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邱會作回憶錄揭示中南海內鬥核心

作者:
領導層的個人恩怨是無產階級先鋒隊內鬥的核心。邱披露了周恩來告誡軍委辦事組的名言:「什麼是『中央政治』,『中央政治』就是處理好主席、林副主席、江青的關係。」在林、江矛盾發展的過程中,不謀而合,林也在掂量同樣的問題:「主席是要軍隊(林彪),還是要造反派(江青)?」林的判斷是「主席要軍隊,但對打擊造反派也不會太高興。」但是,最後證明,林彪的估計並不準確。在打倒了劉少奇之後,毛的首選,已經不再是軍隊了。

邱會作長篇回憶錄,在他去世9年之後在香港出版,書中披露了「文革」期間多宗重大事件內幕。對於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人們來說,邱會作並非一個陌生的名字。文革前,他是軍委辦公會議成員、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文革中,進入中共中央領導核心層,為第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軍委辦事組成員、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總後勤部部長。「九·一三事件」後身陷囹圄,又被指稱為「林彪反黨集團」(後升為「林彪反革命集團」)主要成員。2011年1月,這位文革風雲人物去世9年之後,其長篇回憶錄於香港出版。這是被毛澤東打倒的所謂「林彪集團」成員中繼吳法憲之後,又一位重量級人物發表的頗具代表性及史料價值的回憶錄。讀者和研究者們如果把中共最新「審定」的、乾巴巴的、避實就虛、但具有最高權威的黨史教科書,和邱將軍有血有肉的回憶錄加以對照,無疑會得到考據和鑑別的樂趣,並且提高透視歷史和透視中共的教益。根據當權者的利益和需要,人為地區別「敵我」,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就是鄧小平導演的「以法治國」的真諦。

林彪與「四大金剛」合影,左起:李作鵬、吳法憲、林彪、黃永勝、邱會作。照片攝於1970年9月6日,林回京前。因為九江機場小,大飛機無法降落,故林彪不得不乘安-24,此照是在安-24飛機中所攝。這是廬山會議後,他們五人唯一一次合影。

破譯神秘的文革的一把鑰匙

邱會作將軍是名人。他擔任解放軍總後勤部的部長達十二年(1959-1971)。毛澤東的共產主義藍圖(「五七指示」)就是對他的報告的批語。文革期間,他進入政治局和「軍委辦事組」(這是由周恩來而不是林彪直接領導的「軍機處」),後被鄧小平「依法」判定為「林彪反革命集團主要成員」。經過「公審」,按照鄧小平的設計,使「黃吳李邱」和「王張江姚」一起,成為毛澤東的替罪羊。至於毛自己,則按照鄧小平的同一設計,年復一年,高臥在紀念堂里,作為綿延共產黨神聖統治的圖騰,尊享一代又一代黨國精英奉獻的香火。

邱會作是江西一少年,十五歲參加「紅軍」造反。顯然得益於好學深思,僅以文字水平而論,也決非李鵬所能企及。邱留下的回憶錄,七十六萬字,除了小部分講自己的戰績以外,以主要篇幅記錄了他在文革中的親歷。作為「毛主席的紅小鬼」,他理所當然接受了共產黨的歷史觀,但是,連他也終於認清了毛澤東和鄧小平的真面目。他細心而且詳細地記下了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做,替後人提供了破譯神秘的文革的一把鑰匙。

邱用了「林是被毛拖進文革」(頁686)幾個字,概括了林彪在文革期間自始至終的地位。連毛澤東要搞掉劉少奇,也是通過周恩來向林攤牌的。

和局外人不同,邱把文革中的「軍內」和「軍外」加以區別。在敘述林彪在全國範圍內追隨毛澤東支持造反派的同時,一一記下了林不能容忍中央文革通過軍內造反派插手軍隊的事件。他記下了林彪和徐向前兩個元帥之間圍繞著「怕亂」和「不怕亂」的分歧而展開的鬥爭。按照廣泛流傳的信息,是葉劍英江青拍桌子;邱會作指出,這不是事實,事實是葉劍英對徐向前拍桌子。他還記下了楊成武(代總參謀長,本來是林的愛將)轉向江青以後,林、江矛盾的發展。在對楊的處理上,毛連續開了四次會表示對林的支持,善於翻雲覆雨的江青則迅速倒戈,拋棄了楊。

