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沒有誰的人生是計較出來的

作者:

年輕時我以為,做「決定」就是做一個「正確的決定」,然而現在我才明白,所謂「決定」,其實是「做一個決定,然後無論結果好壞,都欣然接受他」。

01

前幾天,剛上大學的表弟給我打電話,說他喜歡上一個女生,正在糾結要不要追求。

他說:「這個女生是我在社團認識的,文文靜靜,是我喜歡的類型,我們也挺聊得來,問題是她身高176,比我高了3cm,而且她家在外省,不知道以後會不會異地戀。」

還沒等表弟說完,我就打斷他:「別說這些有的沒的,就問你一句話,你喜不喜歡她?」

電話那頭的表弟一下子急了:「我當然喜歡她,只是因為她高我3cm,我覺得她可能會嫌棄我,如果她不喜歡我還去追,是不是不太好?」

我心裡翻了一萬個白眼,直接一句話砸過去:「喜歡就去追,別花太多精力去計較得失,你以為人生是數學題,靠計算就能算出來的嗎?

02

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

孩子高考填志願,父母總愛考慮專業是否好找工作。

大學生畢業找工作,總愛計算哪家薪水高、福利多。

情侶打算結婚,明明感情很好,卻偏要先計算一番,房子誰買?誰來還款?房屋所有權狀填誰的名字?彩禮給多少?嫁妝給多少?過年回誰家?最後弄得不歡而散,分手收場。

誠然,趨利避害,本是人之常情,就像我媽從小教我,買東西要貨比三家,我爸也說,人生如棋,要比較利害,計算清楚,才能邁出下一步。

然而,凡事最怕過猶不及,你可以計算,但不能只盯著計算本身,總想把人生化為一道數學題,把個中利弊算得清清楚楚,人生就不叫人生,而是換了個名字,叫做「牢籠」。

1、世界變化快,你算不來

不少人,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總愛計較得失,是因為以前大家的人生其實一目了然。

讀書升學找工作,能做的事情就那幾樣,所以只能看了又看,算了又算,生怕自己吃了大虧。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現在世界已經一日千里往前走,你所熟悉的那些情景早已被打碎,你再怎麼機關算盡,在大時代面前,又算得了什麼?

3年前,你能想像,遍地都是單車,隨便掃個碼都能騎走嗎?

5年前,你能想像,出門可以不帶現金,只用一台手機就能搞掂一切嗎?

8年前,你能想像,手機能像電腦一樣,可以玩遊戲看電影上網聊天嗎?

....

從第一台計算機誕生到網際網路發明,不過44年;

從第一個入口網站到電子商務的崛起,不過10年;

從智慧型手機的崛起到現在改變人類生活,也不過8年。

科技界有個摩爾定律,電子晶片容量每18個月就翻倍,計算機每隔3—6個月就更新換代一次。

有資料顯示,1960年代以來的發明,比過去2000年的發明總和還要多;

首富馬雲也說:未來30年是人類社會天翻地覆的30年,世界的變化將遠遠超出想像。

所以,別說3年5年,就是未來1年世界會怎麼變化,恐怕都無人敢下定論。

在這個時候,再憑著過去的經驗,自以為是地計算未來的發展路徑,那就不是計算,而是畫地為牢。

2、感情與道德,又該怎麼計算?

現在不少情侶在一起,也總愛計算,算著算著,就把愛情「算丟了」。

《前任3》就有個情節:

孟雲和林佳明明都放不下對方,卻始終不願走出第一步,除了放不下面子,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覺得自己先開口就輸了。

Ta不先認錯就是不夠愛我

「我先認錯我就輸了

都在等對方先聯繫自己,都在等對方先示弱,生怕自己先聯繫了,就在這段感情中輸掉一分。

但愛情哪來那麼多計算?喜歡了就去追,不捨得就挽回,那麼多婆婆媽媽的計算,你們不分手誰分手?

除了愛情,還有愛國之情,這也可以計算嗎?

抗戰爆發後,根本沒誰看好中國獲勝,因為從經濟實力、武器裝備、士兵素質等硬實力來看,中國都處於百分百的劣勢。

如果真的按照某些人的算法,抗戰完全不用打了,中國人跪地投降就好了。

然而,中國人並不信邪,哪怕什麼都不如對手,但還有一顆熊熊的愛國之心,苦撐8年,最後把侵略者趕跑。

你說,這些熾熱的情感,能夠化為一串串冰冷的數字,去推演、去計算嗎?

3、越想算清楚,人生越迷茫

同事阿敏就是一個愛計算的人,她最愛做的事情就是給自己訂計劃、做行程,她的日程都經過精心考量,工作、生活、娛樂,一樣不少,每一天都排得滿滿的。

日子久了,阿敏逐漸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她覺得什麼事情都能按照自己的計算去實行,但如果某件事情她算不清楚,她就會在心底拒絕這件事,始終不敢踏出第一步。

有好幾次,老闆都想安排她負責大項目,但由於裡面不可控的因素實在太多了,阿敏無法忍受這種人生「失控」的感覺,所以都婉言謝絕了。

現在,阿敏已經30歲,還是個小職員,比她小比她資歷淺的同事都步步高升,她陷入了迷茫之中,未來到底該怎麼辦?

