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蔣介石夫婦抗戰幾經生死 宋美齡情史純粹杜撰

作者:
歷史學家楊天石在其著作《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中,便根據相關的歷史記錄和蔣介石日記,對威爾基在重慶期間所有活動的時間、地點、陪同人員等等進行了詳細的考據,駁斥了考爾斯的所謂「回憶」。2007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向我國提供了兩張威爾基訪渝時的照片,其中一張即是在曾家岩官邸拍攝。照片中,在官邸會談結束後的宋美齡與威爾基言笑晏晏地步出德安里103號,蔣介石面部表情舒緩,在他們身後緩步相從。

「我們的『正義必然勝過強權』的真理,終於得到了它最後的證明……我們中國在黑暗和絕望的時期中,八年奮鬥的信念,今天總得到了實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蔣介石在陪都重慶向全國軍民發表勝利廣播演說。當他走出廣播大廈,看到的是狂歡的人潮。而人們看見蔣介石時,更是歡聲雷動,爭相與他握手。

那張蔣介石身著筆挺的軍服,拄著手杖,滿臉笑容地向周圍群眾致意的黑白照片將這一刻的歷史定格。此時的蔣介石在重慶走上了自己人生的巔峰:國內,他得到了人民的空前擁戴;國際上,他的聲望更加高漲。這個時候的中國,與美、英、蘇同列為世界反法西斯四強國,並成為聯合國創始國之一。重慶則成為與華盛頓、莫斯科、倫敦齊名國際名城。

1946年4月24日,重慶各界慶祝國民政府勝利還都南京,蔣介石在大會上致辭,他用這樣一番話表達了對陪都重慶這個與自己榮辱共存的城市最真誠的情感:「本席生長浙江,從事革命起於廣東,然至13歲離鄉以後,即無一地連駐八年之久如重慶者,所以重慶實為本席的第二故鄉。」

從1938年12月8日,蔣介石協同夫人宋美齡抵達重慶,至1946年4月30日飛離重慶,他在渝度過了近八年的抗戰歲月。這八年中,蔣宋夫婦在重慶重要的官邸有四處,即:曾家岩官邸、黃山別墅、林園、小泉校長官邸。

曾家岩官邸:杜撰出來的宋美齡情史

1985年,美國人邁可·考爾斯出版了一本回憶錄,題為《邁可回顧》。書中寫到,1942年10月,美國總統羅斯福的特使溫德爾·威爾基訪問重慶時,曾與宋美齡有過「風流韻事」。蔣介石發現後,還率領荷槍實彈計程車兵前去「捉姦」。由於考爾斯是威爾基當年訪問中國大陸時的隨員,所以,很多人相信了這段其實經不起推敲、考據的舊「情事」。

歷史學家楊天石在其著作《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中,便根據相關的歷史記錄和蔣介石日記,對威爾基在重慶期間所有活動的時間、地點、陪同人員等等進行了詳細的考據,駁斥了考爾斯的所謂「回憶」。

雖然考爾斯的「回憶」很荒誕,但1942年美國總統特使威爾基訪問中國大陸,卻是當時對美國,尤其是中國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而威爾基在重慶期間,蔣宋夫婦與其見面、會談的主要地點便是曾家岩官邸。

曾家岩官邸位於今天重慶市渝中區中山四路上,現在的重慶市委大院內。它是抗戰時期,蔣介石唯一一座在重慶市區的官邸。當時的門牌號是德安里101號,原為國民黨將領許紹宗所建,因許紹宗號「堯卿」,故此屋又稱「堯廬」。據《國民黨重慶陪都時各軍事機關名冊》記載,抗戰時期,此樓的公開名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

旁邊的德安里103號,則是宋美齡的居所,故稱「美齡樓」,也是蔣宋夫婦經常進行外事活動的重要場所。

1942年,中國的抗日戰爭正處於極其困難的時期。但在很長時間裡,美國都採取孤立主義政策,漠視中國正在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而威爾基此次訪問中國大陸,對改變中國的抗戰局面,爭取美國的支持無疑作用巨大。威爾基強烈反對日本侵華,他在1940年競選美國總統時就主張「應予中國以經濟上之援助」。他高度評價中國抗戰,認為「過去五年來,美國人民甚少能認識中國抗戰對於吾人全部文明之重要意義者」。

正是在威爾基的積極推動下,1942年11月,宋美齡抵達美國,開始了對美國的訪問。她利用美國的報紙、雜誌、廣播,通過接見外國記者等多種形式宣傳中國抗戰,受到了美國輿論的重視和高度評價。

