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影響東亞的王陽明:心學第一書《傳習錄》經典20句 一口氣讀懂!

影響東亞第一人的王陽明(維基百科)

王陽明的學生徐愛、薛侃和錢德洪等收錄編輯而成的《傳習錄》,是儒家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王陽明的講學語錄。

《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的重要資料。

《傳習錄》堪稱「心學」第一書,是我們讀懂王陽明,感悟心學大智慧必讀的一本經典。

謙虛其心,宏大其量。

解析:《周易》中說,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天地運轉不息,人不斷前進,靠的就是「謙」之道。

易經》復刻本(維基百科)

謙虛,不是虛偽的客套,而是一種永不滿足,永遠前進、自強不息的態度。而寬大的胸懷,不僅是一個人成熟、大氣的表現,也是我們處理好人際關係的一個絕妙法門。

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解析:人都會犯錯,因為犯錯是我們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必由之路,但一定要善於改過。從孔子到王陽明,都強調改過,孔子盛讚顏回「不貳過」,同樣的錯誤不犯兩次,這已經是很高的要求了。

對於自己的錯誤,要嚴格對待,及時反思改正。對於別人的錯誤,只要能及時改正,我們也要懂得寬容。

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解析:這句話有三個層次的含義。第一層是說,人人心中都有個聖人,人人皆可以為聖人,為堯舜。第二層是說,人要成為聖人,必須反求諸己,向本心裡致良知,尋求萬事萬物之理。第三個層次是說,人心中的「聖人」為自身不當的行為、觀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聖,則必須除掉這些遮蔽本心的行為和觀念。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解析:我們自己以為懂得了一個很好的道理,但卻未能付諸行動。王陽明認為,原因只有一個,你只是知道了這個道理,卻並未真正用「心」去體悟它。

無獨有偶,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認為,無人有意做惡,惡只是來自於無知。王陽明這裡雖然沒說惡,但觀點與蘇格拉底卻是一理。根據這種觀點,一個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麼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會去做。如果他沒有付諸行動,原因只有一個:他並未真正認識到善;同樣,壞人作惡,原因也是對於善的無知,或者沒有真正認識到善。

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pixabay)

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解析:有個學生問王陽明,安靜的時候我感覺很不錯,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亂了陣腳,為什麼?

王陽明說:「這是你只知道靜養,卻沒有下克己的功夫。這樣一來,碰到事情就亂了陣腳。人應該在具體的事情上磨鍊自己,才能站得穩,才能靜亦定,動亦定。

人必須在事上磨鍊,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若只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步。「那靜時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斂,實際上卻是放縱沉淪。」

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

解析:有位朋友經常因為生氣而指責別人。王陽明告誡他說:「學習應該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責別人,就只能看到別人的錯誤,就不會看到自己的缺點。若能返身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哪還有時間去指責別人?

《二十四孝》之「孝感動天」講的就是虞舜的故事(維基百科)

舜的弟弟叫象,象屢次想害死舜,但舜還是照樣疼他。王陽明說,舜之所以能感化象的傲慢,最主要的就是舜不去看象的不是。如果舜堅決要去糾正象的奸惡,只會看到象的不是,而象又是一個傲慢的人,肯定不會認錯,舜又豈能感化他?」這位朋友聽了這番話,甚感慚愧。

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解析:虛靈原指宇宙世界最初的一種朦朧,混沌與原始的狀態。從人的角度來說,虛靈指人的返璞與歸真,體現出一個人人的真,善,美,它多以一種境界,風格而存在。在王陽明這裡,虛靈大概與良知意思相通。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心達到「純是天理」、「虛靈不昧」或者說「致良知」狀態的時候,也就是一個人的心達到非常寂然、專一、虛靜的時刻,那麼萬事萬物的道理就會自動顯現。所以說,心外沒有理,心外沒有物。一切外求者,都是在緣木求魚。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解析:心本來是沒有善沒有惡的。有善有惡是你的思想在活動了。知道善知道惡是一種良好的知道。有好的作為及去掉惡行都是基於對事物的理解。