她從來沒有意識到,正是她推崇的生活方式,把自己困死在井底了。

03

那麼,為什麼大家總是那麼痴迷著計算自己的人生?

細究起來,原因有三:

1、自戀破滅,以掌控感換安全感

武志紅在《巨嬰國》中說:「中國人總有一種『全能自戀』心理,希望自己擁有無上的權力,要整個世界圍著自己來轉。」

然而,這個世界變化得實在太快,不少人的生活如小草一般,被狂風吹得東搖西擺。

為了能讓這種「全能自戀」得以維持,他們就把自己的生活想像成數學題,所有東西都能被量化。

只要算術夠好,就能把數學題算出答案,整個世界似乎還在自己的操控之中。

所以,他們才要計較孩子的專業未來是否好找工作、工作的薪水到底多高;會對愛人是否愛自己斤斤計較;計劃著自己行程中的每一部分…他們掌控著自己所能掌控的一切,只為在掌控之中,獲取少許安全感。

德國一位心理學家把這些人稱為「穴居人」,他們只願意待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在這個領域裡,自己的一切能力都是最頂尖的,一旦離開了,他們就什麼都不是了。

2、自認不足,依附於外部力量

因為自戀,大家總喜歡以計算來掌控一切,但自戀的另一面是自卑。

精於計算,算的往往是外部的客觀因素,卻從不關注自身,其實是不相信自己能得到自己所要的,只能「看菜下飯」,依附於外部力量來實現人生價值。

最近幾年,不少人都在創業,有一個創業團隊的軌跡是這樣的:

2014年做手遊,2015年轉型做O2O,2016年轉型做VR,2017年做人工智慧,2018年開始轉型做區域鏈…

CEO得意洋洋,宣稱自己是算準了時代發展的變化,順勢而為,值得嘉獎。

一個多年經驗的投資人的評價一針見血:「執著於計算,只是因為沒有不計算的勇氣。

總是計算什麼是風口,卻從不考慮自己能做什麼、想做什麼,這其實是對自己能力的不信任,只能期望於跟上風口,搭上成功的順風車。

3、對失敗的恐懼

不少人對卓越、優秀甚至完美的追求,已經到了病態的程度。做到80分不夠,要做到100分,做到100分不夠,還要做到120分。

自己的人生,一定要盡善盡美,考最高的分數、上最好的學校,賺最多的錢,如果做不到,就會陷入無盡的自我懷疑中。

所以,大家都不能失敗、不敢失敗,為了提高成功的機率,只能算了又算,調動一切資源,把自己推向最高點。

但「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最後只能弄得心力交瘁、一地雞毛。

04

生活太艱難,時代一直在變,算著算著,就容易把自己都算丟。既然這樣還不如追隨那些不變的東西。

1、追隨本心

職業生涯諮詢師古典曾經問過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手裡拿著一個水杯,他下一步最好的選擇是做什麼?」

有人說應該去裝水,有人說應該分享給別人,有人說應該分析自己,用最好的方式來利用水。

但古典說,這些答案都不對。

他說:「一個人手裡拿著水杯,他應該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水杯有什麼必然關係?」

如果你有夢想,那就放膽去追吧,別計較得失,別計較成敗。人生有限,不要讓他人的見解,淹沒自己本心的呼喚。

其實,人生在世,無論哪一個選擇,總是有得有失,功利主義的計算,只是徒添煩惱。

既然這樣,還不如追隨本心,選擇自己想要的一切,畢竟人性基本的喜好,難道不應該置於功利的計算之上嗎?

2、多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美國管理專家史蒂芬·柯維在自己的經典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曾經介紹了「關注圈」和「影響圈」的概念,影響了整整一代美國人。

什麼是關注圈

就是我們所關注的問題,譬如健康、子女、安全、事業等等。

什麼是影響圈

就是在關注圈內,那些在你能力範圍內,你可以被掌控的事物。

柯維提醒年輕人:多關注影響圈,做自己能控制的事情。

你不能控制上司喜歡你,但你能提高工作效率,自我學習,讓自己更容易得到上司的青睞;

你不能強迫爸媽體諒你,但你能儘自己所能和爸媽談論自己的感受;

你不能強求喜歡的人喜歡你,但你能夠讀書、學習、健身,讓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讓對方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你身上。

到了最後,上司喜不喜歡你、爸媽能不能體諒你、男神會不會喜歡你,這已經不是重點了,是你的,就一定會是你的。

就像心理學家弗蘭克說的那樣:「投入地去愛一個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幸福就降臨了。」

3、不做最好的決定,而是讓決定變得更好

一個日本網友說了一句話,被上萬人點讚,他說:

年輕時我以為,做「決定」就是做一個「正確的決定」,然而現在我才明白,所謂「決定」,其實是「做一個決定,然後無論結果好壞,都欣然接受他」。

所以,糾結於哪個選擇更好,其實毫無意義,因為無論哪個選擇,都有得有失,你能做的,就是努力把這個選擇變得更好。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會有回報的。

05

我們生活的世界,不是被預先設計好的,它複雜且多變,充滿著我們所未知的謎團。

沒有誰能說清我們應該怎麼生活才有意義,我們能做的,不是竭盡全力去計算、去謀劃,而是在自己的影響圈內,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

人生應有的態度,或許只有八個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富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212/1068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