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被二三線城市誘惑的年輕人

作者:

一直以來,‌‌「逃離北上廣‌‌」是很喪的選擇,是被動的。逃離的人,心不甘,情不願,不得不走,又感覺無處可逃。

北上廣不好留,很多二三線城市卻張開了殷勤的懷抱。它們放開集體戶又砸錢,各種手段使出來,打起了人才爭奪戰。

我們找到4個被二三線城市‌‌「誘惑‌‌」而去的年輕人,聽他們講了自己的選擇,和在新城市的生活。相似的一點是,他們覺得自己離開北上廣不是逃離,而是主動選擇了一種新的可能,走得一點都不喪。

‌‌補貼倒是無所謂,主要是態度暖心‌‌

我在上海實習時,是在一家劇院做文化創意,說白了就是做廣告。當時工作壓力真是大,每天要做的事情能寫滿一張A4紙。

辛苦不說,找工作時設籍也難。更無語的是,一些單位面試時問我會不會說上海話,我說不會,就直接把我拒絕了。

於是人就這麼懸著,心想著走一步看一步。直到2017年,有次去見一個朋友,她是紹興的,我們都喜歡看書,她常常跟我說,紹興的‌‌「南方書店‌‌」很好,旁邊就是秋瑾故居。而且正巧我們都喜歡一首達達樂隊的歌《南方》,歌詞裡唱‌‌「南方,那裡總是很潮濕,那裡總是很鬆軟,那裡總是很多瑣碎事,那裡總是紅和藍‌‌」。朋友說南方書店也給人這樣的感覺,所以我臨近畢業時去了一趟紹興,也是想散散為找工作發愁的心。

紹興給我的第一印象很好。作為南方人,我天生對水和橋沒有什麼抵抗力。紹興的水多、橋多,走在哪兒都是橋,而且都有年頭了,橋兩邊還有江南水鄉一貫的古風建築。我當時還跟朋友開玩笑說,走在這樣的城市裡就想喝茶。後來沒想到,喝茶真成了我在紹興的一大愛好。

我們從南方書店出來,在秋瑾故居旁邊的咸亨酒店吃了頓地方特色飯,正好聽見人談論設籍紹興、紹興引進大學生之類的話題,我當時心裡咯噔一下,心說對啊,為什麼不能在紹興工作呢?

我當時就跟朋友一起查了下資料,很有趣地發現了紹興在打‌‌「人才招引戰‌‌」,一方面是要引進大學生,給予面試補貼之類,另一方面是要留住大學生,給買房和租房補貼。其實這些錢倒是無所謂,關鍵是態度讓我覺得比較暖心。

回家想了一番,也跟爸爸媽媽打了許多通電話。他們原先不理解,覺得我一個985的大學生,不應該在上海找不到工作。但找到工作和融入城市是兩碼事,我能嗎?我自問很難。

到了紹興工作後,最開始很不適應,跟上海相比,生活節奏太慢了。當地人每天11點就要吃午飯,下午5點吃晚飯,晚上8點就開始歇息了。當地的茶樓比KTV還多,談事情都是去茶樓里,一邊喝茶一邊談。我一個20歲出頭的人,也買了套茶具,沒事在屋子裡泡茶喝,感覺提前過上了養生的生活。

不過紹興和上海也有相似之處,就是感覺不容易融入當地的圈子。紹興人普遍有一種優越感。作為一個‌‌「外地紹興人‌‌」,由於語言不通,和土生土長的當地朋友吃飯,他們常常自顧自地說起了紹興話,之前在上海也有類似的遭遇,這讓我常感尷尬。這一點沒辦法,只能靠時間來磨了。