2007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向我國提供了兩張威爾基訪渝時的照片,其中一張即是在曾家岩官邸拍攝。照片中,在官邸會談結束後的宋美齡與威爾基言笑晏晏地步出德安里103號,蔣介石面部表情舒緩,在他們身後緩步相從。

宋美齡與威爾基步出德安里103號。

抗戰時期的曾家岩官邸晝夜戒備森嚴,要持特別限期通行證才可入內。許多重大的政治、軍事、外交決策,都在這裡醞釀和實施。由於日機晝夜轟炸,官邸大院內還建有防空洞。即使作為國家元首,在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中,蔣介石在陪都重慶仍然時常會有生死之虞。而作為蔣介石得力助手的宋美齡,在渝期間則積極推行新生活運動,組織收容難童和救濟婦女工作,往往日機的轟鳴聲還未消失殆盡,宋美齡和宋慶齡宋靄齡便走上街頭,救助傷者,撫慰民眾。

今天的曾家岩官邸地處重慶市委大院中,戰爭年代的舊樓保存完好,那是多幢中西式建築,多為一樓一底,各具特色。美齡樓過去為市委研究室的辦公樓,如今已重新布置,恢復當年原貌,成為重慶市的抗戰重點歷史建築。在美齡樓下面有株大橡樹,至今枝葉繁茂,據宋慶齡司機回憶,此樹當年為蔣介石、宋美齡手植。

小泉校長官邸位於重慶巴南區南泉鎮往西1.5公里處,花溪河畔百米外。

蔣介石是以黃埔軍校校長起家,他很熱衷於自己的這一職務。1938年秋,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從南京遷到重慶南溫泉,蔣介石同時也兼任學校校長,於是常去訓話和主持典禮。教育長陳果夫特意在此建了一幢西式平房,供他臨時休息或住宿。

由於日機的不斷轟炸,小泉校長官邸和別的官邸一樣修建了防空洞。位於市中心佛圖關的國民政府大禮堂被日機炸毀後,國民政府就在中央政治學校照原圖紙建了一個新禮堂,名為「中正堂」,是當時重慶最大禮堂之一,占地19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3000餘人。

南泉一帶風景秀麗,花溪河上可泛舟,溫泉池中可戲水,建文峰上可觀雲霧。當時林森、孔祥熙、陳立夫、陳果夫等都在這一帶建了別墅。蔣介石有時會在此休閒並舉行宴飲交際活動。

黃山別墅:險些成功的日軍「斬首行動」

今天,在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張著名的照片。照片上的蔣宋二人,神情肅穆,宋美齡穿著黑色長大衣,裡面是圓點花色旗袍,雙手插在大衣口袋中;蔣介石則是一身軍裝,戴著白色的手套,右手拿著手杖,左手挽著宋美齡。在他們身後,是一個山洞洞口。這個山洞是一座防空洞,蔣宋二人在這裡經歷了生死劫難。蔣介石卻在日記中這樣描述自己和宋美齡在這裡的生活,「夫妻融融,苦中甚樂也」。

1941秋天,蔣宋在官邸防空洞前留念。

這裡就是蔣宋二人在重慶居住時間最長,兩人都非常喜歡的黃山別墅。

上個世紀初,重慶富商黃德宣在長江南岸購得一片無名荒山禿嶺,並在此修建別墅,培植花園。他去世後,長子黃雲階繼承家產,修建宅邸,「黃山別墅」之名由此而來。國民政府遷渝後,日軍飛機不分晝夜地空襲重慶。而黃山一帶,崇山峻岭,林木茂盛,房屋藏於樹叢中可不露一絲痕跡,能有效躲避日機轟炸。於是,侍從室向黃雲階租賃此處,作為軍事委員會及蔣宋辦公、寓居之地。

蔣介石的辦公、居住地名為雲岫樓,位於一座陡峻的孤峰頂部,為一棟中西結合的三層木結構小樓。為防日機空襲,雲岫樓正北方八百米的山頭上,駐設了一支防空高炮部隊,近護官邸,遠護市區。雲岫樓後山下的幽谷間,是宋美齡的住所松廳。松廳前院內有兩株丹桂,枝繁葉茂,如兩把巨大的綠傘覆蓋全院,每到秋天,丹桂怒放,整個黃山別墅都香氣四溢。

今天的黃山別墅到山腳的市區已經通了盤山公路,但蔣宋生活在此的戰爭年代裡,去到別墅頗多周折。夫妻二人需先搭乘汽輪至南岸海棠溪碼頭,再換乘汽車到官邸,然後乘轎上山頂木屋。

