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美智庫:開發中國家「趕英超美」階段已接近尾聲?

上世紀90年代,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速度開始超越已開發國家,其中製造業是引領全球經濟走向趨同的重要引擎。如今簡單的模仿式追趕的增長來源已經被耗盡了,未來開發中國家將依靠什麼來超越?

全球經濟正處於「協同復甦」的狀態,那麼曾經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經濟走向趨同的步伐還在進行中嗎?

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副主席、土耳其財政經濟部前任部長Kemal Derviş上個月在刊登在世界經濟論壇官網上的一篇文章中討論了這一話題。

上世紀90年代,按人均標準衡量,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速度整體上開始超越已開發國家,不少樂觀派認為,這兩組經濟體的產出和收入終將趨於一致。

從1990年到2007年,開發中國家的人均年增長率比發達經濟體高出2.5個百分點,到2000年至2007年間,這個差距擴大到3.5個百分點。

雖然並不是所有發展中經濟體都在此期間趕超,許多小型經濟體依然沒能取得良好進展,但總體來看,世界經濟結構但是發生了改變。當時在龐大而有活力的印度,以及更有過之的中國的推動下,亞洲國家經濟以極快地速度趕超印度。

(新興經濟體相對美國的追趕速度圖片來源:世界經濟論壇)

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經濟的這一動態發生了變化。起初,上述趨同表現出了加速的態勢,發達經濟體增長趨於停滯,發展中經濟體的人均增長優勢擴大到了4個百分點。

但在2013—2016年,許多新興經濟體增長慢了下來,尤其是是拉丁美洲,其中巴西在2015年和2016年經歷了衰退,而美國經濟則開始復甦。

這是否意味著,發展中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的協同趨勢已經終結了?

Derviş認為,答案取決於發展中經濟體能否找到新的、更先進的增長來源。

在過去,兩組經濟體趨同的關鍵引擎是製造業。開發中國家從豐富的廉價勞動力中獲益,得到了先進國家的技能和制度,並加以應用。

但Derviş援引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Dani Rodrik的觀點稱,簡單的模仿式追趕的增長來源已經被耗盡了。製造業中能夠被輕易摘取的果實已經被摘走了,而在服務業中,技術追趕的難度更為困難,而服務業目前在總附加值中的占比更大。

此外,當今的尖端技術——例如機器人、人工智慧和生物工程——比工業機械更為複雜,因此可能更難以複製。此外,由於智能機器將越來越多地填補低工資的工作,開發中國家的成本優勢也因此大大減少了。

但麻省理工學院應用經濟學教授達倫·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和波士頓大學助理教授Pascual Restrepo研究認為,這些技術——尤其是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的影響實際上更為微妙。

他們認為,總產出是傳統勞動力、傳統資本和那些完全無需勞動力就能完成的任務所涉及的資本的函數。傳統勞動力和資本增強型技術進步,或勞動力取代型進步,將會增加產出,但後者的增長也會導致勞動力需求減少並且抑制工資。相反,生產率增長,自動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全新任務的創造將增加勞動力需求並推高工資。

當然,要使得機器人和AI出現在開發中國家價值鏈,包括那些依賴於前沿科技的服務中,需要有最低限度的專項技能和基礎設施。但對於新興經濟體,部署新技術和任務的難度和所需的成本可能並不比已開發國家高。

在這方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互補勞動力的類型。通常的假設是,高技能勞動力對於AI的應用非常重要。這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正確的,但在另外一些情況中可能恰恰相反。例如,新勞動力取代性技術能夠讓原本缺少熟練工的勞動變得可行。因此,完全自動化將導致某種經濟活動的更大份額落在開發中國家。

Derviş指出,另一個塑造開發中國家技術升級過程的因素是全球企業的投資意願。全球市場結構和定價一定程度上會決定利益的分布。同時,各國學習監管教訓的效率也會如此,包括如何設計吸引投資者的規則、獲取價值鏈的重要環節以及從創新中獲得足夠大的份額。那些能夠快速學習的國家可能比發達經濟體增長更快,即使是在高科技領域。

Derviş認為,對於許多國家和行業而言,傳統領域的趕超仍然有相當大的空間,這一過程可能會繼續推動經濟增長。但這將不足以推動真正的增長趨同。

為此,Derviş指出,開發中國家需要相對有效率地部署新技術,同時考慮到勞動力市場技能和監管的作用。這並不容易,我們可能永遠不會回到2007年前的「黃金時代」。但新技術不應該阻擋趨同,即使它們有可能會減緩趨同的速度。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312/1083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