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李嘉誠再次拋房 樓市真的要變天?

作者: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當你成功了以後註定會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有時候你的一個舉動,甚至說過的一句話都會成為被解讀的對象。三個月前,馬雲說「未來最便宜的可能就是房子。」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激烈爭辯。

而投資超人李嘉誠的舉動更會成為房地產行業研習解讀的範本,近幾年李嘉誠「被逃跑」「告別房地產」之說不絕於耳。據統計,近3年以來,「不賺最後一個銅板」的李嘉誠共計賣掉了800億資產,尤其是大陸的資產,都是在資金比較容易匯出的時候賣掉的。不在最高點賣,而是最合適的時機賣。

這不,繼大規模拋售國內物業以來,李嘉誠並未停止售賣資金的腳步,據香港媒體9月7日報導,分別由李嘉誠旗下長實地產及電能實業持有的山頂道兩幅宅地,以20億港元公司股權轉讓易手。這是繼李嘉誠被印度敲竹槓以來爆出的關於李超人的又一大新聞。

近年來,李嘉誠頻頻出手其在香港和大陸資產並加大對歐洲投資力度,這幾乎已成為了眾所周知之事。每次都會引發不小的猜測,尤其是當前房地產市場收緊,調控層出不窮之際,房地產變天論更是此起彼伏,大佬的動作更是被認為投資置業的風向標。

無獨有偶,李嘉誠不是地產大佬里唯一一個拋售房地產業務的,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萬通六君子之一的潘石屹這兩年更是一反常態,不僅轉型做起了共享辦公,也是大舉拋售核心資產SOHO城,套現350億之多。潘石屹李嘉誠都屬於有先見之明的地產大人物,潘石屹更是認為網際網路時代是反房地產的,所以他率先轉型「輕資產」也是得到了業內的一致肯定。

同潘石屹相比,王健林就被動得多了,雖然眼下已經促成了萬達融創、富力的世紀大交易,但轉手的也只不過是最容易處置的資產,相對於更加難以消化的萬達廣場,王健林的「輕資產」之路可不是嘴巴上說說「徹底告別房地產」那麼簡單。尤其是海外負債纍纍,國內有限制重重之下,老王的房地產之路要比前幾年難得多了。

更有港商黃俊康一次性賣大陸8個房產項目,15個月套現177億!這是繼李嘉誠大舉拋售國內物業後的第二個港商宣布變賣國內房產項目。不止地產大佬,最近新聞報導稱上半年有1100多家上市房企也在拋房名下房產,不管其是為了穩定現金流也好,還是為了激勵股民、維護核心利益也罷,總之,我們看到的事實是賣的越來越多了。

縱觀近幾年房地產的發展,雖然各房企銷售日益打破記錄,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粗放式的「拿地、開發、銷售」模式已經玩不轉了,往後更多的房企追逐的目標已經不是規模的大小,而是利潤的高低。就拿李嘉誠來說,今年上半年,長江地產收入不到300億港元,利潤超過144億港元,這個盈利水平應該是國內開發商效仿的。

同時,從上半年的銷售報表不難看出,雖然在各種資金收緊的背景下,很多房企已然超額完成任務,且拿地任務也有條不紊,但是不難發現,行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超千億房企越來越多,但是不可忽略的中小房企正面臨生存挑戰,尤其是融資渠道收緊,很多中小房企已經沒有來錢的門路,大房企不同,可以採取兼併手段。據業內分析,下半年可能看到更多的行業併購的消息,而且這種「大魚吃小魚」的做法會越來越普遍。

通常一有大佬拋房,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房地產要不行了,房價可能撐不住了,要下跌了。這種想法很普遍,很多業內的作者也會往這方面引導,給購房者錯誤的認知。記住一句話:開發商寧可尋找其他開發商或者金融機構,進行資產處置,也不會便宜賣給購房人。當前國家釋放的信號也是,未來房地產市場要以「穩」為主,穩定的、持續的調控,加建立長效機制,這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不管是房地產變天也好,還是維持現狀繼續也罷,對於房地產這些大佬來說他們眼前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在改變「姿勢」,調整策略,玩法不同而已,資本是逐利的,總是從價值高地向價值窪地轉變,但有一點需要肯定的是,房地產市場在改變,房企勤修內功是不會差的。而且政策的指引作用也在凸顯,從今年的調整策略來看,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都優於以往,絕非小打小鬧。正如前億城總裁鄂俊宇所說「房地產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們錯誤了太多糾正行業發展的機會。」如若任其發展,只會變本加厲。

國家去年底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之後,釋放的信號也非常明確,近幾年流入房地產的資金太多,尤其是投資投機炒房的行為更甚,已造成房子的投資屬性凌駕於其居住屬性之上了,勢必要通過行政干預回歸房子的居住本源,但不可否認,房地產發展到如今,絕非炒房者一顆毒瘤所致。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其實大佬拋房這事很好理解,就和我們賣掉手上的第一套房,然後拿著這錢去改善性住房差不多,你是為了住更大的、更好的,他們何嘗不是呢?

責任編輯: 唐冬柏  來源:百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911/991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