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妙世界 > 正文

老北京風水呈「雙龍」布局 三大恐怖建築破局!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古國,在傳統文化風水、占卜、奇門遁甲都是古人熱衷於研究的領域。在古代小到建築,大到帝王陵墓,都有風水格局參與其中,北京古城也同樣暗藏著千年風水秘密。但中共設立了三大恐怖風水建築,破壞了北京的風水格局,隱藏害眾生的風水黑幕。

「雙龍」布局

華夏民族尊崇君權神授的思想,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北京乃興龍之地,帝王乃天降龍種。

近代科學家利用遙感技術拍攝了全北京城鳥瞰照片,並翻閱了大量有關史料,驚奇地發現,明朝人對北京城的設計建造是神奇的「雙龍」布局,即一條「水龍」和一條「陸龍」衡山環水,蔚為奇觀。

北京城的設計建造是神奇的「雙龍」布局。(網絡圖片)

北京的「雙龍」,「水龍」以南海為龍頭部分,湖心島是龍眼,中南海和北海構成龍身,甚剎海是龍尾,擺向西北方向。

「水龍」以南海為龍頭部分,湖心島是龍眼,中南海和北海構成龍身,甚剎海是龍尾,擺向西北方向。(網絡圖片)

「陸龍」俯臥在北京的中軸線上。(網絡圖片)

「陸龍」俯臥在北京的中軸線上,天安門宛若龍吻,金水橋為龍的頷虬,東西長安街彷佛龍的兩條長須,從天安門到午門一帶是龍鼻骨部,太廟和社稷址如同龍眼,故宮恰似龍骨龍身,四座角樓好像是龍的四爪,伸向八個方向,景山、地安門大街和鐘鼓樓構成龍尾。正陽門好似一寶珠。通覽北京中軸線的古建築,呈現出巨龍鎖珠之勢,極富匠心。

明代北京城建築的這種「雙龍」布局,是中國古人的藝術造詣,還是天然的巧合,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景山坐像

景山在紫禁城北門神武門對面,元代時本是大都城內的一座土丘,名叫「青山」。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營建宮殿時,把拆除元代舊城和挖掘紫禁城護城河的泥土堆在這裡,取名「萬歲山」,意在鎮壓元朝的王氣,所以又叫「鎮山」。傳說皇宮在這裡堆積煤炭,又俗稱「煤山」。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年),煤山改成景山。

1987年3月,在北京地區航空遙感成果展覽會上,曝出一個驚人的消息:遙感衛星拍攝的北京景山公園平面園林圖,酷似一尊盤腿打坐的人像,被稱為「景山坐像」。

北京景山公園平面園林圖,酷似一尊盤腿打坐的人像,被稱為「景山坐像」。(衛星拍攝圖片)

照片中清晰可見,公園的整體建築群落,酷似一尊閉目盤坐著的人像。人像面帶微笑,公園的壽皇殿建築群為「坐像」的頭部,大殿和宮門組成眼、鼻、口,眉毛由樹組成,兩邊非常對稱的三角形樹林組成了鬍鬚,但它被壽皇殿外牆隔開了。

經過仔細辨認,這個圖像的邊框是由景山公園四周的內外圍牆構成,近似於最美的黃金分割比例,如果真是一幅人像的話,那它將是世界上最大的用人工建築組成的人像。

「景山坐像」引起了科技界、考古界的廣泛興趣。這幅近似人像的圖形為什麼會在北京中軸線上的景山公園出現呢?作為皇城宮苑園林,景山從遼代堆山,金代建園,逐步成為北京城南北軸線的中心點。這座人像究竟是古人有意建造還是一種巧合?幾年來,專業人員為此作了大量的研究考證,但至今還是一個沒有解開的謎。

