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習王體制出爐當日 川普送大禮

—川普刻意選習近平連任日簽「台旅法」? 美對華將全面轉硬還有一原因

美國總統川普川普)在台北時間17號清晨,簽署生效了鼓勵台美高層官員互訪的《台灣旅行法》。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當天在推特上標註「美國總統川普」表達感謝。台灣學者認為,川普選在習近平修憲取消任期限制並宣誓就任的日子宣布,意在表達美國不會再延續過去20多年對中共的「綏靖政策」。此外,美國國務卿換成鷹派蓬佩奧,也意味著川普團隊的對華政策將全面轉向。

川普簽署《台灣旅行法》蔡英文表示感謝

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分別在今年一月和二月底,無異議通過鼓勵台美高層官員互訪的《台灣旅行法》。外界原本預期白宮可能會選擇不簽署,讓法案在台北時間17號自動生效。不過,美國總統川普在美東時間周五、台北時間周六清晨簽署生效包括《台灣旅行法》在內的五個法案。

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林鶴明17號上午表示,「感謝美國國會通過《台灣旅行法》,也感謝美國川普總統簽署讓該法生效。接下來台灣會與美國行政部門密切合作,讓台美關係能更為強健。美國是台灣的重要盟友,我們誠摯感謝美國各界長期以來對台灣在各領域上的堅定支持。」

而根據中共駐美國大使館網站消息稱,「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並稱「一個中國」原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陸方敦促美方信守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的承諾,停止美台官方往來和提升雙方實質關係,慎重、妥善處理涉台問題,以免給中美合作造成嚴重干擾和損害。」

蔡英文總統3月17日當天,在推特上標註「美國總統川普」,感謝川普簽署台灣旅行法,她說,期待與川普政府合作,進一步推動台美之間長期的合作關係。

蔡總統在推特貼文的最後,還把中華民國與美國的國旗並列。

台灣學者:刻意選習近平連任日

自由亞洲電台17日報導,淡江大學整合戰略科技中心執行長蘇紫雲認為,《台灣旅行法》本來就會自動生效,美國總統川普在最後一天下班前才簽署,挑選的時機正是中共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修憲取消任期限制並宣誓就任的日子,除了對台灣傳遞民主的訊號,也對北京表達美國不會再延續過去20多年對中共的「綏靖政策」。

淡江大學整合戰略科技中心執行長蘇紫云:「希望靠經濟去改變中國的政治,他們應該認為已經沒有效果了。經過二十年讓中國加入WTO,也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中共政治沒有民主化或改革,反而變成一個屆期無限制的國家主席的方向,那就讓西方國家面臨嚴重挑戰。」

中華民國前外交部長程建人:「對於很多在台灣的人來講,台美關係似乎象徵性地提升。但是就大陸來講,目前的台美關係與他們跟美國原來的諒解可能會有牴觸,所以他們的反應很強烈。關鍵還在美國政府,而美國政府的考量一定是兩件事,第一合不合乎他的利益,第二值不值得這樣做。」

另外,據BBC報導,隸屬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的中美關係學者林郁方表示,川普的親自簽署,是有跟中方表明"台灣問題的解決還在我手上"之意。

林郁方分析,中美兩國現在的貿易糾紛,極可能升級到貿易戰爭。以川普的商人性格,假若中方經貿不讓步,或是用斷絕向美採購來威脅,那台灣旅行法就是"好籌碼"。"川普將會看中美兩邊的關係發展,來決定要不要徹底實行台灣旅行法"。

鷹派國務卿上台意在遏制中共

美國總統川普3月13日通過推特(Twitter)宣布,蒂勒森的國務卿職務,由現任中情局局長蓬佩奧接任。對華鷹派的蓬佩奧上台,也意味著川普團隊的對華政策將全面轉向。

對華強硬是蓬佩奧鮮明的標籤。作為美國中情局的局長,蓬佩奧在貿易、間諜、智慧財產權、人權等多個方面發達過對華強硬的立場。

除了對中共間諜行為批評之外,蓬佩奧在對華貿易問題上的立場與川普也一致。2018年1月份蓬佩奧接受CBS採訪時指出,中共對美國的企業和經濟都構成了威脅。「中國是很強大的競爭對手,有著一些明顯不利於美國的貿易策略。從中央情報局的角度來看,我們還在密切關注中共的發展軍事技術和網絡技術能力,這樣我們就可以保護美國的智慧財產權以免遭威脅。」

2017年,美國蓬佩奧接受保守派媒體《華盛頓自由燈塔》採訪時,被問及對美國當前的最大威脅和長遠威脅。蓬佩奧表示,當前的最大威脅來自恐怖主義和朝鮮

長期來說,來自中共的安全威脅更大,但他也表示,從中共、俄羅斯伊朗三者中挑選最大的威脅並不容易,但如果必須選一個的話,他會挑選中共。

他認為從中期和長期來說,中共將有能力成為美國最大的對手。原因是,相對於俄羅斯和伊朗,中國的經濟強勁,及軍事實力不斷加強。

蓬佩奧(Mike Pompeo)的上台,也意味著川普(Donald Trump)團隊重新進行權力洗牌。同川普理念相同的官員陸續占據華府的核心圈。

阿波羅網孫瑞後報導

責任編輯: 孫瑞後  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後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318/108636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