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情感世界 > 正文

中國式夫妻 根本不會愛

婚姻中,兩個人若是不愛了,還可以選擇放手離開。但很多人,明明還深愛著,卻不知道如何去愛。

——小婚家

01

一個朋友的朋友,在某次聚會中多喝了幾杯酒,愁腸和心事就都被勾了出來,開啟了絮絮叨叨的祥林嫂模式。

她反反覆覆念叨著同一句話:「我對他那麼好,為什麼他還要離開我?為什麼?」

我看到她淚水橫流,把眼影和粉底都沖花了,對她的故事也多多少少產生了一些好奇。

後來,我斷斷續續地聽到幾個人的描述,陸陸續續地把一個痴心女子的故事拼出了大概。

這位趙姐家境富裕,在父母的幫助下開了幾家店。她為人爽朗心思活絡,倒也賺了不少錢。

然後,她嫁了人,是自由戀愛結合的,愛意和誠意都不缺。

美中不足的是,男方是個小職員,收入比趙姐差了一大截。

趙姐便打算把自己的生意和人脈傾囊相授,她甘願充當一陣好風,勤勤勉勉地把愛人送上飛黃騰達的路。

誰料丈夫對做生意沒興趣。趙姐好說歹說,他才肯勉強試一試。

那兩年中,趙姐親自帶著丈夫拜訪客戶、應酬交際,努力把自己的男人往成功的路上推。

她常常喜滋滋地對女友們說:「都說愛情能讓人成為更好的自己,說的可能就是我們這樣吧。」

但對趙姐的丈夫來說,這份愛卻像一個沉重的枷鎖,把他的人生牢牢鎖住。因為他越嘗試就越明白,自己根本不是那塊料。

他懷念朝九晚五的上班時光,卻被妻子嘲笑為不思進取,嫌隙和齟齬便漸漸出現了,爭吵也慢慢成了家常便飯。

再然後,一拍兩散,天涯相忘。

有許許多多和趙姐類似的人,把一顆心血淋淋地掏給對方,對方卻被這份凜冽嚇得落荒而逃。

當你愛上一個人,總忍不住付出,為他去安排你覺得最美好的明天。你以為那是傾盡全力的愛,可你從沒仔細思考過,對方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愛的第一條準則,是尊重對方意願,不以愛為名行改造之實。

02

87版《紅樓夢》中晴雯的扮演者安雯,一炮而紅後,結識了年長自己13歲的音樂製作人蘇越。兩人一見鍾情,不久後便結為夫妻。

蘇越對小嬌妻照顧有加,他們的生活,就是許多女孩夢寐以求的「嫁給一個把你寵成女兒的男人」。

每過10年,兩人就要舉辦一次婚禮,最大程度地滿足安雯的公主夢;有幾部戲找上門來,安雯卻因為要陪伴丈夫前往日本而拒絕,兩人活成了親密無間的連體嬰。

就這樣,安雯在蘇越的庇護下歲月靜好地活了23年,幾乎從沒以獨立個體參與過社會活動,就如同桃花源中的人兒,「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假如能夠一輩子維持現狀,那安雯的人生也算完美。可惜蘇越在投資失敗後偽造合同騙取貸款,東窗事發後鋃鐺入獄。