2

‌‌有人情味兒,但房價也高‌‌

選擇在南京生活之前,我在許多城市待過。

我以前在新加坡念大學,也去香港住過一段時間,聽起來很洋氣,感覺其實不太好。因為生活節奏太快,所有人都是腳步匆匆,臉色冷漠。可能是生活壓力比較大吧。

後來回國在北京工作了1年。這座城市給我的感覺也很匆忙,每個人走路的速度和臉上的表情,和新加坡如出一轍。不過空氣和交通要糟糕許多。

我並不是一個畏懼挑戰的人,但同時覺得沒必要把自己逼太狠。在一線城市總讓我覺得焦慮和發愁,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常常是淺嘗輒止。城市裡機會太多,有些同事剛認識沒幾個月,就跳槽去了別的地方。

有一次來南京出差,走在中山路上兩側的法國梧桐遮天蔽日,聽當地接待的朋友講,南京城有很多梧桐樹,都是當年蔣介石送給他的妻子宋美齡的,頓時感覺很浪漫。

那一天,我在長長的中山路上走著,從中山陵到民國建築群,最後走到了喧鬧的新街口,有種時空穿梭的感覺,但沒有絲毫違和感。空氣中略帶濕潤,也不乾燥,我慢慢地走了一天,行人也神情淡然,就像歌里唱的那樣,‌‌「車、馬、郵件都慢‌‌」。當時就想,要是能來南京生活會很好。

不過,我覺得自己不能說是‌‌「逃離北上廣‌‌」,只能說是‌‌「離開北上廣‌‌」吧。確實覺得跟自己合不來,強扭的瓜不甜,人如此,城市也一樣。

到了南京,正趕上南京政府吸引大學生的優惠條件,本科以上畢業生就能申請租房補貼,一個月能領600塊錢。雖然錢不多,但是感覺很溫馨啊,很有人情味。今年又多了一個面試補貼,外地來南京面試的大學生還能再領到1000元,在我待過的這麼多城市裡,是第一次見到。

我的工作正好有一部分是看和對接創業項目的。他們都是初創團隊,如果沒有在行業里存活過兩年,一般來說資本是不會投這樣的企業的,所以完全屬於政府扶持。他們都是像我一樣選擇在南京生活的大學生,各地的都有,我都幫他們申請了‌‌「創業南京‌‌」的人才計劃,也設籍成功了。

在南京,我周末去玄武湖划船,紫金山爬山,雞鳴寺燒香,夫子廟賞燈,南京眼散步。

不過南京也有不好的地方,雖然收入水平比北上廣要差一大截,但房價也在3萬塊錢左右了,買房依舊還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呀。

3

‌‌生活可以有很多種方式,

選擇北上廣只是其中之一‌‌

決定離開北京、去杭州定居並不容易。北京待了4年,已經待出了感情,雖說還是住在租的20平方米的房子裡,但買了車,搖到了號,也算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心想著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在北京,你是掙多少錢都不夠花,畢竟房價那麼高,光靠自己是沒有指望的,還得一家人共同出力,甚至可能還要加上未來媳婦的那一家人,兩家共同出力才行。這對我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讓我不斷有工作的動力和壓力,壞事是讓未來的生活變得比較脆弱,如果一個環節出問題,那麼整條鏈條都會出問題。

對於錢,我並不太在乎,覺得夠自己花就行。對戶口什麼的,剛畢業的時候,我也不太在乎,要戶口有啥用?難道就為了十幾年後孩子讀書高考?那也太遙遠了。不過後來的事實證明,我還是太年輕了,原來不止是孩子高考,就連孩子上公立幼兒園都要北京戶口。我有些北京本地朋友說,他們孩子想進幼兒園都很費勁,更不用說沒有北京戶口的外地人了。

工作的年頭越久,這些問題就會變得越來越現實。

轉折點在於我的女朋友,她是杭州人,讓我去了幾趟杭州後,跟我商量說,要不然去杭州工作生活吧。當時跟北京的同事一說,他們都覺得我瘋了,說你工作這麼努力,難道不是為了留下來嗎?連老闆都急了,私下裡跟我說,本來今年準備提拔我的,後來忙著做個大項目就推遲了,說如果我不走,明年肯定給我升職。

