期如此即成「毒」。某些偏性食品並不含毒素,但是過度食用了這類性寒或性熱的食物,則反而成「毒」。此外,偏離正常的生活習慣,如過多吹空調、過勞、熬夜等,都會因為過度而成「毒」,威脅人體健康。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清代鄭壽全在《醫法圓通》中說,「病之當服,附子、大黃、砒霜皆是至寶;病之當不服,參、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由此可見,「毒」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清除體內垃圾也是一種進補

老百姓常用人參滋補,不會和「毒」聯繫起來,但是健康人尤其是小孩濫用人參,會導致體內功能紊亂、口腔潰瘍、流鼻血、大便秘結等,甚至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

相反砒霜劇毒,但把握有「度」,有時也會為治病所用。冬蟲夏草是名貴中藥材,對肺、腎的效果不錯,比如肺虛咳嗽,但是對中風患者、有出血症狀的、熱性體質的、女性更年期有煩熱表現的,不建議使用。

中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各類代謝產物蓄積在體內會使人體氣血陰陽運行失調。因臟腑失調,氣血阻滯,瘀血內結引起的「實證」不能一味進補,否則成了「呆補」,反而會「補而不通」。「補而不滯,滋而不膩,扶正而不戀邪」是補法應遵循的原則,應該在辨清證候虛實前提下當補則補,當通則通。換言之,清除垃圾也是進補,正所謂「不補之中,有真補者存焉」。那麼,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哪些危害人體的「垃圾」呢?

我們每天一睜眼,就要看到外界的環境。肝開竅於目,長期用眼看紛繁複雜的內容會令我們產生喜怒哀樂,如果沒有把握好「度」導致失衡則會產生「毒」。比如網際網路上不良內容的泛濫,會讓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更容易浮躁、不穩定,久而久之會損耗肝血、腎精,導致心智迷亂、心神渙散、視物昏花、精神萎靡等。

現在的人營養過剩,中年後很多人發福,挺起了將軍肚,大量脂肪顆粒瀦留體內,不能由正常的新陳代謝排出體外,中醫認為其屬標實之邪,以水濕、濕熱、血瘀、痰濁為主。全身濁毒類似於高血脂、肌酐和尿素氮偏高等,其水平越高,濁毒越盛。而局部濁毒比如脂肪顆粒在腹部沉積、尼古丁在肺部沉積、大便在腸內無法排出等,會損害臟器,其與全身濁毒互相關聯,互相促進,形成惡性循環。

隨著環境因素惡化和生活方式的不規律,濁毒致病也更加明顯。由局部到全身,或由全身到局部,互結交纏,膠著黏滯,以致久而化瘀,阻塞血絡,戕伐正氣。比如,心腦血管病很多都是血管內血脂高血糖高等最後破壞了血管壁,引起了阻塞性的後果;如果侵犯清竅,則神昏譫妄,造成高血壓、頭暈等。

另外,生活作息紊亂,會使氣血運行失常。機體內產生的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除,積在體內而化生成「毒」。濁邪膠著壅滯,毒邪性烈而善變,所以既病程總體纏綿遷延難愈,又時有病情急驟發展,且隨濁毒損傷臟腑脈絡之部位不同而併發症叢生,變證多端,進一步耗灼氣血津液,加重氣血津液生成、輸布、代謝的紊亂,甚至最終難以逆轉。所以,只有身體清潔了,元氣才會充實。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養生中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821/98134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