車子房子被查封,昔日的照顧有加蕩然無存,只有一堆債務需要身為妻子的安雯去償還。

婚姻為安雯屏蔽了一切兇險,卻又忽然把她置於殘酷的現實之下。她不得不重出江湖,卻已經完全不了解演藝圈的商業運作模式,甚至不能獨自去銀行辦理簡單業務。

她哭著說:「我真的快死了,日子過不下去了。」

你看,被寵到生活不能自理的後遺症,是在失去男人後步履維艱,相愛一場,卻被剝奪了自我成長與完善的權利。

可怕的是,婚姻中的大部分人,都會有意無意地要求對方為家庭為自己犧牲,義正言辭地要求,「如果你愛我,愛這個家,就應該……」

也的確有許多人會因為愛著對方,而不惜放棄自己,並心甘情願地包攬一切家務、壓力和負擔。

婚姻的真正價值,是兩個人共同成長,而不是打著愛的旗號給自己找爹找媽。

愛的第二條準則,是不折斷彼此的翅膀,共同往更好的地方去。

03

電影《芳華》的結尾處,人到中年的劉峰,向何小萍提到了自己的妻子。

他說:「女人真奇怪,以前我在家陪她,她嫌我沒出息、不賺錢;現在我跑出來賺錢了,她又嫌我不陪她。」

這句話,幾乎能概括中國一半以上的婚姻狀況。

租房住的時候,我們的鄰居也是一對小夫妻,我常常聽見他們的吵架聲。

女的哭喊著說:「嫁給你我得到了什麼,連件三百塊的外衣都捨不得買。你根本不愛我!」

男的則大吼著回應:「我沒有努力嗎?你看不到我一年365天都在忙活?你不就是嫌我窮嗎」

女的哭著吼回去:「嫌你窮我當時就不會嫁給你!」

他們相愛嗎?在我看來,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每個傍晚,都能看到這對小夫妻拎著幾棵青菜手挽手回家。

但愛情總有被生活挾持的時候,於是男人在得到一個工資翻番的外派機會後毅然離家。

從此,他們不得不開始了兩地分居的日子,生活改善了一些,矛盾紛爭卻越來越多,婚姻似乎也岌岌可危了。

因為賺錢而忽視彼此陪伴的夫妻比比皆是,物化愛情似乎也是大環境之下的必然之選,錢好像就成為了當仁不讓的衡量標準。

人們篤定貧賤夫妻百事哀,卻忘了很多很多錢與很多很多愛之間,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我們要做的,是平衡物質與情感之間的關係,而不是簡單粗暴地進行取捨。

愛的第三條準則,是物質輔助婚姻,而不是物質決定婚姻。

04

婚姻中的糾結與紛爭,其實遠遠超出上面的三種狀況。我們常常捧著一顆真心走進圍城,卻被婚姻傷得體無完膚。

在《幸福的最小行動》中,作者劉軒提出了重塑情場價值觀,也就是說,對愛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我們也需要從中尋找一些規律,並從規律中獲取愛自己愛對方的能力。

第一、相互理解並尊重

世界上的任何一種可良性發展的關係里,都少不了「尊重」二字。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同時保有自己的自尊和他人的自主,相互保有主體性。

這就是所謂的好婚姻讓人成長,可共同成長和強制改造是不一樣的。

一心盼著丈夫好的趙姐,其實正錯在剝削對方的自主性,過多干預了丈夫的職業規劃與人生選擇。

那些兩性專家們總是在說,以友誼和尊重為基礎的感情比較長久。

真的全部被他們說中了!

第二、安全感不等於依賴

女孩們說,我想嫁給一個把我捧在手心當作女兒寵的男人。

這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是內心安全感的嚴重缺乏。事實上,安全感在大部分人的婚姻里,都是稀缺品一般的存在。

也有許多人許多人沉迷於翻閱伴侶的手機,或要求對方隨時隨地都能秒回自己的信息,就像安雯和蘇越一樣,活成24小時不分離的連體嬰。

對此,劉軒說:「安全感,是你自己內心的問題。自己的問題,不能要求別人來解決。」

真正的安全感並不是兩個人的全方位捆綁,更不是一方對一方的無休止依賴。它基於對自身、對對方的信任,無論能力上的,還是情感上的。

第三、學會給愛情保鮮

99%以上的情侶一旦結為夫妻,激情就會被柴米油鹽輕易地磨光殆盡,經濟問題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導火線。

你不得不承認的是,愛情也有保鮮期。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作「快樂適應現象」,它用拋物線來模擬幸福指數的變化,也就是說,幸福指數也存在谷值和峰值,它總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起起伏伏。

所以當幸福指數下降,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想要逃離,去尋覓另一段新鮮感情以獲取幸福值的飆升。

但事實是,向上的拋物線也總有一天會出現下滑的趨勢。因此,心理學家又提出了「快樂適應預防模式」。

它主要包含兩個點,第一個是「變異」,即多給生活一點不同的色彩,比如找一家沒去過的餐廳約會;

第二個是「欣賞」,也就是換個角度和眼光看待事物,關注一些以往沒關注的點,發現新的意義和興奮點。

很早之前就有人說過,愛是一種能力,而不是一種天賦。

不得不說的真相,卻是我們都缺乏這種能力,你原本以為的無師自通,卻常常要被生活打一個大耳光。

好在這種能力是能夠通過後天學習來獲取的,願你我共勉,懂得愛、學會愛、呵護愛。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127/106074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