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債務壓頂!中國普通居民將為巨額債務買單

作者:
近期頗受關注的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說法,並且還提到削減工業產能過剩、控制貨幣供應等等,但會議的報告卻沒有著重提到中國債務的問題。一般來說,中國經濟有個不成文的規律,那就是在最高級別的會議里,提得越少(甚至基本不提)的事情,實際上越重要。恰恰就是這個有意被忽略的債務問題,最有可能成為來年中國經濟的一顆定時炸彈。

近期頗受關注的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說法,並且還提到削減工業產能過剩、控制貨幣供應等等,但會議的報告卻沒有著重提到中國債務的問題。一般來說,中國經濟有個不成文的規律,那就是在最高級別的會議里,提得越少(甚至基本不提)的事情,實際上越重要。

恰恰就是這個有意被忽略的債務問題,最有可能成為來年中國經濟的一顆定時炸彈。

一、負債是刺激經濟的興奮劑,但副作用需要有人買單

近期,審計署發布工作報告稱,去年中國地方整改違規舉債金額超過253億。但這個數字不過是地方整體債務當中的冰山一角。實際上,在大量所謂「不違規」的債務當中,是否能夠按時償還都存在很多疑問,這當中,省級和縣級政府的還債壓力最大。

此外,中國的企業債務也是堆積如山。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中國的債務目前占GDP比率大約為259%,民間債務相當於GDP的210%。到2022年,中國的整體債務將進一步上升到GDP的327%。

由於債務占比太高,加上中國經濟的平均增速這些年不斷降低,因此債務風險的壓力日趨顯現。包括德銀等國際機構都在今年提出過警告,中國的債務風險是別國的三倍。假如中國爆發債務危機,會再一次直接引發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威力肯定大於2008年那次。

在歲末之際,多方唱多中國經濟的時候,我們其實也應該具有危機意識,從債務角度來思考來年的經濟。要知道,在一個高負債的經濟體當中,每個人都要分擔一小部分整體的債務,以各種形式為整體債務買單。政府和企業的債務,說穿了不過是換了種形式的居民債務。

我們先來簡單梳理一下中國債務的類別。

一般而言,我們把債務分為地方債務和企業債務。地方債務又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發行的債務,二是2014年以後升級地方政府代理縣、市級政府發行的債務。兩者當中,風險更高的是地方融資平台的債務。

至於企業債務,這也是近年被人們談論得最多的「灰犀牛」。中國企業債務占總體債務比例將可能在未來兩三年內上升到200%,雖然總體而言可控,在建築、房地產、採礦、鋼鐵等領域,卻存在較大風險。

假如中國地方債和企業債都清清楚楚、帳本明白的話,即使負債率較高,也並不容易產生什麼巨大危機。但問題就在於這些債務之間的關係十分複雜,而且債務十分不透明。因此,IMF在今年的報告中重點指出中國債務的風險之一在於:不透明。

但這種被國際機構批評的「不透明」,其實也是一種中國特色。中國的債務並非現在才不透明,而是被一開始的遊戲規則決定的,積累到現在,要讓它變透明恐怕比登天更難。

中國自1994年進行分稅制改革,並在1995年通過預算法,重新配置了地方的財政權,導致地方收入減少,並且不列赤字,規定地方政府不得發債、不得進行債務擔保。那麼,地方政府為了融資,就只能建立新的管道。其方法就是以政府名義成立城投公司、城建開發公司和城建資產公司等,直接對城市基礎建設和房地產建設進行金融支持。具體的方法就是通過發債、銀行貸款、票據等方法進行融資。

對於已欠下的債務,主要是通過土地出讓金等辦法來償還。因此賣地賣得越多越貴,償債能力就越高,進一步借債的能力也越強。這個依靠土地價值升高不斷循環的融資模式,也是中國房地產這十幾年來價格暴漲的根源。

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第二年,所謂四萬億的擴大投資方案實行,其中,中央直接投資1.18萬億,地方配合籌集資金2.82萬億。自此以後,中國經濟進入長達多年的「錢多」時代,融資成本大幅下降,在「四萬億」中占比例更大的地方債務開始迅速積累。

受到中國版「量化寬鬆」的直接影響,中國的企業債務這些年也在不斷上升。橫向國際比較看,一年前,我國企業債務率已超過131%,在10個主要已開發國家和9個主要開發中國家中位列第一,遠高於80%的全球平均指標。與已開發國家相比,除了法國、西班牙、日本等國以外,其餘發達經濟體都遠低於中國指標;在9個主要開發中國家中,中國是企業債務率增長最快、比率最高的國家。可以說,2008年以後,中國進入了經濟增速越來越低,債務越來越多的時代。

中國借這麼多債有沒有用呢?當然有用。但副作用也十分明顯。

在全民舉債的刺激下,中國經濟在08年的危機之後「領先世界復甦」,可以說,負債是這一次經濟反彈的興奮劑,在統計數據上收穫了靚麗數字。

但是,中國的GDP增速畢竟已經告別了兩位數時代,這是無法被人為因素改變的市場規律。從2008年到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從9.6%下降到6.7%。依靠土地出讓獲得的紅利越來越低,國企的經營報酬率也在逐年降低。

