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吃油別太專一 營養師從不買調和油

「民以食為天」。吃是一件大事,吃得健康營養更是一項關乎民生幸福的大事。吃也是一門學問,吃錯了、吃多了就吃出病來了。隨著經濟生活的發展,商品種類越來越豐富,面對琳琅滿目的貨架,到底該選擇哪種?

1很多調和油都是賣噱頭

超市的食用油區,穀物調和油、堅果調和油、橄欖調和油等新品種層出不窮。

不過,在營養專家看來,很多調和油都是在賣噱頭。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說,仔細查看一些穀物調和油後會發現,配料表中大多數是比較廉價的油,「往大豆油、葵花籽油里加一滴橄欖油,就可以叫橄欖調和油,價格就高出兩三倍。」調和油的業內潛規則是,哪種油貴就按哪種油起名、定價,哪種油便宜,就在配料時多加。

按照標準,大多數食用油按品質從高到低,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那是不是等級越高就越好呢?遼寧營養學會副會長王興國說,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等級越高,只代表精煉程度越高。級別越高的油,在加工過程中流失的營養往往越多,精煉程度越高,除去了有害物質,但同時也去掉了很多胡蘿蔔素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選擇時,不必太在意等級,可以按照口感選擇,比如不喜歡大豆油的豆腥味,就可以選擇一級大豆油,它比三四級的口感好;你喜歡花生的香味,就選擇壓榨花生油。」

而對於「浸出」的油含化學殘留的說法,朱毅說,壓榨和浸出針對的是油料品種,含油量較高的植物油料,常採用先壓榨後浸出的工藝;含油量較低的,常採用浸出工藝。「只要符合質量標準,都是安全的,不過壓榨的香氣會更好些。」

2廣告熱炒的油等級較低

雖然特級、一級等不代表油的等級質量高低,但在營養師看來,不同油因為其保健功效,確實存在等級之差,而在電視廣告中熱炒的一些油,往往等級較低。

第一層級

茶籽油、橄欖油

屬於高油酸型植物油,營養價值和食療功效高。

第二層級

低芥酸菜籽油

花生油、芝麻油

米糠油

屬於均衡型植物油,耐熱性不錯,適合一般炒菜。

第三層級

小麥胚芽油

大豆油、玉米油

葵花籽油

這類植物油怕熱,適合用來燉煮菜餚,日常炒菜也行,但要控制溫度,別讓油鍋冒煙,不宜用來油炸。

第四層級

椰子油

棕櫚油

豬油、黃油

除大運動量人群外,不建議多數人經常食用這類油。

3愛吃肉選豆油,喜素食挑茶油

「油要經常換著吃,還要按照個人飲食習慣挑選。」王興國說。

有些人平時飲食中豆製品吃得多,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已經很充分,就沒有必要天天用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做菜了,而是應該多選茶籽油、花生油等含更多單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如果花生、瓜子等零食吃得多,就應該選擇花生油、葵花籽油以外的油。經常吃各種堅果的人,就沒必要再用核桃油或葵花籽油烹調了。

有些人日常飲食中肉食較多,最好不要再吃動物油,可以適量多吃些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

有些人以素食為主,從飲食中獲得的飽和脂肪太少,買油時最好多選擇單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橄欖油、茶籽油等,花生油、米糠油也不錯。

而對於有心血管病的人來說,橄欖油和菜籽油是不錯的選擇,平時應少用大豆油、玉米油或者葵花籽油,這些油品中亞油酸比例過大,有可能增加冠心病發作的風險。

經驗分享

營養師這樣買油吃油

王興國還以自家買油、吃油的經驗,為普通家庭做了示範。

「我家一般備有三種油,玉米油、橄欖油、亞麻籽油。調和油,我是從不買的。」王興國解釋,涼拌菜淋點橄欖油,炒菜用玉米油,煲湯時滴幾滴亞麻籽油。

擔心一次買三瓶油吃不完,不利於保存的家庭,建議每次買小瓶裝的。如果是大桶油,最好用油壺倒取使用,存放時遠離灶台、窗台和陽台。另外,還可以在油桶外面套一個黑色塑膠袋,能防止油脂氧化變質。

有人看到油壺裡快沒油了,沒等用完就倒進新的,這個做法不對,這會加速新油的氧化。應把壺裡舊油徹底用完,再把新油倒進去。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快樂老人報-楓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1010/100664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