1939年5月3日、4日,日機對重慶商業、住宅集中,人口密度最大的老城區進行了狂轟濫炸,並開始了所謂的「五月攻勢」,給重慶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大轟炸之後,黃山別墅逐漸成為蔣宋夫婦的常住官邸,蔣介石也將自己在市區的辦公地點逐漸轉移至此。

正是在黃山別墅的「鄉居」生活,讓蔣宋二人在山河破碎的烽火歲月中有了片刻的安寧。兩人喜歡在閒暇的時候到別墅周邊散步、郊遊。蔣介石在其日記中記載,兩人會「同往汪家花園觀梅」;也會「在袁家池畔野餐,自作蛋炒飯」。

黃山別墅雖是蔣介石的官邸,然蔣宋二人在此的生活卻十分的簡樸。據四川美豐銀行創始人、重慶臨時參議會議長康心如的兒子康國雄回憶,蔣介石所居住的小樓——雲岫樓里,一層的客廳里放著幾隻普通的沙發和木椅,牆上掛了一些照片,沒有名人字畫,晚餐四菜一湯,除一盤燉得極爛的蠶豆外,再沒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東西。

今天供遊人參觀的雲岫樓和松廳,裡面的陳設是完全按照當年蔣宋二人寓居時的原貌復設的,只有簡樸的床、衣櫃、書櫥、沙發、書桌而已。松廳里掛了幾幅宋美齡親筆繪製的國畫,清逸處有靈氣,沉厚處韻蒼潤……

黃山官邸雲岫樓二樓的蔣介石辦公室。

閒適、溫馨的家居生活對於戰時的蔣宋夫婦不過是一段小小的插曲。更多的時候,這裡是蔣介石的抗戰指揮中心:1941年12月23日,中、美、英聯合軍事會議在這裡召開;1942年3月9日晚上,蔣介石和宋美齡在這裡舉行宴會,招待史迪威;12月23日,蔣介石在這裡主持召開了東亞聯合軍事會議……

與此同時,日機並沒有停止對重慶的大轟炸。在日機的狂轟濫炸之下,即便在山腹中修築了防空洞的黃山別墅也並不安全。1939年8月28日,蔣介石在黃山別墅與印度國民大會黨領袖尼赫魯會談,卻遭遇日機反覆轟炸,不得不三次避入防空洞中。

1941年8月30日,蔣介石正在黃山別墅主持軍事會議,各戰區的將軍與參謀長雲集在此。上午九點半,刺耳悽厲的警報聲響了起來。隨後,日機飛至,投下了數枚炸彈,其中一枚擊中雲岫樓一角,衛士班唐班長及一名便衣衛士殉難,四人受傷。蔣介石與參會人員慌忙躲入防空洞。然而,日機並未停止轟炸,反而對準防空洞投彈,以至洞口為崩土堵塞。而宋美齡此時正在防空洞的北洞口茅屋前讀法文詞典,與日軍的炸彈擦身而過,詞典也被炸成了兩半。

關於為什麼這次轟炸目標會如此精準。根據後來日本陸軍航空隊第三飛行集團團長遠藤三郎回憶,他從離任的義大利駐華大使口中知道了黃山別墅的具體位置;隨後又收到8月30日蔣介石要召開會議的密電,這才制定了直指黃山別墅的空襲計劃,意欲對蔣介石實施斬首行動。

這年年底,蔣宋二人刻意來到防空洞前,留下了那張珍貴的照片。照片裡,兩人格外莊重肅穆的神情,也許是在印證蔣介石曾經的抗戰宣言: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如今,黃山別墅是蔣介石在重慶的四大官邸中,唯一對公眾開放的一個,並建成了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每逢節假日便遊人如織。除了蔣宋二人的居所:雲岫樓、松廳外,附近還有宋慶齡、何應欽、孔祥熙、馬歇爾及美國顧問團的住處以及收留抗戰陣亡將士遺孤的「黃山小學」等可供參觀憑弔。

林園:抗戰時期的國家元首官邸

2014年,一名退休的國民黨要員率團訪問重慶,在探訪深藏於歌樂山密林中的蔣介石官邸後,不由感慨:「抗戰時期這裡是隱蔽森嚴的禁地。當年作為中下級軍官,我連靠近這片區域都很困難。」

這名已是90多歲高齡的老人敬畏的重地即是「林園」——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在陪都重慶的元首官邸,也是抗戰後期至還都南京之前,蔣宋夫婦居住的重要官邸。今天的林園官邸與抗戰時期一樣,依舊保持著神秘。1949年之後,林園成為部隊院校所在地,屬軍事管理區,沒有對公眾開放。也許正因為如此,這處官邸及周邊環境保存極為完好,古木參天、枝葉蔽日、幽靜雅致,因為少有人至,一些路段的瀝青路面上都長滿了青苔。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8日,美國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12月9日,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發布文告,正式向日本宣戰:「日本軍素以征服亞洲,並獨霸太平洋為其國策。數年以來,中國不顧一切犧牲,繼續抗戰,其目的不僅所以保衛中國之獨立生存,實欲打破日本之侵略野心,維護國際公法、正義及人類福利與世界和平……」