頤和園的「福山壽海圖案」

從衛星照片上看,頤和園的布局也極其奇妙。昆明湖變成了一個壽桃,萬壽山展翅成了一隻蝙蝠,連十七孔橋也成了一隻長長的龜頸。

根據七代皆為清代皇家建築設計總管的煌煌望族「樣式雷」透露,當年為了給慈禧祝壽修建頤和園時,皇帝下令要在園林中體現「福、祿、壽」三個字,雷家第七代雷廷昌巧用心思,完成了皇上交待的任務。

頤和園的「福山壽海圖案」。(衛星拍攝圖片)

他設計了一個人工湖,將這個人工湖挖成一個壽桃的形狀,在平地上看不出它的全貌,但從萬壽山望下去,呈現在眼前的就是一個大壽桃。而十七孔橋連著的湖中小島則設計成龜狀,十七孔橋就是龜頸,寓意長壽。至於「福」字,雷廷昌將萬壽山佛香閣兩側的建築設計成蝙蝠兩翼的形狀,整體看來成了一隻蝙蝠,蝠同「福」,寓意多福。

比對頤和園的衛星照片,可見昆明湖確實酷似一隻壽桃,壽桃的「歪嘴」,偏向東南方向的長河閘口。壽桃的梗蒂,是頤和園西北角西宮門外的引水河道。

最為稱奇的是,斜貫湖面的狹長的西堤,構成了桃體上的溝痕。而萬壽山下瀕臨昆明湖北岸的輪廓線,則恰似一隻蝙蝠,振翅欲飛。

昆明湖北岸的輪廓線,明顯地呈一個弓形,弓形探入湖面的部分,形成蝙蝠的頭部。弧頂正中凸出的排雲門遊船碼頭,像是蝙蝠的嘴。向左右伸展的長廊,恰似蝙蝠張開的雙翼。東段長廊探入水面的對鷗舫和西段長廊探入水面的漁藻軒,適成蝙蝠的兩隻前爪,而萬壽山及山後的後湖,則共同構或了蝙蝠的身軀。

中軸線有點「歪」

專家發現:一直被認為是正南正北貫穿北京城的中軸線,卻出現了與子午線不重合的現象,似乎有點「歪」。

作為元、明、清三朝皇權至上和大一統思想的標誌,中軸線是突出「正」和「中」的中心部位,同時也是向心對稱各級建築為依據的軸線。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這條有著730年歷史的中軸線並非想像中的正南正北,而是向逆時針方向傾斜。更令人不解的是,中軸線直指270公里外的元上都。

經準確測量顯示:以永定門為端點的北京中軸線,從逆時針方向與子午線有一個2度多的夾角。雖然只偏離了2度多的夾角,但在永定門北6公里多的地安門已向西偏離子午線200多米,而在永定門北約8公里的鼓樓則向西偏離子午線近300米。由於偏差角度比較小,普通市民根本感覺不到。

北京現有的中軸線是沿用元大都時的中軸線,當時中軸線的南端是麗正門(今天安門)。明朝將城南移,北京內城東城牆和西城牆,均是在元大都土城基礎上包砌城磚築成,但中軸線方向未動。東直門至建國門一線是東城牆,西直門至復興門一線是西城牆。清沿用明城,中軸線也未改動,至今已有730多年。

專家驚奇地發現,北京中軸線繼續往北延伸,它的延長線直指距離北京270多公里的古開平,即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兆奈曼蘇默,而兆奈曼蘇默是元上都遺址的所在地。

當年忽必烈就是從此地遷都到大都,即現在的北京,但仍將上都保留作為夏都。專家認為,北京中軸線北延至此並非巧合,因此兆奈曼蘇默才是北京南北中軸線的北端點。

北京古城牆缺個角

據史書記載,巍巍北京古城牆在元代時是方方正正的,此所謂城方如印。到了明代,內城、外城和皇城均有缺角現象。內城沒有西北角,破壞了北京城整體的對稱性,從整體布局上看,似有缺憾之處。如今,古城牆已不見蹤影,早已被二環道替代。

