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內憂外患齊涌至 中國經濟改革受考驗

中國3月份非官方製造業數據差過預期,顯示經濟有放緩跡象,而中美貿易戰升溫,未來中國出口更難以樂觀,加上美國利率周期正常化, 大陸市場流動性亦將受到考驗。在內憂外患夾擊下, 大陸的製造業和金融等改革勢將面對艱難日子,最重要的是必須設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以免改革的努力付諸流水。

雖然官方的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符預期,惟以中小企為參考基礎的3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卻按月下跌0.6個百分點至51,乃4個月低位,差過市場預期的51.7。數據顯示,海外需求放緩,新增出口業務增長跌至10個月新低,產出增長和新訂單總量增長均呈現放緩。投資者宜留意,未來數月的產成品庫存若持續上升,將進一步確認製造業與出口前景轉冷。

事實上,近期包括日本及南韓等亞洲經濟體的製造業數據,亦出現放緩跡象,反映大環境正在轉弱。雖然今年初 大陸經濟曾現強勢,但在政策緊縮持續以及外圍市場動盪下,3月份的增長有放緩跡象,更要提防新興市場通脹開始升溫,美息進一步調升以及貿易保護主義等因素,令市場資金由松變緊,屆時對新興市場的影響就更大。

除外部因素外,中國內部亦存在不少問題。在存款增速放緩下,內銀首季同業存單發行量創下歷來新高,反映內銀負債壓力有增無減,需以發行同業存單進行短期融資。隨著利率趨升,融資成本增加將無可避免, 大陸面對的債務風險和金融危機更加明顯,次季必須密切留意市場流動性的變化。此外,在金融監管新架構下,「貓鼠一家」的情況將成過去,對銀行的監管將會更加到位,長遠影響正面,但整頓初期震盪卻無可避免。

面對美國的步步進逼, 大陸未來也許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和汽車市場。更多外資進入的同時,亦意味本土企業競爭將更加激烈,對中小企以及大而難改的國企來說,將要面對更大的挑戰。國企及地方政府去槓桿成效未彰,房地產泡沫問題未解, 大陸銀行體系如何在市場流動性趨緊下,確保資金流入實體經濟,支持經濟可持續發展,實是一大考驗。

這些雖是多年的老問題,但今年外部形勢特別嚴峻,內部經濟改革之路縱有多難行,亦只有硬著頭皮迎難而上。作為投資者,也別安於現狀,要時刻警惕金融風險隨時爆發,時刻系好安全帶!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404/1094288.html