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一個女人的精緻 就看這5點

作者:

01

「油膩」的反義詞是什麼?我竟然一時想不起。

後來看到討論中年人的油膩之後,人們又把注意力放在了年輕女孩的「精緻」上,就覺得「油膩」的反面大概就是「精緻」吧。

為在心理上、行動上與「油膩」相抗衡,是得考慮一下女人們該如何過得精緻一點了。

首先我不是個精緻的女人。

連續一周,每晚穿同一件防寒衛衣去上課,昨天忽然很慚愧地想到——人家會不會覺得這女人很懶,連衣服都懶得洗懶得換?

坐在我前面的娜同學,這周已經換了三件大衣了。

以我對服裝品牌和面料質地的了解,她的大衣每件都在2K以上,買我全身的行頭還綽綽有餘。

我每天都素面朝天,如果不是冬天風乾物燥嘴唇暴皮,我連潤唇油都懶得塗。

我有一支唇膏,買來大概三、四年了還沒用完,一想到早就過保存期限了,就被我扔掉了,又覺得可惜。

我覺得需要生活得精緻一點兒,才對得起自己。

娜同學每天去上課都畫很精緻的妝。

我坐在她斜後方,能看到她的眼睫毛一忽閃一忽閃的,確實挺好看。

上溯幾十年,如果我是男生,說不定會愛上她,給她傳小紙條,人約黃昏後,請她下了課在第十八顆電線桿下等我……

「第十八顆電線桿」是有典故的。是約會的暗號。

02

怎樣才能算是精緻的女人呢?

想起曾看過的一篇文章。講二戰期間,一位俄羅斯婦人乘火車,只見她在面前的小桌板上鋪上乾淨的桌布,拿出一片麵包,用心擺盤,慢慢享用。

好像是在自家的後花園喝下午茶一般悠然,忘了是在飛馳的列車上,遠處說不定還隨時會傳來炮火的轟鳴。

每每看到「精緻」一詞,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腦補出來的那位俄羅斯婦人在火車上用餐的這種儀式。

《往事並不如煙》裡,章詒和寫康同璧和她的女兒羅儀鳳。

到過年前,康同璧母女總要送一盆長滿花蕾的水仙給章家:

「羅儀鳳還要在每根花莖的下端套上一個五分寬的紙線圈。如有四個花箭,那就並列著四個紅色紙圈。水仙自有春意,而這寸寸紅,則帶出了喜慶氣氛。」

那「五分寬的線線圈」代表的就是一份對待生活的精緻和用心呀。

康同璧是康有為的次女,曾在美國讀書,陪父親遊歷過很多國家,被稱為是「最後的貴族」。

因為被抄家,章詒和一度被父親安排住進康家,與康同璧母女共進早餐,她發現雖然簡單,每天都吃腐乳,但似乎每天的口味不盡相同。

直到有一天羅儀鳳讓她去買腐乳,她才知道其中的奧秘。

羅儀鳳拿了六個漂亮的外國巧克力鐵盒,給了她一張便簽,上面排列著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豆腐乳名稱。

什麼王致和豆腐乳,廣東腐乳,紹興腐乳,玫瑰腐乳,蝦子腐乳……羅儀鳳像交代要事那樣告訴她:每種豆腐乳買二十塊,一種豆腐乳放進一個鐵盒,千萬別搞混了。

還叮囑她買的時候一定向售貨員多要些腐乳汁,因為「用豆腐乳的湯汁抹饅頭,最好。這也就是我非要用巧克力盒子裝它們的道理。」

買了豆腐乳回來。章詒和寫道:

在歸途,我不但想著快樂的事情,且始終精神抖擻,器宇軒昂。冬天的太陽,也同樣的溫暖。這時的我,一下子全懂了——雖「坐銷歲月於幽憂困菀之下」而生趣未失,盡其可能地保留審美的人生態度和精緻的生活藝術。難怪康家的簡單早餐,那麼好吃!

