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妙世界 > 正文

英雄還是暴君?他把貧窮小國建成拉美唯一已開發國家 但還有人罵他是惡魔!

提起這個國家,大多數人都沒有什麼印象,因為這個國家實在是太不起眼了。

唯一能讓人想起的,似乎只有甘甜可口的櫻桃了。

然而,南美洲唯一的已開發國家,也是最富裕的國家,不是我們熟知的巴西和阿根廷,而是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智利。

這是一件令人震驚又倍感好奇的事情。

從地圖上看,智利位於南美洲西側的邊緣地帶,國土狹長窄小,可以說地理位置十分偏僻。

從歷史文化而言,智利也沒有什麼值得驚嘆的歷史。

這樣的國家,為什麼能夠成為南美洲唯一的已開發國家?

·01·

智利雖然是一個小國,卻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極度豐富的自然資源。

由於國境內有安地斯山脈穿過,板塊運動活躍,智利國境內擁有大量富礦。

其中銅的蘊藏量十分可觀,占世界儲藏量的30%以上,位居全球第1,智利也因此享有「銅礦王國」的美稱。

除此之外,黃金、鋰、銀、鐵、天然氣資源都十分可觀,每年出口量都位居南美前列。

智利礦產

而整個國家都在沿海地區,如同長條一樣獨特的形態,使智利擁有了豐富的漁業資源,秘魯寒流的存在又極大強化了這一優勢。

但是,儘管智利的自然資源令人羨慕不已,南美洲其他的國家也同樣擁有豐富的資源,為何智利能夠脫穎而出、一枝獨秀?

這就要提到一個臭名昭著,卻又功德無量、大名鼎鼎的人物:皮諾契特。

皮諾契特

皮諾契特出生於1915年,在1973年9月透過軍事政變上台執政,直到1990年才卸任總統職務。

他是軍人出身,在國內實行嚴厲的高壓政策,大肆打擊不同政見者,成千上萬的人被逮捕入獄。

如果只看這些惡行,毫無疑問,他應該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

可事實上,正是這位惡名遠揚的皮諾契特將軍,將智利從經濟危機中拯救了出來,使這個國家避免了經濟崩潰的厄運。

·02·

在皮諾契特上台之前,由阿葉德總統主政的智利政府就像南美洲的大多數國家一樣,信奉左派。

總統阿葉德本人對社會公平十分執著,力圖推進改革,捍衛無產階級利益。

智利前總統阿葉德

這種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具體的實行措施卻把智利推向了深淵。

阿葉德的改革非常具有「社會主義」色彩。

主要分為三種措施:基本資源國有化,國家大力干預經濟;土地改革;對工人提供高福利。

國家對經濟的嚴格管控使經濟失去了活力,政府的稅收迅速減少,卻還要硬著頭皮繼續執行高福利政策,入不敷出的局面使智利經濟幾乎崩潰,社會治安不斷惡化。

1973年,智利的通貨膨脹率高達381%!

皮諾契特正是在這種局面下上台的。

皮諾契特

皮諾契特動用武力清除了一大批反對者之後,徹底掌控了智利的局勢,開始對智利的經濟進行整頓。

他徹底否定了阿葉德政府的經濟措施,廢除了國有化政策,重新實行自由市場經濟政策。

作為一名軍人,皮諾契特知道經濟是自己的短板。

為了更好推進經濟改革,他聘請了一批美國芝加哥學派的經濟學家為自己提供建議。

傅利曼

最終,皮諾契特採用了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傅利曼的「休克療法」,迅速削減政府開支,促進私有制的發展,雷厲風行地將整個國家推向市場化經濟的軌道。

但是,休克療法的副作用就是短期內國家會陷入改革的劇痛,民怨沸騰。

一般情況下,統治者都會猶豫再三,畢竟要面對天下悠悠之口。

皮諾契特卻不在乎這些,在他看來,只要是長遠以來對國家有利的政策,都必須推行,哪怕自己遭到唾罵與非議。

值得慶幸的是,傅利曼的方法確實有效,智利的經濟在經過短暫的衰退之後漸漸迸發出新的活力,出口額增長了十幾倍,通貨膨脹率降到了10%以下,年均經濟增長率竟然達到了8%!

1960年代-2010年代智利人均國內產值(單位:智利披索)

在政治上高度獨裁的皮諾契特,在經濟上卻是大幅度放開管制,充分倡導經濟自由,他創造了智利的經濟奇蹟。

·03·

與此同時,社會治安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在阿葉德執政後期,經濟潰敗引發社會動亂,示威、搶劫、偷盜屢見不鮮,普通百姓人心惶惶。

皮諾契特改變了這一切,可是他的手段卻並不光彩,長期以來飽受詬病。

皮諾契特發動軍事政變炮打總統府,民選總統阿葉德遇難

他的手段很簡單:亂世用重典。

敢小偷小摸的都嚴懲不貸;晚上實行宵禁制度,無故不得在街上停留。

皮諾契特有一句名言:「沒有我的允許,這個國家的一片葉子也不能動。」

凡是指責他強權殘暴的人,都被他毫不留情地送進監獄,大多數丟了性命,憲法在皮諾契特的獨裁統治下,變成一紙空文。

智利歷史上首位女總統蜜雪兒·巴舍萊,她的父親老巴舍萊拒絕與皮諾契特政府合作,被以叛國罪的罪名逮捕,在獄中遭到迫害。

但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皮諾契特在1980年制定了一部新憲法,並對智利人民做出了承諾:1988年,將會給予智利真正的民主政治,透過選票來決定自己是否繼續擔任總統。

智利人民相信這個承諾嗎?他們別無選擇,只能選擇相信。

1988年10月,公選的日子終於到來了,皮諾契特僅僅得到了42%的贊成票,55%的公民反對他繼續擔任總統。

面對這個結果,這位被稱為暴君的皮大將軍並沒有氣急敗壞,他坦然接受,表示尊重憲法,不會再繼續謀求總統任期。

其實,他的手裡有軍隊,如果他想繼續獨裁統治簡直是輕而易舉,但是他信守承諾,還這個國家以真正的民主。

·04·

1989年12月,新的總統大選舉行,帕特里西奧·艾爾溫當選為智利總統,智利迎來了真正的民主政治。

艾爾溫總統

此後的智利,一直延續著皮諾契特時期的經濟框架,治安環境也得益於皮諾契特時期的嚴厲整治,十分良好。

當南美洲的阿根廷因為左翼政黨的胡攪蠻纏而衰退為開發中國家的時候,智利已經悄然步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成為名副其實的「拉美第一」。

而皮諾契特,則在智利得到了兩極分化的評價。

崇拜者奉他為英雄,將他捧上神壇;反對者則蔑稱他為暴君,恨不得讓他下地獄。

這就涉及一個永恆的謎題:一個用非常之手段,使自己的國家得到騰飛的人,究竟是惡魔還是英雄?

皮諾契特

皮諾契特在卸任時曾經說過:「我捕手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的國家,而移交的是一個具有堅實基礎、旺盛未來的國家。」

所有的毀譽,想必他早就已經料到。對皮諾契特這樣的人而言,求仁得仁,何怨乎?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PTT01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206/106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