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睿文:北京三把火燒毀「英明領袖」的中國夢

作者:
「什麼叫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那也是他們站起來了,我們一直趴著呢,趴著不敢抬頭呢。現在的中國社會就是中共的那些自視為高端的人蹂躪、藐視我們小老百姓,你只要看看無良高端政府的打手們把我們、包括幼兒在內的家屬在寒冬里被驅趕到大街上;最後只落得帶著手提肩挑的家當被趕出北京的時候;還有在北京政府用停水停電、雇用打手搗毀砸毀居所中炊事用具,斷絕我們在北京繼續謀生的時候就能理解牆上寫的『公平正義』全是騙人的鬼話」!

中共十九大結束才一個月之際,被習近平「火箭式」提拔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就如火如荼地實施了一場包括清理外來人口、煤改氣、以及大規模拆除牌匾的三項震驚世界的「打、趕、砸、拆」工程!

可他這新官的「三把火」,非但沒有把他日吹夜捧的「英明領袖、總設計師、中共核心」的習近平「挑旺」得更為「紅火」;恰恰相反,蔡奇在冬天裡的三把火燒毀了「英明領袖」的中國夢

一、驅趕「低端人口」事件,被學者們定義為是「北京建城3,062年以來最惡劣的行政作惡事件」

北京政府在11.18大興火災後,以消除安全隱患為由,展開了為期40天的驅趕「低端人口」行動,就是把數以成千上萬的從農村來到北京的移民工群體、以及從外地來北京的民眾住戶大規模地、強制性地趕離北京。

在此期間,北京的警察和公務人員動用長柄板斧和錘子等,以打砸錘的野蠻粗暴的方式,將合法租房的大批外地來京的民眾趕出家門,導致數以萬計的墮胎離失所;特別是豐臺區區委書記汪先永、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對這次「驅除低端人口」所下達的動員令那口口聲聲都是「動狠刀,動真刀,動快刀」「刺刀見紅」……這些都充分證明了中國千百萬民眾的人格尊嚴、合法財產在中共「刀」書記們的眼裡就只是配受如「牲口」般的踐踏和「宰殺」!

幾乎在一夜之間,無數在北京的外來中國百姓的民生民權就陷在了最深重的危難之中!不知道也在北京中南海住著的、「為人民謀幸福的勤務員」習總書記對此會有何感想呢?當大批荷槍持棍的警察保全城管執法人員,在凜冽寒風中連夜搗毀拆除那些為北京提供服務的勞動者居民的勉強棲身之地,使他們失去了家園之時,「永遠做人民公僕」的習主席又在做著什麼樣的中國夢呢?

一名九十年代末來北京謀生至今的民眾就是這樣對表述自己感受的:「高端是人,低端也是人,但尊嚴、富強民主都是高端人口的;什麼叫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那也是他們站起來了,我們一直趴著呢,趴著不敢抬頭呢。現在的中國社會就是中共的那些自視為高端的人蹂躪、藐視我們小老百姓,你只要看看無良高端政府的打手們把我們、包括幼兒在內的家屬在寒冬里被驅趕到大街上;最後只落得帶著手提肩挑的家當被趕出北京的時候;還有在北京政府用停水停電、雇用打手搗毀砸毀居所中炊事用具,斷絕我們在北京繼續謀生的時候就能理解牆上寫的『公平正義』全是騙人的鬼話」!

以上的這番話道出了中共官員把外來務工者只視做廉價的勞動力,他們的生存必須聽命於、服務於中共掌握政權的、具有權勢地位的少數官僚統治者,因為唯有這類人才是高端人口,是中國最重要的「精英」階級!所以用「低端人口」這個歧視性的稱呼、去人性化的說法去定義自己的同胞,哪裡需要考慮這些人被屈辱的感受呢?這種說法很深刻、很明顯地反映了中共極其歧視社會民眾的變態心理;實際上中共就是一副把社會弱勢群體的民眾當作牲口來對待的醜惡嘴臉。

但這樣歧視性的要排斥、驅離「低端人口」的主導思想,其實早就在這些年的中共高層核心達成了共識。

今年7月中旬在一篇題為《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騰籠換鳥」見實效》的新華社的社論中,就以北京雙泉堡為例,說「這裡兩年前還被14家低端市場占據,約10萬外來人口聚集,而如今這裡樹林鬱鬱蔥蔥,正在建設總面積上百畝的綠地公園,……」北京發改委主任談緒祥很得意地說這就是「騰籠換鳥」!意思就是把這些從事服務行業、主要依靠干體力活賺取低收入維持溫飽的外來人口趕走、拆除他們的生活空間;取而代之的就是換上現在北京首都發展更需要的環保型的、高精尖型的項目產業。

在這裡他們不但炫耀「騰籠換鳥」的成績,還信誓旦旦地表示仍需「擰緊幹事創業的發條」。這就為後來發生的驅趕「低端人口」埋好了伏筆!

這樣我們就很容易就理解了北京政府在11月18日大興區慘烈火災之後,為什麼要張牙舞爪地那麼迫不及待地在3天時間之內驅逐了幾百萬外地人。他們要繼續實現那「騰籠換鳥」的「偉大工程」啊!

有一位擁有編程技術、國外學位、流利英語和一套小公寓的年輕白領,他一向以為自己正是這座城所需的人才、是新時代的公民。但當警察來到他住的公寓樓,命令他和其他數百人在48小時內搬走時,他才明白了像他這樣的不要說公民權,連居住權都沒有——前一分鐘你還在喝咖啡,下一分鐘你就要被趕走了。在中共眼裡「低端人口」是沒有藍領白領之分的,除了他們自己這些權貴利益集團,其餘都是低端家奴。

歷史會記住這三天的:2017年11月19日至21日,幾百萬中國民眾如政治奴隸一般被任意驅趕離開他們的居所,這就是中共的北京當局者用他們手中至高無上的權利製造的一起嚴重的排華事件!其舉動的冷血和殘酷已到了「任何文明和守法的社會都絕不能容忍」的地步!