關於北京古城牆缺個角大體上有三種說法,其一是說,當初城牆是按矩形設計的,矩形圖案的對角線交在故宮的金鑾殿上,以表示皇帝至高無上的中心地位。但由於自然原因,最終還是偏離了金鑾殿。為避免殺身之禍,工匠們只好去掉一角,這就是西北角。

另有一種說法是,相傳,明朝建筑北城牆時,西北角修建為直角,但不知何故,屢建屢塌,前後百年間,不知道修建了多少次。出於無奈,最後建為斜角。

第三種說法是,中國古代有一種說法,認為西北方向是個缺口。如西漢劉安寫有《地形訓》,認為大地八方有八座大山支撐著天體,其中支撐西北方向的山叫不周山。

《天文訓》講八方吹來八風,西北方向吹來的風稱不周風,東漢班固解釋為不周就是不交之意。按這種解釋,西北兩個方向不應該互相連接,而應缺口。

但不論哪一種說法,目前都只是個猜測,並不能證實北京古城牆為何獨缺西北角。

三大恐怖風水建築

但中共竊政後,北京城的風水出現了變化,其中三大恐怖風水引起易理界關注。其一是被指「大墳包」的北京國家大劇院。外界皆知,國家大劇院是中共前黨魁江澤民送給情婦宋祖英的最大禮。

國家大劇院位於北京大會堂西側,大劇院整個項目共耗資38億元人民幣。大劇院外表看起來像一個「大墳包」,它的地下入口,就像是一條墓道。有風水專家說:「這種格局有利於陰類在陽間猖獗。江來歷特殊,據傳與陰類有關,這或許是這個耗費巨資,而又醜陋無用的愚蠢工程得到江澤民如此青睞的原因之一。」

當時,中國易經學會會長、前中央工藝美院教授李燕曾說,該地是風水中的「爻掛」位置,將來必有不斷的是是非非。他還預言:這個像墳頭一樣的建築物,一旦施工,有相關的人會莫名其妙死去,結果,設計師魏大中去世了。

其二是央視大樓,港媒曾刊發玄學家文相濡《央視「大褲衩」的風水觀》一文,揭央視大樓風水玄機。文中稱,央視大樓給人的感覺是一座極度危險和扭曲的建築,這樣差的風水外型是先天的壞因素。

文章稱,從風水角度,央視大樓周圍空空的,沒有靠山,容易出現人事問題。而且,「劈腿型的建築物,自然桃色新聞多多」。

文章還指,大樓外牆玻璃的線條成交叉網狀,是八卦中屬火的離卦卦象,央視像被魚網覆蓋住,隱示兩種情況:一是多官非、是非纒身;二是難於發展,縛手縛腳,限制太多。另外,離卦是桃花卦,所以性醜聞特別多。

其三是毛澤東紀念堂,該紀念堂對天安門廣場及北京風水的破壞性是輿論共識。陸媒曾發表《天安門前藏玄機:竟連中國人都不知道的重大秘密》一文,揭天安門廣場藏有害眾生的風水黑幕。

文章稱,天安門廣場是一組風水建築,人們常參觀的毛的「紀念堂」,就是這組風水建築的核心。毛死後葬在了天安門廣場,是毛生前定下的「遺願」,「毛的靈堂被當成一個免費的旅遊景點,這樣一來去參觀的遊客就會多,用活人的陽氣來彌補故人的陰氣(民間所說的鬼吸人氣)。

「毛紀念堂前面的這座人民英雄紀念碑,這座紀念碑它像什麼?像不像一把插入地下的劍?這座人民英雄紀念碑,它既是人民英雄的墓碑,同時也是毛的墓碑。」

「紀念碑前面的這個旗杆,像不像給毛燒的香?如今天安門廣場,天天都要舉行升旗儀式,天天都在給毛燒高香!」

至於懸掛城樓的毛像,那就是死者擺在靈堂的「遺像」了。文章稱,「在一個城市的中心廣場上建一座靈堂,縱觀中國5,000年歷史,僅此一例。」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NTDTV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310/1081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