這真是巨大的糾結。那時,杭州的工作,我也聯繫得差不多了。杭州這個城市,雖說不是北上廣,但沒想到工作機會還是挺多的,不少大的企業都在杭州。我是做影視策劃的,以這幾年的工作努力程度和資歷來說,找工作其實很容易,加上我女朋友在當地還有人脈。

沒想到,真正驅使我做決定的不是別的,而是我的生日。2017年我剛好滿30歲,人一到30歲,感覺整個人變了一種狀態,開始想很多別人的事,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只想自己。我會想女朋友在北京不好找工作,會想到我的孩子未來在北京是一個‌‌「外地人‌‌」,還會想自己無論收入和職位如何提高,也擺脫不了‌‌「北漂‌‌」的命運,就有些沮喪。

我還是作出了決定。杭州這兩年創業形勢好,地理位置也很便利,創業熱度不亞於北京、上海,未來的發展也有很大空間。

我花了一年時間適應新的工作、生活節奏。一開始極不習慣,在北京,同事們之間談的都是未來的發展、工作的進度之類的,再不就是談談國家大事。來到杭州,周圍同事全在聊買什麼理財產品,誰家又買了個什麼車之類的,頓時感覺自己格格不入。加上工作節奏極度緩慢,上午不來單位都沒事,下午4點多就下班了,總讓我有一種提前養老的感覺。

自我調整的的方式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開始熱愛上了在西湖邊跑步、烹製西湖醋魚或者出去攝攝影,生活也開始慢慢充實起來。現在想來,生活可以有很多種方式,選擇北上廣只是其中之一。

4

‌‌‌‌人才補貼的誘惑下,我很快就‌‌屈服‌‌

我最近常常被人問,北京和天津都一樣是霧霾,為啥不留在北京要去天津啊?

簡單,因為天津搶人了。我們公司在北京和天津都有項目和辦公地點,總體來說收入相差不大,在北京的公司工作,工資可能要略高一點,因為會多一些交通補助。但是天津濱海新區去年出台了新政策,對於大學畢業生發放人才補貼,本科畢業生每年可以領1萬2,碩士畢業生每年可以領2萬4,可以連續領三年。

還有這種好事?這在以前,我看到諸如‌‌「引進人才‌‌」之類的話題,完全不會聯想到自己身上來,我不過就是個小小的碩士畢業,話說中國現在畢業的碩士難道還少嗎?在我仔細看過了天津濱海新區發布的文件之後,發現這確實是真的。

說實話,我對北京印象不錯。畢竟自己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在這裡,我覺得一個人在北京是永遠不可能餓死的,因為機會實在是太多了,但過得幸不幸福,生活得舒不舒服,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我擠在下班地鐵人堆里時,尤其容易冒出這種念頭,我的未來是繼續擠在地鐵里,還是堵在地面上呢?總之不外乎就是這兩種可能。這種時候往往最容易動搖。

直到天津濱海新區出了政策。於是二話不說,我就遞交了去天津濱海新區公司的申請,沒想到我前面已經有3個人了,我是最後的一個名額。我想,畢竟沒人願意跟錢過不去。北京現在進京指標給的很少,加上買車搖號基本跟買彩票差不多,買房更是壓力山大,所以在‌‌「人才補貼‌‌」的誘惑下,我很快就‌‌「屈服‌‌」了。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之前去過十幾趟天津。地理位置上,北京和天津是鄰居,對我來說其天津靠著海,空氣不那麼乾燥。我還專門去天津濕地看過遷徙來的候鳥,有天鵝、灰鶴,站在淺水裡曬太陽,這在北京很難遇到吧。

天津和北京來往確實方便。有時我去天津辦事,同事開車送我到北京南站,過了半小時,我這邊都到天津了,他的車還堵在二環上。

這些年,人們總說‌‌「逃離北上廣‌‌」之類的話題,其實我覺得自己不算‌‌「逃離‌‌」。因為其他城市裡一樣會有很多機會,而我是主動選擇去那裡的,何況人家還很歡迎呢。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人物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401/1093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