個人恩怨是中南海內鬥的核心

領導層的個人恩怨是無產階級先鋒隊內鬥的核心。邱披露了周恩來告誡軍委辦事組的名言:「什麼是『中央政治』,『中央政治』就是處理好主席、林副主席、江青的關係。」在林、江矛盾發展的過程中,不謀而合,林也在掂量同樣的問題:「主席是要軍隊(林彪),還是要造反派(江青)?」林的判斷是「主席要軍隊,但對打擊造反派也不會太高興。」但是,最後證明,林彪的估計並不準確。在打倒了劉少奇之後,毛的首選,已經不再是軍隊了。

準備「九大」時,林彪支持陳伯達起草以「發展生產力」為主題的報告,被毛否定。毛要張春橋以「繼續革命」為中心。這是毛、林分手的起點。雖然林彪被黨章冠冕堂皇定為接班人,但是,無論毛澤東,還是林彪,彼此都十分清楚,林的健康狀況,根本無法「接班」。

九屆二中全會是黨內外、海內外無法理解的謎。設不設國家主席,稱不稱天才,怎麼成了你死我活的兩條路線鬥爭?周恩來、康生和林彪、陳伯達一樣,都在發言中主張設國家主席,汪東興的調子比「黃吳葉李邱」高得多,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麼周、康、汪榮任了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捍衛者,林陳黃吳葉李邱卻成了反革命?事情的起因是什麼?發展過程又是如何?是什麼觸動了毛澤東對自己生死存亡的恐懼,使他最後下了如此驚天動地的決心?在邱的回憶錄里都提供了啟發性的記載。

對盛傳中的所謂林彪反革命集團的「武裝政變」,由於原告提出的除了空話還是空話,在這種情況下,使讀者有根據認為,被告對此嗤之以鼻是更有說服力的。

再現了一個「革命」的拜占庭

邱通過回憶錄再現了一個「革命」的拜占庭。讀者和研究者們如果把中共最新「審定」的、乾巴巴的、避實就虛、但具有最高權威的黨史教科書,和邱將軍有血有肉的回憶錄加以對照,無疑會得到考據和鑑別的樂趣,並且提高透視歷史和透視中共的教益。

這是邱氏的獨家記錄,不可能不受到視野和視角的局限。但是我願意向讀者推薦兩篇話。一篇是劉少奇在唇亡齒寒時對戰友彭羅陸楊的批判(頁434-438),另一篇是林彪在類似處境下批判同盟者陳伯達的話:「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頁721)往日的戰友,一旦被毛拋棄,劉、林二人就無例外地以大公無私的姿態,施以無情的鞭撻。這種黨內鬥爭,出於革命的本能,出於向最高統治者效忠的本能,更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邱在書中秉筆直書,沒有為尊者諱,相當難能可貴。順便提一下,作者在表達對林總的信仰和感情的同時,沒有忘記客觀地記下了劉少奇在八屆十一中全會上「泰然自若」的神態和「胸懷寬廣」的氣度,儘管劉已經受到了來自毛澤東的致命的打擊。

作者的回憶錄沒有終止於文革,他還沉痛地延伸到三中全會撥亂反正之後的「公審」鬧劇,立此存照:「公審是一個『政治垃圾堆。」(頁38)他指出:起訴書人為地把老幹部分成「黑榜」、「紅榜」,「凡當局需要的人,……一律放在紅榜之內,一律是文化大革命的受害者,這樣就把……同盟建立起來了。」至於「黑榜」名單,也就是所謂的敵我矛盾,「是由當權者圈定的」(頁933)。根據當權者的利益和需要,人為地區別「敵我」,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就是鄧小平導演的「以法治國」的真諦。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的史料價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1213/103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