這也猶如中共有組織、有預謀在光天化日之下「放火」燒毀了上百萬外地百姓來北京追求共同富裕的夢想;「燒毀」了習核心所說的「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中國夢!

二、「北方人道主義危機」說明中共是當今世界反民主反文明的暴政統治集團

為了治理北京嚴重霧霾,中共不僅刺刀見紅地沖向、驅趕了幾百萬的外來人員,也毫不手軟地從今年10月開始,大範圍地推廣煤改電、煤改氣運動。就是在冬天裡用燒天然氣或者電取代北方農村和小城鎮燃燒散煤取暖,結果由於當局不准民眾在寒冬中用燃煤取暖,而天然氣又供應不足,導致目前華北區域28個城市範圍,超過千萬人在零下4、5度的嚴寒中挨凍。因此「煤改氣」行動,已經演變為了一場「人道主義危機」。

有段視頻:老百姓正在家裡烤火取暖,一群公務執法者衝進房中砸碎爐子,孩子被嚇哭、老人被推倒在地、屋主被大漢壓著動彈不得,那場面正像蔡奇揮舞拳頭所喊的那樣到了基層要敢於硬碰硬地解決問題。「煤改氣大躍進」的場面深度再現!有人就在該段視頻上寫出了這樣一句話:「從山頂洞人以來,人類首次因烤火取暖違法犯罪」!山頂洞人是最早學會用火取暖,熟食,驅逐野獸的。考古學家認為山頂洞人學會用火是人類發展的里程碑。

具有博士學位、善於「揮刀舞棍」的蔡奇書記們,看來你們的智商、情商直接退化到了北京「山頂洞人」的原史前期、只懂得與黑暗為伍的荒蠻時代了吧!

眾所周知,霧霾的成因是長期以來中共官員在上馬了許多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之後形成的。他們明明知道這些企業會嚴重污染城市的空氣,但他們只考慮經濟的高增長速度,對犧牲環境和老百姓的利益都忽略不計了。

直到大國首都北京那嚴重的霧霾讓中共感到在國際上很丟面子的時候,他們不是在以人文關懷為主導的前提下逐漸緩解這一些列問題,而是再一次毫不顧忌地用控制和服從的極權者的手段強制犧牲普通民眾的利益來成全黨國的「偉大工程」。

可網上發出有老人被凍死、小學生被凍傷的消息時,中國人民還會沉默嗎?

2017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的這一天,北京市朝陽區、大興區等地爆發遊行發出了這樣的怒吼,不少民眾拉起橫額,高喊「暴力驅趕、侵犯人權」口號,抗議當地政府野蠻行為。而煤改氣,也引起民怨沸騰!

一個熱愛自由的中國藝術家華涌無懼無悔地實地拍攝北京當局驅趕大批外來人口並在網上發布相關視頻,現在公安當局在四處搜捕他,但他表示:「把真相說給別人聽,拍下來給別人看,這是每一個公民擁有的權利,我只是做了一個正常公民應該做的。」他希望民眾都能勇敢地站起來,爭取做人的權利和尊嚴。

終於北京當局也意識到危機了,他們想亡羊補牢了,如今驅逐低端人口和清理招牌的行動已近有所緩和的跡象;中共環保部已於12月4日下發特急文件,要求煤改氣電沒有完工的項目或地方,可以沿用過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但蔡奇書記們出來露露臉和「低端人口」拉拉手、向他們噓寒問暖一番就可以使中國普通百姓的基本民生民權獲得保障了嗎?

答案就是只要中共專制體制的暴力機器一天不廢棄,這種事端就會無休無止下去。中共如今所說的新時代文明,完全是與現代政治文明背道而馳的!因為現代政治文明的標誌是讓弱勢群體的利益優先得到保護;但中共現在所推行的治國方針一方面是使他們所謂的精英們暴富斂財;另一方面是將人用階級分化,絕大多數人不但生活貧困並且毫無人權保障,統治者把自己的同胞當低端人來看,這就決定了他們要用農奴制意識形態的統治模式控制奴役低端人口,因此,中共是當今世界反文明的統治集團

最後要說的是,在中共十九大上,蔡奇由一個普通的地方官員背景,得以快速串升至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其背後的重要原因就是他是百分百忠誠於習近平的「之江新軍」的骨幹!為此,習不惜打破中共黨內的一些用人規則,把這樣所謂的政治忠誠者提升起來,但他個人為官的素質,已近被學者定為「北京開埠3062年以來絕無僅有的暴政,蔡奇書記實乃北京歷史上空前絕後之第一酷吏。」12月13日由北京幾所知名大學學者發表了一封敦促北京市委書記蔡奇辭職的公開信。他們要求北京執政當局對蔡奇亂政北京進行問責!

這些事實證明了習近平用人如果繼續以對他忠不忠誠為第一標準的話,國將危矣!因為蔡奇等對習近平個人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地溜須拍馬,表達他們的無限忠誠,但怎奈何他們能力有限,視野狹隘可又急於表功,在施政方針等方面膽大妄為,胡作為、亂作為坑害百姓、禍國殃民!再強調一次,「用人之道乃唯上是從,唯忠是用」習大大就只能被蔡奇之流的習家軍們不斷拖入危機中,最終讓他那充滿自信的中國夢徹底破滅。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民主中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101/1048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