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王維洛:三峽工程猛於虎 泄洪破壞力為自然洪水25倍

— ──泄洪破壞力遠超自然洪水

作者:
洪水的破壞力由其動能(質量乘以速度的平方)決定。當三峽工程下泄洪水總傳播時間由天然洪水的三十小時左右縮短為六小時,速度是天然洪水的五倍,下泄洪水的破壞力就是天然洪水的二十五倍。用土石堆砌起來的長江干堤,顯然是無法承受下泄洪水如此大的破壞力,致使大壩下游地區的防洪形勢更加險峻。

三峽工程防洪效益是下游在汛期不需上堤巡邏?

據說建設三峽工程的最主要目的是防洪,但是三峽工程自二○○三年蓄水以來並沒有在實踐中展現其應有的「防洪效益」。二○一三年底,新華網發表文章紀念三峽工程興建二十年稱,三峽工程建成之前,長江防洪靠堤防,每年汛期,沿岸各地幹部群眾齊上陣,日夜巡堤值守,十分辛苦。三峽工程建設後,幹部群眾再也不需要上堤日夜巡邏了。僅二○一○年減少上堤查險一項就節省人力成本二億多元。

二○一六年長江幹流並沒有發生大洪水,但是長江中下游的洪水損失卻是相當嚴重,先是鄱陽湖地區洪災,後有武漢被淹。武漢一直是中下游防洪規劃中保護的重點,李鵬也多次強調:「興建三峽工程對於大幅度提高長江中下游尤其是武漢地區的防洪標準,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九九八年長江中下游地區遭受洪水災害,三峽總公司總經理陸佑楣說:「要是有了三峽工程,何愁長江洪水呈凶狂」。二○一六年長江上游沒有大洪水,武漢洪水位卻高達二十八點三六米,為歷史第五位。武漢城區被淹,損失慘重。正如清華大學周建軍教授所指出的,三峽工程的防洪能力沒那麼強。二○一六年七月初,李克強總理趕到武漢、岳陽,視察洪水災情,發現竟然沒有人在江堤上巡邏守護,十分氣憤,指出長江防洪還是要靠江堤,並立即嚴肅地查辦了不值班、不上堤巡邏的地方幹部。可是不上堤巡邏本是三峽工程的「防洪效益」。

水庫消落庫容加重洪水災害

長江水文局局長王俊在《二○一六年長江洪水特點與啟示》一文中指出:今年長江中下游幹流高水位的成因除流域降雨較常年偏多一成外,就是至六月上旬,長江上包括三峽在內的水庫群合計消落庫容達五百五十七億立方米。受兩者共同作用,宜昌、漢口各站來水偏多三至五成,六月份洪水位分別較歷史同期偏高幅度二米左右。這也就解釋了六月底七月初武漢被淹的原因。正所謂:縱有三峽工程在,洪水依舊呈凶狂。

三峽工程泄洪破壞力為自然洪水25倍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的程海雲、陳力和許銀山在《人民長江》雜誌二○一六年第十一期上發表《斷波及其在上荊江河段傳播特性研究》的文章指出:三峽水庫投入運行後,其下游荊江河段洪水傳播特性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主要表現為洪水傳播時間明顯縮短。大壩下游上荊江河段(宜昌至石首)洪水總傳播時間由天然洪水的三十小時左右最短縮為六小時。

程文指出,三峽工程在防洪和應急調度期間,致使下泄流量在較短時間內發生很大變化。此時,三峽工程下泄水流具有突變特徵,形成不連續波,稱為急變洪水波。水庫潰壩洪水波、潮汐涌波、閘垻啟閉時的泄水波也同屬於急變洪水波。急變洪水波形成過程中,大都可能形成斷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立波。

天然洪水是運動波,而三峽工程下泄流量則不同於自然洪水,是斷波,兩者的區別在於波高和波速。斷波的波高比運動波高出許多,如海嘯形成的立波。斷波的波速更是大於相同流量的運動波的波速,斷波波高越大波速越快。程海雲等以宜昌站為例加以說明:自然流量為每秒二萬立方米時,平均流速為每秒一點五六米(即每小時五點六公里),自然流量為每秒四萬五千立方米時,平均流速為每秒二點四二米(即每小時八點七公里)。而當三峽工程泄水,流量由每秒二萬立方米時驟然增加至每秒四萬五千立方米時,形成斷波,速度可高達每秒十八米(即每小時六十四點八公里)。

洪水的破壞力由其動能(質量乘以速度的平方)決定。當三峽工程下泄洪水總傳播時間由天然洪水的三十小時左右縮短為六小時,速度是天然洪水的五倍,下泄洪水的破壞力就是天然洪水的二十五倍。用土石堆砌起來的長江干堤,顯然是無法承受下泄洪水如此大的破壞力,致使大壩下游地區的防洪形勢更加險峻。

斷波洪水的危害

程海雲等把三峽工程下泄洪水形成的急變洪水波和潰壩洪水波歸於同一種類型。中國第一次對斷波洪水的研究是在一九七五年河南省板橋等六十多座水庫大壩潰壩之後。二○○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新華網以《三十年後,世界最大水庫潰壩慘劇真相大白》第一次承認,「一九七五年八月,在河南省駐馬店等地區、一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計六十多個水庫相繼發生垮壩潰決,近六十億立方米的洪水肆意橫流。一千零一十五萬人受災,超過二點六萬人死難,倒塌房屋五百二十四萬間,沖走耕畜三十萬頭。縱貫中國南北的京廣線被沖毀一百零二公里,中斷行車十六天,影響運輸四十六天,直接經濟損失近百億元,成為世界最大最慘烈的水庫垮垻慘劇。」根據陸欽侃等全國政協委員提供的資料,潰壩死亡人數為二十三萬;根據《Discovery》節目報導,死亡人數為二十四萬。

板橋水庫最大庫容四點九二億立方米。六十餘座水庫全部潰壩洪水總量近六十億立方米;而三峽工程最大庫容三百九十三億立方米。根據三峽水庫運行計劃,短時間內釋放或者存儲七十億立方米以上的水是所謂正常運行。板橋水庫潰壩洪水的最大流速達每秒三十餘公里,可以將火車油罐車衝出幾十公里,而三峽工程下泄洪水流速達每秒六十餘公里,其破壞力遠遠大於板橋潰壩洪水。

德國對洪水流速加快危害的認識

一九九三年和一九九五年德國萊茵河兩次大洪水,科隆市城市中心被淹。在分析洪水起因時有專家指出,一百多年來在萊茵河上游搞河道渠化和裁彎取直,致使洪水流速加快,是造成萊茵河大洪水的一個主要原因。讓河流重新自然化是解決萊茵河洪水問題的一個新措施,比如讓筆直的河道重新變彎,去掉水泥化的河岸,重新恢復礫石、泥沙質的河岸等等。一百多年來萊茵河的治理,特別是河道渠化和裁彎取直,一直是長江治理的楷模。只是中國老是照搬別人的經驗,往往搬來的是已經過時的經驗;而對別人的新理念和新措施,比如河流重新自然化,則是完全排斥。

從德國的經驗來看三峽水庫投入運行後,大壩下游洪水傳播時間明顯縮短,宜昌至石首的洪水總傳播時間由天然洪水的三十小時左右縮短為六小時,直接威脅長江防洪安全。這是程海雲等學者想告訴大家的:三峽工程勐於虎也。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爭鳴/動向201710月合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1011/1007097.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