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從影子銀行看中共金融的全面崩潰

作者:

截至2017年11月,中國地方債餘額近17萬億元人民幣。經濟學者何清漣曾指出,中國GDP的高速增長,其實依靠大量舉債支撐。被借方是銀行,舉債者是地方政府與國企。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財政支撐,凡征地、「七通一平」(通水、通電、通路、通郵、通訊、通暖氣、通天燃氣或煤氣、平整土地)所需要的錢均來自銀行;地方政府要維持穩定,不能讓工人失業,因此必須讓銀行輸血,維持企業運轉,哪怕這些企業成了殭屍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沒有市場需求,堆在倉庫里,也得繼續運轉,讓國企工人能夠繼續領工資;從2009年開始,中國經濟基本依靠增發貨幣來拉動增長。

中國經濟學者高培勇在今年1月13日的演講中說,地方債是中國金融風險的來源之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在去年末直指,地方信貸過度擴張,尤其是影子銀行問題,將給中國金融市場帶來風險。

中國央行的貨幣供應量先後超過日本、美國、歐元區,成為全球最大的「印鈔機」。2012年,全球新增貨幣供應量超26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占近一半。

影子銀行是指一些提供和傳統商業銀行類似的金融服務的非銀行仲介機構。它進行大規模的次級貸款發放和融資,扮演了類似傳統商業銀行的角色。由於影子銀行並沒有像商業銀行一樣受到充分的監管來保證金融安全,其中隱藏著巨大的風險;且影子銀行沒有像商業銀行那樣受到資本充足率的限制和存款準備金制度的約束。

所以,影子銀行的自有資金一般非常小,但業務規模卻非常大,其潛在的信用擴張倍數達到幾十倍。當房價上升時期,面對次級債券較高的報酬率,投資者趨之若鶩,影子銀行也極力擴張業務。當房價下滑時,次級貸款違約率大幅上升,投資者大量拋售次級債券及其衍生品,影子銀行遭到擠兌,進而引發市場恐慌,甚而金融崩盤,從官方的角度來看,影子銀行和產能過剩、房地產、地方融資平台,一同被視為金融風險最可能爆發的領域。

在中國,銀行不正常的運作,透過影子銀行來掩飾;並把一些業務以影子銀行的方式,做成表外業務,這些資產在銀行的損益表上看不到,就可以逃脫監管,迷惑遲鈍的投資人,2007-2012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前,投資銀行用表外業務的方式將次級貸款證券化,並用信貸違約掉期來對衝風險;惟最終風險累積爆發,投行損失慘重,雷曼兄弟破產,造成了全球金融危機。

現在的中國就是在此情形下,步雷曼兄弟破產的腳步,搖搖欲墜中;當房地產泡沫破裂、次級信貸的信心危機發生,市場上,投資者大量拋售次級債券及其衍生品,也就是中國金融全面崩潰的時候了。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民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222/107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