好一個「坐銷歲月於幽憂困菀之下」而生趣未失。那是60年代末期。

03

我所能想像的、力所能及的精緻生活是這樣的。

適當地打扮自己。

我以前不喜歡「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這句話,因為覺得這話就是衝著我來的。

其實不是我懶,是受家庭影響,常常覺得「沒必要」,我外甥女上大二了,暑假前扎了耳朵眼,開學前才被我爸爸她姥爺看到,被耳提面命了一番。

其實我覺得我爸管的有點寬了。

在這種家庭,不化妝被視為依然保持了「艱苦樸素」的光榮傳統,化妝才是不正常、沒必要的。

以至於,我對女兒現在塗脂抹粉都看不上眼。

我知道,這是不對的。

女孩子當然要學會適當地打扮自己。

不僅要「為悅己者容」,更是為了「悅己」。

意識到這一點,我可能仍然在大多數時候素面朝天,但不妨礙我欣賞和判斷其他女性的精緻,知道什麼場合該穿什麼衣服。

每天好好洗臉、好好拍臉、好好化個妝,特別是塗點口紅,真的心情都會不一樣。

曾看過一個報導,說瓊瑤自己在家寫作的時候,雖然不見外人,但是一定要精心地化好妝,穿戴整齊,然後才面對稿紙寫作。

還有,衣物用品不一定要奢侈昂貴,但要用好一點的,好東西會給人帶來能量。

物品要跟自己匹配,甚至是匹配經濟能力身份地位年齡。人不為物所累,也是生活的智慧。

要有一點錢。

多年前在台灣一位女作家的小說里讀過一句話,至今難忘。

她寫道:「站在商店的櫥窗前,不管是向內看還是向外看,這世界的確美麗,但所有的美麗都建築在金錢之上。」

我們承認春花秋葉夏荷冬雪皆有自然之美,如若用心,生活之美俯拾皆可得。

但很多時候,必須要有一點錢,才能買想買的東西,去想去的地方,過想過的日子;或者不用看別人臉色,想不做什麼就不做什麼;才能有底氣、有心力把日子過得更精緻一點。

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

工作之餘,讀書寫作、看電影追劇、美食廚藝、旅遊觀光、琴棋書畫詩酒茶……

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的人,通常都會把日子過得熱氣騰騰,不太容易陷入平庸。

女人的精緻並非天生而在於後天的培養。

80年代木心接受台灣《聯合文學》採訪,被問道「文化浩劫」那段時期他如何度過如何繼續寫作繪畫,他回答說:

史學使人清醒。哲學使人堅定。

我目睹很多藝文人士由於不具只學哲學的觀點而臨危大懼,張皇失措,彼此誣陷,怕死貪生。

當此際,我方始明白史學與哲學原來有這樣的實用性。

木心是在監獄裡也會用茶杯把褲縫熨燙得筆直的人。

被捕入獄後,別人想見他落魄的樣子,他偏用寫「坦白書」的紙筆寫出了洋洋65萬言的《獄中筆記》,手繪鋼琴的黑白琴鍵無聲地彈奏莫扎特與巴赫,「我白天是奴隸,晚上是王子。」

如果沒有史學哲學世界觀的功底,沒有十多年音樂和繪畫的藝術薰染,沒有對未來篤定的信念,何以有心性在監獄的環境裡還能保持一份精緻的雅興啊。

有一份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有追求,人生才不會太單調,也會顯得「精緻」一點,不是?

有二三知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說的好像是男人。

女人嘛,至少也要有二三個知己,我不太喜歡「閨蜜」這個詞,這倆字看上去就感覺很容易變質,或質變。

如果有一份從青春少女時期就保持的友情更好,要好好珍惜,你們已經認識了幾十年,已經融進了彼此的生命里。

年之將老,有老伴也要有老友。

有知己好友,可以交流生命里、生活里的很多話題,可以互相竄門,結伴出遊,,或許還可以「抱團養老」,也是「老有所依」的一種。

但絕不會為了人脈而結交。

所謂「圈子不同,不必強融」,不適合自己的社交真是很累。

性不相近習又相去甚遠的人,就沒有必要浪費精力了。

過有儀式感的生活。

問一個朋友雙十一買了什麼,發來一個害羞的表情,說「又買了塊好看的桌布,一堆好看的盤子」。還把連結發給了我。

朋友是個美食達人。每天的早餐不重樣,曾自曝「擺盤、拍照的過程比用餐時間還長」,對她來說,用心準備一道道美食、且完美地呈現,再被美美地享用掉,是一天裡最重要的儀式。她家的餐桌,不管是「七個碟子八個碗」的大餐,還是她的「一人食」,都令人賞心悅目。

我一直覺得,一個女人能把家裡的一日三餐都用心打理得符合家人的口味,就是件很精緻、很了不起的事情。這樣的女人通常還喜歡過節、過生日。

不要小看情人節的那束玫瑰、生日時的那枚蛋糕、甚至是萬聖節雕刻個南瓜燈、聖誕節搬回一棵掛著彩燈的聖誕樹......

這些生活中的儀式,所代表的,真的就是過日子的熱情、幸福的能力,以及精緻的生活藝術。

責任編輯: 陳柏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222/1073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