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意味深長 曾慶紅被曝當國家副主席 117張反對票

—用心良苦 海外黨媒報曾慶紅入選中共國家副主席117張反對票

阿波羅網評論員竇祈新表示,阿波羅網及多家自由媒體都刊登有大量披露江派二號人物曾慶紅及其家族貪腐內幕的報導,但多維網對這些報導視而不見,並突出曾慶紅「當選」中共國家副主席的反對、棄權票,旨在證明中共的選舉制度是合理的,代表也有反對權力。但聯繫到新近中共憲法草案的修改的以高票通過,僅有2張反對票和3張棄權票,多維其實是想告訴網民,這是「黨心民心所向」。中共等額選舉中的候選與當選的是一回事。

正值中共兩會進入最後議程,將「選舉」產生所謂新一屆中共國家領導人,自由媒體對專制體制安排的表決、不屑一顧,而總部位於北京的海外黨媒多維則重提舊事,稱曾慶紅當選中國國家副主席時有177張反對票。

中共大外宣媒體多維,3月13日的文章,首先例舉了中共歷史上選舉的反對票案例稱,2003年、胡錦濤首次當選「中共國家主席」,有4票反對、3票棄權;而溫家寶當選中共國務院總理,3票反對、16票棄權。

似在說明中共的人大代表還是在「行使權利」之後,文章拋出曾慶紅,稱其當選中共國家副主席,有高達177票反對、190票棄權。得票率僅為87.5%。2008年,曾慶紅卸任國家副主席。

文章隨後簡述了曾慶紅的相關背景資料,提到其與前黨魁江澤民的關係,曾擁有的職銜等等,不過,文章隨後談到的曾慶紅「有貪腐的傳言」,只是點到為止,重點解讀了中紀委《大清「裸官」慶親王的作風問題》一文,但並無實際內容。

阿波羅網評論員竇祈新表示,阿波羅網及多家自由媒體都刊登有大量披露江派二號人物曾慶紅及其家族貪腐內幕的報導,但多維網對這些報導視而不見,並突出曾慶紅「當選」中共國家副主席的反對、棄權票,旨在證明中共的選舉制度是合理的,代表也有反對權力。但聯繫到新近中共憲法草案的修改得以高票通過,僅有2張反對票和3張棄權票,多維其實是想告訴網民,這是「黨心民心所向」。

不得不說,中共的選舉制度是「偽選舉」。

中共等額選舉中的候選與當選的是一回事

中共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並未規定中共選舉的等額,但補充的所謂「指示」明確了候選人與當選人的「人數相等」。因此有說法指,人大常委選舉上,是變相的「同額競選」。也就是「只要提名就可以當選」。

事實上,在一黨獨裁的體制內,中共的黨代會由黨魁提名,常委假裝通過後,交給大會「選舉」,而黨的高層人選出爐之後,這才指名道姓列出中共國家機構的領導層名單,而中共人大的選舉是拿著這一名單,讓代表點按表決器。

這一過程不但不可能有「賄選」之類的事情出現,代表也沒有選擇餘地。

雖然代表可以棄權或者投反對票,但結果如何?

代表的棄權票、反對票有一個可能一個後果

此次中共修憲,3000名人大代表,投出了2,958張贊成票,反對和棄權的兩票被外媒認為是特意安排,「以展現中國具有民主氛圍假象」。

3月15日《產經新聞》,在中共修憲通過的報導中就認為,在黨媒的宣傳造勢、強大的贊成氛圍之下,「敢於投出不同意見票需要極大的勇氣」。

但報導又說,習近平希冀100%通過,沒有符合其意志的5張「意外」票,有可能被嚴查。

在中共的投票歷史上,反對票沒有好結果。

報導陳述了一個事實,1949年9月召開的中共第一屆全國政協會上,選舉中央政府主席時,575人對候選毛澤東投了贊成票,但有一張反對票。

在隨後的嚴查中,曾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留學、清華大學哲學教授張東蓀「浮出水面」。網絡流傳的說法指,張東蓀反對中國一味學習獨裁落後的蘇聯,因而沒有投給凡事都號召向蘇聯看齊的毛澤東贊成票。

張東蓀就因為這一張反對票,被認定為美國特務,先是被軟禁,隨後被投入監獄,1973年死在獄中,時年86歲。這張反對票還牽連到他的家人,1949年以後的20多年中備受北京當局的迫害,3個兒子中,1人精神失常、另外2人全部自殺。

當然,隨著久遠年代的消失,人們認為現在不會再如此追究。

竇祈新分析說,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大的五年中,出台了多項規定及其準則,其中妄議中央、「政治上有問題的一票否決」,成為最厲害的殺手鐧。雖然中共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中,商人約占20%,並不一定是中共黨員,但這些人都是通過嚴格甄別、篩選、調查、面試之後才有資格當選。作為既得利益者,他們只能聽從安排,誰也不願意招惹是非甚至影響到自己的事業。

因此,中共的所謂選舉,從來就是在獨裁的框架內,沿著一條軌道運行,多維的上述文章,最後還是希望人們認可中共的民主選舉。而曾慶紅的當選中國國家副主席反對票、棄權票也反過來證實了曾慶紅及家族並非清白,代表在習近平高度集權、強化中共領導之前,還是有勇氣的。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歐陽理明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315/108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