王陽明將「心學」精華凝成這4句話28個字。他認為「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遮蔽的心,這是「天理」,在「情感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而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善惡的差別。

當惡念抬頭時,人的判斷往往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麼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這時就要反求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閒話、管閒事。

解析:心裡有致良知、止於至善的信念,就如同心上的疼痛一樣,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我,存善念、行善事,這樣一來自然就心無旁騖了。

善念發而知之,而充之;惡念發而知之,而遏之。

解析:善念萌發之時就要認識到去擴充它;惡念萌發之時就該意識到去遏止它。認識、擴充、遏止就是志,這是上天賦予人的智慧。

古人講,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意思是順著自己的惡念去行動很容易,就像山崩一樣,一下子就爆發出來,不可收拾;而順著自己的善念去行動,就像登山那樣困難,需要持之以恆的信心、毅力。

所以在這裡,王陽明告訴我們,當自己的善念萌發的時候,要善於及時發現,並將其放大,最終成為善行;當惡念萌發的時候,更要及時察覺,儘早將其遏止。王陽明說這就是聖人修身之道。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解析:一個『傲』字,是人生最大的毛病。身為子女的傲慢,必然不孝順;身為父母的傲慢,必然不慈愛;身為朋友的傲慢,必然不守信。

陽明先生說:「人生之大病,只一傲字」。「傲」與謙虛相反,與人交往不屑與人為伍,學習上蔑視他人,似乎自已遠遠超乎於知識之上。所以,陽明先生告誡人們:「謙為眾善之基,傲為罪惡之魁。」

這良知人人皆有。聖人只是保全無些障蔽,兢兢業業,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學。

解析:王陽明繼承了孟子思想中的精華,他說良知良能人人皆有,聖人和愚夫身上都有。聖人只是保全它而不讓它遭受任何蒙蔽,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良知自然常存,這也是修習。

孟子(維基百科)

人心是天淵。心之本體,無所不該,原是一個天。只為私慾障礙,則天之本體失了。

心之理無窮盡,原是一個淵。只為私慾窒塞,則淵之本體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將此障礙窒塞一齊去盡,則本體已復,便是天淵了。

解析:人心是天淵。心的本體無所不容,本來就是一個天。只是被私慾蒙蔽,天的本來面貌才失落了。心中的理沒有止境。本來就是一個淵。只是被私慾窒塞,淵的本來面貌才失落了。如今,一念不忘致良知,把蒙蔽和窒塞統統蕩滌乾淨,心的本體就能恢復,心就又是天淵了。」

人的心,性與天原為一體,天所包含的一切也同時是心所包含的一切。天的屬性就是人心中的本質的內容。所以,心只有一個,天只有一個,知的本體——天也就只有一個。

只要曉得,如何要記得?要曉得已是落第二義了。只要明得自家本體。若徒要記得,便不曉得;若徒要曉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體。

解析:有位朋友問王陽明:「讀書而硬記不住,該怎麼辦呢?」

王陽明回答說:「只要理解了,為什麼非要記住?要知道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本體光明。若僅求記住,就不能理解;若只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體光明。」

王陽明說,讀書的目的在於發明我們的本心,就是「致良知」,而不在於記住一個詞,一句話。不在於如何去記住書本,而在於如何用書本上的道理啟發自我。

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

人若復得他完完全全,無少虧欠,自不覺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間更有何樂可代?」

解析: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產生了天和地,造就了鬼神和上帝,所有一切都由它產生,任何事物都不可與它相比。人若能徹底恢復良知,無一絲缺陷,自然就會手舞足蹈,天地間不知還有什麼樂趣可以取代它?」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維基百科)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解析:王陽明在給兒子的家書中說,「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凶類。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心是根本,心就像果實的蒂,蒂要是壞了,結出的果子肯定不成熟而墜落。

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養心」、發明本心。一個人內心惡念蓋過了善念,就要做起壞事來;一個人內心不安穩、不安定,也無法做成事情。王陽明這裡用種樹作比喻,告訴我們,我們的內心是我們修德、做事的基礎。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儒風大家微信號rufengdaji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304/1078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