換言之,還債能力嚴重下降,同時由於之前借債的規定製訂得過於寬鬆,於是導致整體的還債能力低於借債能力,債務泡沫迅速膨脹,經濟的負擔變得越來越重。

二、中國債務的鼓傳花遊戲還將繼續

眾所周知,企業債和政府債,兩者之間關係頗深。這是因為地方融資機構、地方政府、國企三者之間有密切往來。其中,經營效率低下的國企往往會是風險的誘發因素。國企一旦出現虧損、經營困難,那麼地方政府不會坐視不管。但如果政府為國企買單,就會加重財政負擔,而如果利用國有銀行資金彌補國企虧損,就會加劇金融系統的風險。因此,面對巨額債務,經常會陷入兩難境地。

在這兩者之外,還需要找到另一條道路來轉移愈加嚴重的債務問題。

打個比方:假如你沒有任何收入來源,要還掉信用卡的欠費,應該怎麼做?答案很簡單,首先你要控制、減少將來用這張信用卡的消費,同時,你需要辦另外一張信用卡,用第二張卡借錢,來償還第一張卡的債。換言之,只要你有多於一個可以借債的帳戶,你就可以想辦法將債務左右騰挪轉移,用擊鼓傳花的辦法把償債日期永久往後推。

這種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其實就是中國目前處理社會整體債務的方法。「地方融資平台」和「企業債券」這兩張「信用卡」已經嚴重透支,如今必須啟用第三張「信用卡」來暫時償還前兩張卡的債務。這第三張卡的名字,就是「居民債務」。

中國所有的債務類別中,無論是地方政府債、企業債、還是整體負債,都屬於遠遠高於世界其他國家的平均水平。只有家庭負債領域,至少在統計數字上還暫時沒有那麼明顯過高。

據統計,家庭債務占GDP的比重在2016年底達到44.4%。從歷史經驗上看,居民的槓桿率似乎並不是很高,低於日本、英國、美國的水平。從具體數字來看,中國的家庭債務增量在2015年一直處於較低水平,而在2016到2017年之間,居民負債突然暴漲,增量已超過兩年前一倍以上。

這兩年時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原本不高的居民債務激增呢?答案是兩件事,第一是「去庫存」政策造成的中小城市的房貸大量增加。與此同時,中國的消費貸興起,實際上等於是以「消費」的名義,變向的將房產貸款發放給徵信不足的購房者。

去庫存政策和消費貸款背後的數字是:大陸142家地產企業負債總量接近3.4萬億人民幣,上市房企的平均負債率也已經高達96%。大量的去庫存,本質上是幫助房企和國企「去債務」。這時候借款買房的人,等於是替企業和國家背起了債務。

居民債務陡增的時間正好也是強制企業去槓桿、地方政府剔除不良債務的時期,其中的邏輯就比較耐人尋味了。企業和地方債務降,居民和普通人的債務增。這一減一增之間,就是我剛才說的:用一張信用卡暫時去償還另一張信用卡的錢。

此外,我們還看到中央對於地方債務的表態愈加強硬。例如,在去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預置案》的基本態度就是:中央不救助,地方自己處理。近日的經濟工作會議再一次強調了這個基本的觀點。債務的爛攤子,中央準備撒手不管,地方自己看著辦。

這其實是一個自上而下的態度,明示地方政府可以有較大空間來自己尋找方法處理債務。

可以想見,地方能夠想到的削減債務的辦法首選就是融資市場。中國的政企融資最屢試不爽的工具,就是中國的股市。過去,中國企業融資三大來源是:銀行、股市、債市。如今,借貸成本升高導致企業不願舉債融資。於是紛紛轉向銀行借款。然而,銀行不可能救助大部分的企業。要想高效、大規模的還債,只能求助於三條道路中的最後一條:股市。

中國這些年的歷次股市牛市,其中多少都有「為企業融資而上漲」的影子。與地方政府和國有資本利益相關的上市企業,能夠包裝關聯上市公司,創造出各種業績和利多消息,推動股價上漲。當債務問題已經很難依靠銀行和債券解決的時候,股市必然就成為了一個重點選項。這意味著,主力笑、散戶哭的劇情,明年或許又要上演。但這又何妨呢?專家們早就說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從政府視角來看,抵押貸款和其他類型消費貸款的增加,促進了家庭借貸和支出的增長,這可以平衡中國經濟。而12月8日北京的一份聲明也明確表示,為了維持基本經濟增長,未來的財政目標是「有效控制」債務,而不是簡單地削減債務。「紐約時報」對此評論說:如果借貸更多地來自家庭部門的話,中國更有可能會允許債務增長。

2018年即將到來,債務壓力卻是不減反增。那些借錢買房的人危險了,你們親手接過來的,是一個巨大的債務泡沫,這個泡沫背後是重複借債、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以及地方政府,一旦破滅,後果難以設想。相反,那些沒有負債、財務狀況良好的人有福了,債務的轉移必然要以資本市場的泡沫為仲介,這會是一個投資機會。

在這個投資的轉折點,擁有現金流並且能夠及時入場並撤出的人,將很有可能跑贏財富馬拉松的下一站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百家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1227/104592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