這篇鼓舞人心的對日宣戰文告的發布地即是重慶林園官邸。

林園位於重慶西郊的沙坪垻區山洞雙河街、歌樂山南麓峽谷中,臨靠老成渝公路,交通便利,沿公路向東可進入重慶市區,往西則能快速抵達白市驛軍用機場。

位於林園官邸中的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之墓。林森1943年8月因車禍去世後安葬於此。

1938年,為確保領導人的安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侍從室主任張治中等主持,在重慶近郊修建官邸。11月,官邸主樓(四號樓)落成,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即入住其中。1943年8月1日林森病逝,國民政府在其住宅旁修建林森墓,官邸因此更名為「林森陵園」,簡稱「林園」。1943年夏天之後,蔣宋夫婦住進林園官邸。10月10日,蔣介石正式就任國民政府主席。

林園內有四幢小樓,一號樓為蔣介石住宅,人稱中正樓。二號樓為宋美齡居住,人稱美齡樓。二號樓也曾作為當年國民政府迎接國賓的高級賓館使用。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王若飛等即在該樓居住過三個晚上。三號樓即馬歇爾公館。1945年12月,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來渝調停國共爭端,曾下榻於此,直到第二年的5月方才離去。三號樓前有一大客廳,為蔣介石召開重要會議之地。四號樓為林森公館。林森辭世後,蔣介石將此樓作為「林森紀念堂」。位於四號樓附近的林森墓保護完好,當年植下的蒼松翠柏,現已參天而立。

1946年3月15日,蔣介石在林園官邸陪宋美齡度過了她在重慶的最後一個生日。這一天,蔣在日記里寫道:「本日為舊曆二月十二日,為妻49歲誕辰。」「晚課後與妻二人聚餐,相互敬酒,共干二杯,甚難得也,以半生未敢如此痛飲也。」

抗日戰爭之前的中國無疑是一個弱國,一直遭受列強欺凌,自身也內亂不斷。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面對德軍的凌厲攻勢,連法國這樣的老牌資本主義強國也選擇了投降。而國民政府儘管山河破碎、家園盡毀,儘管軍民顛沛流離、死傷枕藉,卻一直堅持抗日救亡,絕不投降。這無疑是我們這個民族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宏偉篇章。中國不僅廢除了所有強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平等條約,更獲得了抗戰勝利,一躍成為世界反法西斯四強國。蔣宋二人在國際國內的聲望此時亦達到頂峰。林園官邸內,涼風送爽,皓月流輝,萬株茶樹紅白相間、爭奇鬥艷,夫妻二人對酌,名為慶生,實則更多了許多躊躇滿志的家國情懷。

根據《國民公報》1946年5月1日的報導,4月30日,蔣介石「在去渝前數小時曾緩步覽視官邸房舍,並於林園陽台上小憩片刻,似對此第二故鄉深懷無限依戀惜別之情。午後3時,主席暨夫人由林園驅車直赴機場,登機離渝。」蔣介石與宋美齡離開了生活近八年的陪都重慶。

然而,歷史不可能停滯在某一時刻,時代的浪潮推動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在林園官邸的一隅、林木蔥蘢間,至今還有石桌一張、石凳四隻。話說1945年8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應邀到重慶談判,抵渝後下榻於林園官邸二號樓。8月29日清晨,毛澤東於花園中散步,與蔣介石不期而遇,兩人便在這石桌、石凳上晤談。當時現場只有兩人,衛士均在十數米外,兩人談了些什麼,至今不得而知。但國共兩黨的領導人這次不經意的會面之後,中國的歷史便走向了當時之人誰也意料不到的意味深長的另一個方向。

1945年8月29日清晨,赴重慶談判下榻林園的毛澤東與散步的蔣介石在此偶遇,兩人便在石桌凳邊晤談。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城樓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劉鄧大軍開始由湖南進軍當時還屬於「國統區」的大西南。11月14日,蔣介石、蔣經國父子,搭乘「中美號總統座機」來到重慶,再度住進了林園官邸,布置「西南防禦戰略」。但歷史沒有再給蔣介石機會,兩周後,解放軍逼近重慶市郊,他不得已離開林園,於白市驛機場飛離重慶。

千山萬水,不勝依依。這一走,蔣介石再未回到祖國大陸。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共識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205/106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